警惕诈骗陷阱|别让悲剧重演

若莲朵朵丨乐龄映画

<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若莲朵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1133064</p><p class="ql-block">图片:i管家网络搜集</p> <p class="ql-block">晨起看i管家反诈公仔文,又想起交警日常的反诈提醒,再念及多人被骗,心里满是揪心。</p> <p class="ql-block">今天(9月12日)看到于朦胧离世的新闻,心里满是惋惜。生活里,诈骗等各类困境都可能带来沉重压力,愿我们都能多些警惕,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平安。也依托交警日常聚焦安全的属性,来跟大家分享些防诈要点,一起避开骗局,添份安全保障与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如今网络时代,电商、社交软件虽便利生活,却也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各类骗术防不胜防。而最近看到于朦胧的消息,听闻其因抑郁症选择跳楼,实在令人痛心——不知这背后是否有生活压力的叠加,只叹一个年轻生命就此消逝,太让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的,骗子会谎称商品有问题要退款,套取我们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的,用“大额投资、高额回报”的诱饵,让不少人血本无归</p> <p class="ql-block">虚假网络贷款的,以低息等为幌子,最后让人陷入债务泥沼。我有朋友的孩子就陷入网络贷款骗局,后来发现网页消失,却背上银行巨额债务,最终不得不变卖父亲的房子等财产抵债,还把父亲急得一病不起;刷单返利的,利用人们想轻松赚钱的心理,设下骗局</p> <p class="ql-block">冒充公检法的,用权威身份施压,骗钱又骗心;虚假征信的,抓住人们急于消除不良记录的心理行骗;虚假购物、服务的,借着“秒杀”等噱头,骗走钱财;冒充领导、熟人的,利用信任实施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的,针对玩家对装备的渴望设套;还有婚恋交友诈骗,骗子伪装成理想伴侣,骗取感情和钱财。</p> <p class="ql-block">这些诈骗手段,针对了不同人群的弱点。年轻人可能因想赚快钱、追求虚拟物品等受骗;老人可能因对新事物了解少、容易信任他人而被骗。</p> <p class="ql-block">所以,无论是谁,都得提高警惕。遇到涉及钱财、个人信息的事,多留个心眼,向官方渠道核实,别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别让某些人的悲剧,因诈骗等原因再次上演,共同守护平安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父母养娃耗尽心血,别让诈骗毁了他们晚年,防骗必须上心!</p> <p class="ql-block">今天还接到相关电话,又想起之前收到中国电信的反诈短信,短信里不仅列举“冒充公检法”“会员到期扣费”“百万保险到期扣费”等诸多骗术,还明确指出号码为86321935的电话涉嫌冒充抖音客服/百万保障保险客服进行诈骗,提醒别轻信陌生信息、泄露个人与银行卡信息,别点陌生链接、扫陌生二维码、给陌生人转账。官方这般反复提醒,和我看到的反诈公仔文、交警反诈日常一样,都是盼着大家时刻警惕,别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p> <p class="ql-block">以上十种诈骗覆盖生活日常,套路多!转发出去,让更多人远离陷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