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烈的保卫战,64万人饿死

龚江南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的历史是血腥的历史,在圣彼得堡短短300年的历史上,发生过彼得大帝与瑞典持续21年的“大北方战争”,发生过沙皇镇压贵族青年军官要求社会变革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发生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镇压人民反战的起义,发生过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这一系列残酷的镇压和战争,都是沙俄与苏联残暴的专制统治下的不义野蛮行径。</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也有过彪炳历史伟大战争,那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的列宁格勒保卫战。</p><p class="ql-block">苏联建立后,1922年,苏联政府将首都迁往莫斯科,将圣彼得堡更名为列宁格勒。</p> <p class="ql-block">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德国北方军团的主攻方向就是列宁格勒。希特勒要求把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去。</p><p class="ql-block">列宁格勒保卫战,是二战最残酷的战争,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下旬,由莱布元帅指挥的德军北方军团32个步兵师,7个摩托化师和坦克师的优势兵力和装备,铺天盖地,对列宁格勒发起了围攻。</p><p class="ql-block">9月9日,列宁格勒被团团包围起来。</p><p class="ql-block"> 列宁格勒进入了长达872天的围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p><p class="ql-block">这场罕见的战争不是两支军队和一座城池的攻守战,而是两个民族的坚韧性、凝聚力的较量场。</p><p class="ql-block">战斗慷慨激昂。</p><p class="ql-block">列宁格勒年轻力壮的男人扛枪推炮上前线,年老的男人和女人们在空袭和炮击下把弹药运送上前线,小孩子们则在学着帮人家修理电器。</p><p class="ql-block">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隆隆炮声中谱写的第七交响曲依然在列宁格勒大剧院首演。</p><p class="ql-block"> 朱可夫、费久宁斯基、霍津、戈沃罗夫等苏联名将先后指挥的列宁格勒城防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区舰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高射炮被调到城市外沿,平伸着炮管,指向森林间的公路,轰击着隆隆而来的纳粹坦克,防空炮群在列宁格勒上空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网,拦截了纳粹的飞机轰炸。</p><p class="ql-block">战争胶着在列宁格勒城下,牵制住了德军的大量有生力量,为莫斯科会战和伏尔加格勒会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这座英雄的城市还在饥饿和战争的双重威胁下,生产了713辆坦克,480辆装甲车,58辆装甲列车,3000门加农炮,1万门迫击炮以及3000车皮的弹药。</p><p class="ql-block">长时间的围困,使列宁格勒的冬天变得极为可怖,没有灯光,没有水,没有木材,没有面包,身体瘦弱的妇女老人儿童相继饮恨而亡。在历时近900天的反包围战中,列宁格勒人有2.1万人死于德军的空袭和炮击,却有64.2万人活活饿死。</p><p class="ql-block">这种牺牲,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会战和伏尔加格勒会战胜利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发出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命令,日期定在1943年1月,战役代号:火花。</p><p class="ql-block"> 1943年1月19日,苏联红军冲破了封锁。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解围。</p><p class="ql-block">为了缅怀保卫列宁格勒的英雄儿女们,苏联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之际,在市中心的莫斯科大街东侧,建起了胜利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中部是高达48米的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纪念碑用红色花岗石建造,碑前安放着一整块花岗石,上面立着工人和士兵两个人像:胜利者。</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后面是一座直径达20米的下沉式露天圆厅,圆厅以厚重的花岗石环绕,象征着围困,入口处被切开,象征着封锁被粉碎。圆厅内有6组雕像:悲伤而愤怒的母亲怀抱饿死的儿子;母亲用身体保护着女儿;战士拯救将要饿死的妇女……</p><p class="ql-block">圆厅内墙上镶嵌着长满铜绿的饰带的浮雕,这是列宁格勒在战后获得的勋章的纹饰。墙下,长明火炬燃烧着……</p><p class="ql-block">圆厅下面,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堂。顺着大理石砌成的下行走廊走过,头顶是用弹壳状的灯具,象征900天的封锁。走廊尽头,是1200平方米的方形纪念大厅。左右两侧墙上,是两幅巨大的镶嵌画:《1941》、《胜利》,南面是洁白的大理石墙,上面镌刻着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苏联英雄和光荣奖章获得者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300年前,彼得大帝在芬兰湾畔建起了这座通往文明的桥头堡,不管后世的沙俄还是苏联统治者怎么试图把国家引入歧途,不管法西斯怎样想把这座象征着斯拉夫民族进步的城市彻底抹去,圣彼得堡都坚守初心,它的人民有着比俄罗斯其它地方更坚定的目标,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圣彼得堡也要带着俄罗斯走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俄罗斯(之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