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园丁在一起的日子 一一听我讲真实的故事(5)

焦文政

<p class="ql-block">  每逢教师节,我就会回想起十三年的从事教育工作的园丁生涯。</p><p class="ql-block"> 1976年底,在上海焦化厂的二车间(炼焦)车间调任厂技校党支部第一副书记,与张有能校长搭档,主持学校日常管理,成为被誉为培养工厂后备力量的"园丁”,不仅让我有机会学到新的本领,同时也让我在育人的沃土中吸收丰富的营养。</p><p class="ql-block"> 说到厂技校,必须说说当年的焦化厂,如同上海当年各个大型国企一样,都十分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化工厂的岗位需求。</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厂技校分别设置了“机械、工艺、仪表”三个班,约120名生源。1978年,又开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并成立了厂教育科,同属于党支部管辖。两年半后,我又被调任厂"学大庆办公室"、“计划科”新岗位。</p><p class="ql-block"> 说这段经历,无非是一种难忘的回忆,也是一种惜别的眷恋,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育人必须先育己。</p><p class="ql-block"> 图为当年带队去梅山钢铁厂学习考察途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  要说当年的厂技校,对学生管理不比教学难。因为是住校的,24小时要围着学生转,吃喝拉撒,就像是部队一样。好在我在部队待过,我也住校,每天清晨把学生拉到操场搞军训,列队、跑步,喊口令,好多学员叫苦连天,说是把他们当战士一样对待。</p><p class="ql-block"> 哈哈,是呀,是谁让我当校领导的呢,我无专业特长,唯有放手、大胆管理的部队作风。想当年厂里响应“练就铁脚板”的号召,组织厂内职工野外半个月的徒步拉练,我和另一位退役军人分别担任指导员和连长,组织百来号人的一路军训,搞得整齐划一,反响良好,常被团部口头表扬。因此,我在厂技校搞军训式晨练,效果确实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毕业分配了,具备专业的技能的学生被厂内及厂外合作企业一抢而空,深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图为当年我与厂技校三位专业教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我在被干部调配至上海胶带厂(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后,又重新走上厂业余职工学校工作岗位。说来有缘, 这不又干起了时隔五年的老本行。</p><p class="ql-block"> 当初的上海胶带厂是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由多个橡胶制品个体民营企业联合组成,经公有制改造,企业规模逐年扩大,职工教育得到了充分重视,七十年代初,厂内设立了业余职工学校,并先后开办了七..二一工大,青工文化补习班、青工政治培训班、中高级技工培训班、业余政校及党校,还开办了各类专业的技术培训等等。我到任后先后担任了教育科长和宣教科长。工厂先后调集了数十名教职员工为职工教育辛勤耕耘,</p><p class="ql-block"> 图为赵福根厂长在企业承包会上向我颁发聘书。</p> <p class="ql-block">青工政治轮训首期开学典礼</p> <p class="ql-block">青丁政治培训办公室员工</p> <p class="ql-block">  我兼任了青工政训班的政治、地理、历史课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在取得橡胶化工企业协会师资培训合格之后,参与了《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图为备课中。</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政治培训师生在虹口公园。</p> <p class="ql-block">青工政训参加现场教学。</p> <p class="ql-block">  组织学员去康健园、桂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我参加的青工政训班学员殷俊、陈苏云婚礼现场</p> <p class="ql-block">  与胶鞋十厂联合办校的青工政训班结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职校配合电大办班,历时三年,有十一位专业岗位的学员取得专业合格,提高了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我也同时参加学习、考试、领证,取得优良成绩。</p><p class="ql-block"> 图为上海电大《数学、统计管理》专业结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同时兼任了企业政校和党校的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图为部分党员轮训班结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定期班组长培训是职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收效很好。</p><p class="ql-block"> 图为结业典礼时厂长和车间主任在台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  职校与劳资部门密切合作,承接各级技术考试与考评。</p><p class="ql-block"> 配合市化工系统编写工人应知应会等级考核大纲和细则,并完成企业的各等级的技术岗位应知应会培训与考核。</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度技术考核领导班子及工作小组成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图为企业首届中级技术考核结业典礼。</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断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有针对性组织外出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图为八十年代,教师去上海石化参观学习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6年,迎来了举世瞩目的第一个教师节,经与厂工会商定,组织教师暑期去桐庐、建德疗休养。</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组织部分教师与橡胶工艺学员去常熟。</p> <p class="ql-block">  学校还适时地组织师生外出活动。</p><p class="ql-block"> 图为在人民公园游览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四位专业老教师。</p> <p class="ql-block">  宣教科组织师生去南通。</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教育综合支部组织教师去常熟活动。</p> <p class="ql-block">  职校师生关系融洽,会经常去学员职工家庭访问。</p><p class="ql-block"> 图为在张民、吴美珍同学家中受到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我在厂职校干了十年,若包括在上海焦化厂技校的两年半及借调上海市经委宣传处负责系统政校管理的半年,我的教育生涯有十三年。十三年,给了我学习、培训、充电的好机会,既当园丁,又是绿苗。</p><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我自学考试取得了复旦大学马列主义专修科(后改为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证书。与此同时,经上级考核认定,获得了讲师和政工师职称。</p><p class="ql-block"> 自二00九年起,除了多次参加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教培中心组织的教师聚会外,原上海胶带股份有限公司的职校教师每年都有聚会,郭柏炎老师每年为出席者印发一张集体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图为2009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O一O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一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二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三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四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五年集体照</p><p class="ql-block">摄于11月25日</p> <p class="ql-block">二0一五年集体照(年度第二次)</p><p class="ql-block"> 摄于12月14日。</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七年,10月28日,jD园丁们来到浙江浙北郎外婆农家乐,美美地放松、放飞,难得一回。</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邀请了老书记万宏生一起同乐。</p> <p class="ql-block">教师们乐不可支。</p> <p class="ql-block">到了,峡谷顶头,晶莹剔透的瀑布飞流直下。</p><p class="ql-block">拍下这激动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原厂党委万宏生书记同乐。</p> <p class="ql-block">  左一原车间工会楊主席同行。</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七年集体照</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教师们来到太仓浏河游览。</p> <p class="ql-block">  在浏河古镇老街。</p> <p class="ql-block">  我在刘家港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招手。</p><p class="ql-block"> 欢迎各位老师前来游览长江口湿地、浏河古镇、吴健雄故居等处。</p><p class="ql-block"> 顺便到了我购买的“上海时光“新居作客。</p> <p class="ql-block">长江口湿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  顾老师招呼各位老师,尽情地欢乐吧!</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class="ql-block"> 人生第四个二十年是最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二0一九年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23日,在朱志清老师家拍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难得一聚,朱老师热情好客,把我们带到附近的传统菜酒家,尽点特色美味佳肴,老同事饱尝了丰盛大餐。</p> <p class="ql-block">主人还特地备了珍稀美酒。</p> <p class="ql-block">席间老师们话语不断,笑声四起。</p><p class="ql-block">“好日子从哪里来"?且听朱老师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1日集体照。</p><p class="ql-block">(拍摄于全国第一家藏书票展馆)</p> <p class="ql-block">藏书票展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逛街朱家角。</p> <p class="ql-block">亭中息脚、聊天。</p> <p class="ql-block">到了,文化主题餐馆。</p> <p class="ql-block">  酒家的莱肴特别讲究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跨越五十年的回忆,虽说是滿滿当当,丰富多彩,却更是终生难忘,充滿感激,感恩年代的磨炼,感恩同事的关爱,感恩党组织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挥手之间,其中实打实的十三年教育生涯,让人回味,让人领悟,人生有奋斗才有激情,有付出才有硕果。过去的成功让我们今天活得踏实、活得坦然,因为我们努力过了、奋斗过了。</p><p class="ql-block"> 借此,我也要衷心感谢郭柏炎老师热情地为教师提供聚会场所,每年为大家拍摄、印发集体照,并为本次制作美篇搜集了大量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献给所有共同办学的园丁们。</p><p class="ql-block">这里面还缺少了许多活动场面,希望各位继续补充和加以修改。</p><p class="ql-block">尽管是集体的美篇,但是是以我的名义发表的,借此请原谅、容忍我这一次的自私。</p><p class="ql-block">共祝我们各位幸福、安康、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