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晚熟苹果已陆续进入成熟期,此期是品质提升和树体营养积累的关键时期,为加强苹果园秋季科学管理,保障苹果优质丰产,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和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有关专家制定了《2025年全国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供广大苹果技术骨干和种植户参照使用。<div><br></div><div> 一、土肥水管理</div><div> (一)土壤管理</div><div> 黄土高原产区:干旱地区在秋季雨水较丰富的时期,播种黑麦草等宿根草种或越年生的油菜等间作作物改良土壤;建议施用一次硅钙镁肥改良土壤。</div><div> (二)施肥管理</div><div> (1)秋施基肥</div><div> 1. 基本原则:①重视秋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②依据土壤肥力条件、树势和产量水平,合理确定肥料用量。③注意硅、钙、镁、硼和锌肥的配合施用。④注意加强落叶前管理,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div><div> 2. 施肥时间:中早熟品种秋施基肥时期建议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种采果后马上进行,宜早不易晚。</div><div> 3. 施肥建议:每亩在施用生物有机肥150~200公斤的基础上,加商品有机肥500~600公斤或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1200~1500公斤。盛果期大树施用硅钙镁钾肥60~80公斤/亩。土壤缺锌和硼的果园,施用硫酸锌1~1.5公斤/亩、硼砂0.5~1.0公斤/亩。苹果园全年及秋季化肥每亩推荐用量见下表,土壤肥力高的、树势强的果园可适当减少用量,反之适当增加用量。</div> 有机肥、调理剂和化肥混匀后采用挖穴、放射沟、条沟施入,穴或沟深度30~50厘米左右,矮化密植果园可单侧开沟。 (2)叶面喷肥 <div> 摘袋后:喷施1000~1500倍的糖醇钙+含有机质类叶面肥2~3次。</div><div> 落叶前:10月底到11月中旬,连续喷施3遍尿素、硼砂和硫酸锌,增加贮藏营养。第一遍在10月底开始喷0.5%~1.0%尿素,7天后喷第二遍为2.0%~3.0%尿素+0.5%硼砂+1.0%~2.0%硫酸锌,再7天后喷第三遍为5.0%~7.0%尿素+0.5%硼砂+5.0%~6.0%硫酸锌,第三遍的浓度根据叶片衰老程度确定,老化程度越高浓度越低。</div><div> (3)晚熟品种膨大后期追肥</div><div> 原则上采收前30天左右不再追肥。果实个头已达到预期的,建议不再追肥;个头仍然偏小的晚熟品种,可根据果实个头具体情况少量多次补充适当化肥,建议结合钙肥一起施。 (二)水分管理</div><div> 大部分产区都存在春旱秋涝周年降水不均的问题,避免过多降水对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好秋季的降水为果树春季利用尤为重要。</div><div> (1)采收前水分管理:禁止大水灌溉,避免忽干忽湿,适当控水以促进着色。</div><div> (2)排水防涝:秋季雨水过多时,排水不畅积水果园,立即开沟疏渠,排除园内积水;积水严重的低洼地果园,可用抽水机进行抽水。没有明水但已经过水的果园,在树冠外缘内侧开挖排水沟,排除根系积水。</div><div> (3)旱区覆膜:干旱区可在施完基肥后进行覆膜,覆膜可提高秋施基肥效果,利于后期养分积累。覆膜可配合开沟起垄进行,既保墒,还可在雨水过多时排水防涝。</div><div><br></div><div> 二、整形修剪</div><div> 秋季是提高苹果品质和花芽质量的关键时期,总的原则是轻剪为主、通风透光。主要方法有疏枝和拉枝等。</div><div> 疏枝,一般在9月中下旬新梢停长后,疏除过密枝(梢)、背上枝、徒长枝等,以节约养分、通风透光、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果实着色等。</div><div> 拉枝,宜在秋梢停长后进行,拉枝前注意软化枝条基角,通过秋拉枝促进养分积聚在枝条上、减少冒条、提高花芽质量。 </div><div> 三、果实管理</div><div> (一)摘袋。较难上色的红富士等品种采收前20~25天摘袋,易上色品种采收前15~20天摘袋。黄绿品种在采收时连同纸袋一起摘下。套单层纸袋的摘袋方法是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将袋撕成伞形条状罩在果实上,3~5天后再全去掉;双层纸袋摘袋方法是先去掉外层袋经过5个左右晴天后去掉内层袋,亦可采用遮阴网一次性去袋。</div><div> (二)垫果。摘袋的同时对果实与枝梢接触部位加护果垫防止磨损。</div><div> (三)摘叶。果实摘袋后3~5天进行。用剪刀将遮挡果实的叶片和紧贴果实的叶片适量剪除,保留叶柄。摘叶量控制在20%~30%为宜。</div><div> (四)转果。摘袋4~5天后进行第一次转果,9~10天进行第二次转果。转果应避开晴天的中午进行。</div><div> (五)铺反光膜。在内袋摘除3~5天后进行。在树干两边顺行覆膜,膜外缘与树冠外缘对齐,果实采收前1~2天撤膜。</div> (六)采收时期和注意事项<div> 1. 适时采收。当果皮颜色呈现出该品种固有的颜色(颜色均匀,果粉形成),果梗与果枝间产生离层,用手指轻按果梗即可脱落,且已达到品种固有的风味时就可以采收。如果是贮藏入库,可适当提前采收。早熟富士优系果实生育期150~155天,王林145~165天,晚熟富士优系175~180天,秦脆160~165天,瑞雪180~190天,维纳斯黄金170~175天。</div><div> 2. 注意事项。采收时选择大小适宜的采果容器,尽量减少容器转换次数,容器内壁铺垫软质材料。带果柄采下,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避免在有雨、有雾或露水未干前采摘;必须要在雨季采收时,需尽快将果实放通风处晾干。用于储藏的苹果建议在晴天且早晨露水干后采摘,气温低于2℃的早晨不建议采摘,否则不耐储藏。注意关注天气信息,在恶劣天气到来前可适当提早采收。</div><div> (七)采前落果防控。</div><div> 易发生落果的品种,如‘维纳斯黄金’、早熟富士等,采前30~40天开始喷5%萘乙酸水剂40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连续喷施2~3次。根据果实成熟度,及时进行分批采收,避免过度成熟落果。</div><div> 四、病虫害防控</div><div>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病虫害发生相对放缓。但秋季仍有一些叶部和果实病害高发,要注意防治。</div><div> (一)秋季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div><div> (1)枝干病害。主要是腐烂病和轮纹病,秋季是腐烂病在全年的第二个发生高峰。两种病害均为周年侵染,秋季也是重要的侵染时期。枝干轮纹病能够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果实引起轮纹烂果病。这一时期主要结合叶部和果实病害防控,喷药时加大用水量,把枝干喷湿。</div><div> (2)褐斑病。8月到9月是褐斑病全年发病高峰,近年来黄土高原等产区秋雨较多,宜在8月下旬到9月初全园喷施一遍波尔多液。</div><div> (3)炭疽叶枯病。8月份到9月初采收的中早熟感病品种,如嘎啦、金冠等,在果实采收后,全园喷施一遍1:2:200波尔多液或碱式硫酸铜等其他保护性杀菌剂以保护剩余叶片。对晚熟的感病品种,如‘明月’,在每次预报的降雨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div><div> (4)苹果黑星病。发生黑星病的产区,如在6~7月份已有黑星病发生,9月中旬前后建议再喷布一遍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div><div> (5)苹果炭疽病(苹果苦腐病)。在生长期危害苹果果实产生腐烂症状,也可造成采后腐烂。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地区免套袋果园尤为严重。对于不套袋果园,建议9月份继续喷施咪鲜·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噻霉酮、硅唑·咪鲜胺、二氰·吡唑酯等高效杀菌剂,在采收前20天停止喷药。</div><div> (6)果实黑红点病。主要在套袋苹果上发生,由粉红聚端孢霉菌侵染果实所致。该病害应重点在套袋前防治,如确需在解袋后防治,建议喷施一遍多抗霉素或多氧霉素,并在喷药15天之后再采收。</div><div> (7)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3~7代,10月上旬为发生末期。梨小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为成虫期,当卵果率1%时喷药。药剂可选用25%灭幼脲悬浮剂3000倍液,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500倍液等。</div><div> (8)苹果绵蚜。以1~2龄若虫在枝干伤疤、裂缝处及地表根基部越冬。9月中旬以后,寄生蜂数量逐渐减少,绵蚜数量又逐渐增加,绵蚜发生数量出现第2次高峰。绵蚜发生较重的果园,可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或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在发生高峰期喷雾防治。</div><div> (二)综合防控措施</div><div> (1)农业防治。8月下旬到9月上旬在主干第一级分枝以下绑扎诱虫带,诱集准备下树越冬的红蜘蛛等害虫,在12月~2月间把诱虫带收集起来烧毁。清除病虫残体,及时剪除白粉病梢和卷叶蛾虫苞;刮除老皮、翘皮,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剪除绵蚜危害的枝条;摘除炭疽、轮纹病果及未脱果的食心虫果,落地的虫蛀果要及时检出深埋,避免留在树下。秋季果树落叶后,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进行秋翻地,将落叶埋入土中,以消灭越冬虫蛹和病叶,减少来年的病虫基数。深翻土壤,果实采摘后至11月上旬,有条件的果园结合深翻施肥将树盘范围内10厘米厚的表土填入深30厘米的施肥沟底层,将底土盖在上面,可以消灭表土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草履蚧、康氏粉蚧和山楂叶螨等。</div><div> (2)生物防治。主要包括根施菌肥、释放天敌和喷施生防病毒或生防菌剂。根施菌肥,增施微生物菌肥,增加根系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控制根部病害的发生。释放天敌,不再喷施化学农药的果园,此时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等寄生蜂控制害虫危害。喷施生防病毒或生防菌剂,喷施苹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APGV)防治苹小卷叶蛾幼虫,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等;喷施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防治叶果类病害。</div><div> (3)科学用药。9月份以后对于前期防治较好的果园,如果园病虫基数低于1%,可以不再喷施化学农药。对于前期发病较重,存在早期落叶、落果等重大损失风险的果园,还需要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适时喷施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对于苹果树腐烂病,应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及时巡查,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处理。9月上中旬,针对炭疽叶枯病、早期落叶病和轮纹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以再喷施一次化学药剂,可以选用的杀菌剂包括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虫剂可以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吡虫啉等,喷药时可以加入磷酸二氢钾1000倍以利于果实转色。所选用的杀虫杀菌剂尽量选用不刺激果面的水剂、悬浮剂等剂型,尽量避免使用乳油、粉剂等剂型。编写人员:栽培与土肥研究室(葛顺峰,姜远茂,吕德国,薛晓敏,王小非,徐明岗,李民吉,尹承苗,翟丙年)、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王树桐,曹克强,尹新明,梁晓飞,练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