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行云流水CZH</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1543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酒店阳台的视野很好,计划早晨在阳台拍日出,但因云层太厚,太阳公公爽约了,只能在阳台拍拍周围风景(照片已并入上一期)。我们上午10点出发,前往今天的主要拍摄目的地——托莱多古城,由于尚处复活节纪念活动的圣周期间,路上比较拥堵,四个多小时后到达托莱多古城观景台。</p><p class="ql-block">(标题照片来自于网络,其余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它不仅是西班牙的历史文化瑰宝,更在1986年整座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在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种文化在此共存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被誉为“三种文化之都”。</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位于西班牙中部,坐落在陡峭的山岩上,塔霍河(Río Tajo)三面环绕,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易守难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曾是西班牙的首都,直到1561年费利佩二世将宫廷迁往马德里。</p> <p class="ql-block"> 图中最显著的就是阿尔卡萨尔城堡 (Alcázar de Toledo)。这座雄伟的城堡矗立在城市最高点,历史悠久,曾作为罗马宫殿、军事学院,并在西班牙内战中经历了著名的围城战。现在是陆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观景视野太广阔了,鳞次栉比的小房子,时不时冒出的尖塔,加上弯曲的河流,茂密的植被,看哪儿都觉得美!</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带有六角锥形尖顶建筑,我以为一定是座教堂,以其风格,不知是伊斯兰教,还是犹太教?查到结果,这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大型建筑却是Tavera医院。西班牙人的艺术感深入骨髓,连座医院都这么讲求!也可能是西班牙古建筑太多,故改作他用了?</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桥(Puente de San Martín)是西班牙托莱多一座历史悠久且非常壮观的中世纪石桥,横跨塔霍河(Río Tajo),是通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西侧要道。圣马丁桥最初建于13世纪,在14世纪后期由大主教佩德罗·特诺里奥(Pedro Tenorio)主持重建。桥梁采用哥特式风格,两端各矗立着一座坚固的防卫塔,是历史上进入托莱多古城的重要防御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桥身由5个石拱构成,而中央主拱跨度达到40米,这在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就,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令人赞叹。此外,黄昏落日时分,这里的景色尤为迷人,是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当时拍摄时,只顾构图美观,并未考虑其他,回来整理时发现我拍摄的桥拱只有3个。据称,圣马丁桥的5个桥拱大小是不相同的,跨越河面主航道的桥梁中段三个最大。桥梁两端靠近河岸的另外两个桥拱相对较小,难道被河岸的植被、堤坝,或者桥头雄伟的防御塔楼部分遮挡了?</p> <p class="ql-block">塔霍河(Río Tajo)三面环绕,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站在马丁桥上,可以看到塔霍河的旖旎风光。</p> <p class="ql-block">广阔原野,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正中前方即桥头防御塔楼。</p> <p class="ql-block">离开圣马丁桥,便来到托莱多最著名、最壮观的城门——比萨格拉门(Puerta de Bisagra),该门建于1550年,是该市摩尔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融合的典范。比萨格拉门最标志性的特征就是由两个巨大的、带有圆柱形穹顶(“雉堞状屋顶”)的塔楼守卫着中央的拱门;城门正中央巨大的双头鹰徽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卡洛斯一世)的象征,这也是比萨格拉门的特征之一;城门前方悬挂西班牙国旗、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区旗和欧盟旗帜,这是托莱多主要地标和官方入口的常见配置,也指向了比萨格拉门作为城市名片的核心地位。</p> 从图中可看出,这两个方椎体尖顶塔楼是比萨格拉门的一部分。 <p class="ql-block">这是托莱多的圣玛丽亚·拉布兰卡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2世纪,以其独特而美丽的建筑而著名,并反映了它作为前犹太教堂的历史。15世纪被改建,现在是一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虽然是单一并低调的色彩,纯砖瓦结构,但高低错落的圆柱形和矩形相融的外表,一排排整齐的拱形窗,高大的钟楼及屋顶上生长的绿色植物就会凸显不凡,吸引你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太阳门,即“太阳之门”,是西班牙托莱多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门,以其独特的穆德哈尔建筑而闻名,融合了伊斯兰和基督教风格。它由医院骑士团于14世纪末建造,曾经是通往城内的门户。大门因朝向东朝向日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拱门上方的浮雕装饰中,描绘了托莱多的守护神圣伊尔德丰苏斯的受戒。大门的特点,包括其大型马蹄形拱门、斜纹护栏和圆形浮雕,使其成为该市最知名和最美丽的建筑之一。</p> 沿着老城区的小巷子边走边逛。 这是在橱窗里拍到的,看着十分精致。 小巷子里熙熙攘攘,两侧的房子都很精致。正前方看到托莱多大教堂的高大钟楼。 走着走着,倏忽间就像穿越到中世纪,硕大的玫瑰花窗、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眼前又是一座教堂和钟楼?左侧房子外立面的花纹是穆德哈尔风格? 眼前的建筑,虽有些破败,但也显示着曾经的辉煌。 <p class="ql-block">这枚铭牌是西班牙最高级别的文物保护标志(BIC),它设立在托莱多大教堂附近,是为了标示和保护地下的考古遗址或旁边的历史建筑。其上的双头鹰图案则直接指向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历史,与周围古老的环境共同诉说着这座城市往日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是西班牙最宏伟和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西班牙天主教托莱多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集建筑、艺术和历史于一身的文化宝库。西班牙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与布尔戈斯和莱昂大教堂齐名),被誉为西班牙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p><p class="ql-block">大教堂于公元1226年开始建造,1493年完工,历时近三个世纪。它建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遗址上,而更早之前是西哥特时期的教堂。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开始以法国哥特式为主,但因其漫长的建造过程,其中完美融合了穆德哈尔(Mudéjar)、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西班牙哥特式”风貌。</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面向市政广场的西立面有三座宏伟的大门:地狱之门(Puerta del Infierno)、赦罪之门(Puerta del Perdón)和审判之门(Puerta del Juicio Final)。画面上的大门为著名的“赦罪之门”,其重要标志是最上方三角门楣内的双头鹰徽章(唯一装饰有哈布斯堡双头鹰徽章的大门 )。双头鹰徽章属于西班牙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哈布斯堡王朝。它是由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一世(Carlos I / 查理五世) 下令添加的,象征着帝国的权威。“赦罪之门”是托莱多大教堂西主立面的三座大门中,位于正中央的一座。它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功能:教堂举行重要仪式时,主教和权贵们会从此门进入;此外,过去获得教会赦免的罪人也会通过此门进入教堂,故名“赦罪之门”。</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拱形门楣中的雕塑主题为圣母玛利亚将圣衣授予圣伊尔德丰索(San Ildefonso)。圣伊尔德丰索是托莱多的一位重要主教,也是该城的主保圣人之一。</p> 图中顶部的人物雕塑,像是“最后的晚餐”。居中的是耶稣,前方有放着食品的餐盘。 <p class="ql-block"> 托莱多大教堂钟楼高达92米,是城市的制高点之一。另一侧原本计划建造对称的塔楼,但未能完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华丽的穹顶(Cimborrio),具有复杂的穆德哈尔风格装饰。</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另一侧是具有复杂的穆德哈尔风格装饰的华丽穹顶。大教堂内部如同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可惜因时间原因,我们没有入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托莱多大主教宫(Palacio Arzobispal de Toledo),是托莱多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强大的托莱多大主教的官邸和行政中心,几个世纪以来,托莱多大主教是西班牙宗教和政治生活中的杰出人物。大主教宫位于托莱多历史中心的中心,毗邻宏伟的托莱多大教堂和市政厅。虽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居住着大主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宫殿经历了无数的改造和扩建,导致建筑风格的融合,包括著名的文艺复兴元素,例如阿隆索·德·科瓦鲁比亚斯在16世纪设计的宏伟立面。除了作为住宅外,宫殿还充当了权力和学习的重要中心,容纳了重要的教区档案。经历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传闻中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天主教君主之间的会面。虽然通常不向公众开放内部参观,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仍然是一个关键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p> 这幢建筑是托莱多市政厅(Ayuntamiento de Toledo),就在著名的托莱多大教堂对面。这幢建筑看起来也是古色古香的:西班牙巴洛克式立面;正门两侧有突出的塔楼;大型拱形门和窗户;带有托莱多许多历史建筑特征的整体石材结构。<br> 这三个镶嵌在古老石板路上的金属铭牌分别用西班牙语、英语和希伯来语指明此处是 “托莱多犹太区” 或 “托莱多犹太人聚居区”。明确告诉游客和路人,他们此刻正站在或即将进入托莱多历史上著名的犹太区(Judería)的核心区域。作为一块“地上的历史书”,它们直接指向了该地点的历史身份和文化意义。托莱多拥有非常悠久和重要的犹太社区历史,这些铭牌标志着这片区域曾经是犹太文化、商业和生活的中心。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个路牌,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地标,让每一个走过的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脚下土地厚重的过去。<br> 好像是在橱窗里拍到的,一组可爱的修女娃娃,在做面包。 <p class="ql-block">这是洛伦萨纳大学宫(Palacio Universitario Lorenzana)。</p><p class="ql-block">洛伦萨纳大学宫是由托莱多红衣主教弗朗西斯科·洛伦萨纳(Francisco de Lorenzana)于18世纪末下令建造的。它曾作为大学总部,现在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UCLM)的一个分部以及大学的档案馆和图书馆。这座宫殿是托莱多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一个杰出代表,其“白色石柱”、“雕刻装饰”及整体的宏伟和规整感,都非常符合新古典主义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张巴洛克式雕塑群,是这座大学宫正门上方的装饰部分截图,展示了复杂的纹章(盾牌、狮子)和人物雕塑(带翼的天使或神话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一眼看到就觉得很美,似有些伊斯兰的风格。那些拱形窗和墙立面上的拱形浮雕还带有美丽的花边;门窗之间的蓝绿色彩绘图案;门窗两侧的外墙砖砌立面上的石形镶嵌……回来查询才知是一个建于15世纪末的多米尼加修道院,目前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托莱多校区的一部分。立面以美丽的穆德哈尔风格元素为特色,包括独特的砖瓦和窗户及入口周围的复杂装饰。</p><p class="ql-block">下午6:00多钟,道别托莱多古城。乘与地铁接驳的五段电梯,下降到大巴停车处,回程马德里,入住马德里H10 Tribec A酒店 404#房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