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称“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诸葛孔明面对此地的山川形势,赞之曰: 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乃帝王之宅也。</p><p class="ql-block"> 兴建于十四世纪的南京明城墙,由宫城、皇城、京城(内城)和外郭等四重城垣构成,其中内城城墙是世界上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砖石城墙。</p><p class="ql-block"> 我们两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翁,数十载生活于此,对南京城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我们素闻南京城墙(city wall)世界第一,仅内城城门就有十三座。但是我们只逛过著名城门,一直未能窥其全貌,为此引以为憾。两位挚友遂商定携手徒步环游南京城。因年老体弱,我们分段登城游览,共分九次登临。完成一段,小憩数日,再续行程。做到逢城必登,逢门必拍,摄影留念。仲春时节从东水关出发,历经一个半月,至光华东门城头结束,已是初夏时节了。尽管旅途劳顿,险峻路段还需相互扶持,甚至依杖而行。然而,沿途风光无限,访古寻幽,饱览美景,甘之如饴。此次游历,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体魄,更增进了恋乡之情。晚年是陈年的酒,不了的情。这将成为我们夕阳岁月中出彩的一页。故此琐记,与诸君分享。</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素有“内13 外18”之说,经过历代战乱和历史变迁,外城(郭)城墙/门大都毁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内城的十三座城门历经沧桑,东线的光华、西线的水西门等等都已只有遗址,“空余其名”,现存的城门却有二十多座。其原因是由于交通和观瞻等需要,民国和解放后又增设开辟了新的城门。详情请见附图。据考证,基本保留明代原貌的现存城门只有四座,即 中华(聚宝)门、神策(太平)门、清凉门和汉西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古城墙和城门,各具特色,形态各异。其中网红打卡地首推台城和中华门。登上巍峨蜿蜒错落有致的台城解放门,游客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岁月穿越的画境之中。城外的玄武湖烟波浩渺,紫金山莽莽苍苍;城内矗立着千年古刹鸡鸣寺,向西眺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紫峰大厦鹤立鸡群,直冲云霄。古都风韵与现代芳华穿越融合,构成一幅魅力无穷的画卷,是金陵“山水城林”风光的集中展现。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南京内城现今示意图</p><p class="ql-block">图中红线部分是空白 空留其名</p> <p class="ql-block">解放门附近的台城是南京城墙风景最美的</p><p class="ql-block">地段,系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从台城鸟瞰玄武湖</p> <p class="ql-block">台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巍峨壮观的中华门上有“金陵”二字</p> <p class="ql-block"> 另一网红打卡地则是金陵古城的南大门~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堡垒式巨型城门。它由四道券门和千斤闸以及三重瓮城和数十个藏兵洞构成。高大坚固,结构复杂,堪称世界建城史上的典范和奇迹。</p><p class="ql-block"> 各地的古城墙一般是横平竖直,以方形或者矩形为主。但是南京城墙却不循旧制,而是依山傍水,沿着钟灵毓秀的山水湖泊走向,根据军事防御的需要构筑而成。城门则是依照“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形成内城十三门的形制,被誉为世界建城史上的独特创举。</p><p class="ql-block"> 文史学者林兄十多年前就对南京城垣做过观察和研究,并且拍照留存。林先生就其建筑材料而言,大致分为五种: 1. 全砖型 占比最大 2. 全石条形 如中华门以西至集庆门段 3. 石条城砖混合型 如中华门正南段 4. 山体与砖石结合型 如鬼脸城 八字山段 5. 碎石垒造型 只有神策门一小段。 囿于篇幅所限,照片从略。</p> <p class="ql-block">上述两个热门景点游人如织,路人皆知,但是随着环城游的深入,我们还发现了不少精彩路段,各具特色,特此介绍,与诸君分享。</p><p class="ql-block">从东水关登城,途径武定、雨花、中华、长干和集庆门,即城墙的南线和西线一部,逢门必上下观赏,拍照留念。此段城墙高大巍峨,城墙上道路宽阔平坦,足够两部卡车对开。但是过了集庆门,城墙戛然而止。因历史的变迁,水西门和汉中门不复存在。所幸地方政府在此修复了汉西门的城门,并修建了水西门和汉西门遗址公园。公园内居民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由此可见,和平安宁的生活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城墙西线集庆门路段</p><p class="ql-block">城墙之上的大道宽阔,可供两辆卡车对开</p> <p class="ql-block">水西门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市民载歌载舞</p> <p class="ql-block">汉西门遗址,城门犹在。</p> <p class="ql-block">俯瞰石头城</p><p class="ql-block">南京古称“金陵”和别名“石城”的溯源之地</p> <p class="ql-block"> 沿护城河向北而行数里便是极具盛名的“石头城”。城门名称清凉门,是座单孔拱券结构的小型城门,但是,它却是南京现存的四座明城墙的原物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正是这里开启了南京建城史和建都史的源头,同时也是南京古称</p><p class="ql-block">“金陵”和别称“石头城”的肇始之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0多年,楚国便在此山头筑城,以扼守秦淮河与长江口的汇合之处,设立军事要寨。因此山系金陵山(紫金山)的余脉,故以山为名称为”金陵邑”,城名“石头城”。东汉末年,孙权大帝在金陵邑故垒之上重建加固,并在此建都。从而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史。</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长河中,南京历经沧桑,数度毁城,被更名十多次,诸如:建业 建康 应天 天京 江宁 集庆 白下 昇州 蒋州甚至秣陵(被始皇大帝贬为“养马之所”)等等。南京是中国所有大都市中更名次数最多的最杂的,上至首都陪都,下至州府郡县的“角色”多变,名称各异……。但是古名“金陵”和别名“石城”则沿用至今,美名远扬。古代名著《红楼梦》即用石头城和金陵设为故事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在外秦淮河与与城墙之间,进行了园林化改造,兴建了林木扶疏的石头城公园。我们在院内盘桓许久,在“鬼脸照镜子”的池塘前合影留念。然后,登上城墙,附近景物一览无余。城下的虎踞路(城西干道)车水马龙,奔流不息。路对面便是郁郁葱葱的清凉山,许多景点历历在目。诸如 诸葛亮曾经登临发“龙盘虎踞”之叹的驻马坡、密林深处的清凉寺、明代的崇正书院以及画家龚贤隐居住所扫叶楼等等,不远处尚有乌龙潭公园,是历代文人墨客汇聚之所,与颜真卿、魏源、曹雪芹和袁枚皆有渊源。朱自清先生将南京城比作随意铺陈的文物铺子,诚哉斯言! </p> <p class="ql-block">清凉门及“鬼脸”城</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面的道路崎岖不平,古老的城砖坑坑洼洼,油然而生满满的沧桑感。城墙外侧以斑驳不平的山体为主,但内侧以土坡为主,松柏长青,浓荫遮日,一丝清凉直沁肺腑。城墙尽头矗立着一座南京城唯一的烽火台,见证了石头城作为金陵军事要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越过不复存在的草场门,登上定淮门遗址的城口,一路向北,沿途道路变得宽阔起来。城墙外侧,舒展开一幅烟花三月色彩斑斓的画卷。八字山段面朝万紫千红的小桃园,宽阔的护城河如同一条洁白的缎带包裹着满园的浪漫春色。经过精致小巧的华严岗门,不久就抵达南京城的北大门~挹江门。这是座三拱券门的大型城门,上面有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的城楼。民国时期,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奉安大典而增建。站在城楼之上,一望无际的梧桐大道尽收眼底,始自下关码头,直通至市中心。百年梧桐,树干遒劲,绿色长廊延绵二十公里,途径扩建的中山门(原正阳门)。然后融汇于陵园区绿意盎然的林海之中,让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 过了挹江门,城墙之下便迎来了精致秀美、花团锦簇的绣球公园。争奇斗艳满树盛开的绣球花成为此老牌公园的一大特色。使我们充分领略到“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况味。再向前越过修葺完善的仪凤门,突然眼前一亮,有一幅绝佳的美景朴面而来~ 狮子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狮子山为金陵古城48景之一,有“狮岭雄关”之称。朱元璋曾经在此大败陈友谅军队,一战定乾坤,奠定了大明基业。朱元璋遂决定在山顶兴建阅江楼,并且御笔亲撰《阅江楼记》,后因故停建,酿成“有记无楼”的缺憾。改开以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市府在世记之初建成了气势恢宏,造型独特的阅江楼,从而结束了600年“有记无楼”的历史,成为长江四大名楼之一。</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数十米高的狮子山山顶屹立着极具皇城威仪的阅江楼,而周边则有人文景观三十多处,如: 天妃宫、静海寺、徐达庙和孙中山阅江亭,与南京长江大桥遥遥相望。环山坡之下,尚存明代城墙一周。墙体不高,但是修葺维护得很好。绕城一圈,山坡上绿荫之中,文物古迹点缀其中。如:地藏寺 古炮台 玩咸亭和全国最大的铜鼎和石狮等等,真感到移步换景,目不暇接。于是,环城漫步不经意间又遇上南京城另一个“文物铺子”。</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航拍的阅江楼及城墙</p> <p class="ql-block">南京城墙的北线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是有一座造型特异、保存完好的城门值得一看。这就是神策门(和平门),它有两大特色。一是其瓮城位于城门外侧 ,并与主城门呈L形排列。二是城门之上保留了清朝代复建的歇山顶式镝楼,是南京城墙中唯一的古代镝楼。(注 仪凤门 挹江门 玄武门 太平门 等城楼都是民国乃至解放后建成的)它是南京城的北大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南京城墙其精华路段首推台城。但是,东线的月牙湖路段游客寥寥,相当幽静,别具一番风味。从中山门或者近年增辟的标营门拾级而上,便可饱览城东的绮丽风光。城外的月牙湖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与毗邻的欧式小区成片红顶交相辉映。极目远眺,东郊钟山森林公园的茫茫林海恰似国画里的泼墨一样,恣意晕染,与城墙之下的一泓湖水和白墙红瓦展示了一帧青绿山水的意境。城墙上的古藤长满墙体,藤蔓枝头径直爬进城垛,生趣盎然,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明城砖厚重方正,砖面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确保了工程质量,历经六百年风雨,工名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古藤新叶,覆盖其上,形成了另外一个生趣盎然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觉得值得推荐的是:南京城墙有一处小众景点,其实它不能称之为“景点”。这里既无城门,又无城楼。在南京绝大多数地图上,籍籍无名,人迹罕至。但是却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没有城门,只有城洞。它位于南京城墙东段,太平门以南,中山门以北,称为“富贵山登城口”。(详见附图)实际上是抗战初期修筑的一座防御工事,南京守军从这里掏空墙体。先从墙根往下挖出地下通道,再向上挖出弯曲复杂的坑道。内设弹药库、会议室、平台、瞭望孔和射击孔。</p><p class="ql-block"> 坑道通往城头,但是曲折陡峭,我们空手登攀,感到力不从心,气喘吁吁 ,需要手脚并用。富贵山是南京城东的险要地段,这样的暗堡建在城墙墙体之中,既是防御工事,又是南京守军的临时指挥所。据说驻守此地区是原国军主力部队之一~ 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作出巨大牺牲。这个小小的登城口见证了中国军人抗击日寇、为国捐躯的悲壮往事。此处此景值得造访,值得缅怀!</p> <p class="ql-block">附图</p> <p class="ql-block"> 为了南京城墙这一伟大的历史遗迹,地方政府不遗余力,付出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改开之后,花巨资动迁了城墙根的棚户区,清淤疏通内外秦淮和湖泊,对荒废的城墙和城门进行了补救和修复。2012年,经国家批准,由南京市牵头联合西安等八座城市联合申遗,项目名称为“中国明清城墙”已经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目前,风景优美的城墙遗址公园星罗棋布,沿着城墙内外兴修了环城步/骑道,并广植林木花草。游人漫步其间,曲径通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福地。登城观景,好似无人机航拍俯瞰一般,视野开阔,城墙内外的景致尽收眼底,并且还有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眼睛平视观景大不相同。极目远眺,城墙内外的林荫道恰如两条翡翠色的裙带,给金陵古城增添了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越过标营门,就是原光华门地段。再前行数百米就是蓝旗营登城口,然后继续向前,城墙遗存到此结束,从而完成了我俩的环城之旅。我俩值此八秩高龄,历时四十多天,共分九次登攀,绕城环游,共计里程约三十公里(包括重复登城和游览遗址公园等)。一路谈天说地,访古寻幽,既加深了对金陵古城的感情,也加深了我们跨世纪的情谊。古城之内,畅游著名城段者,比比皆是;环城一周游览者,寥寥无几;然而年过八旬环城“通游”者恐是凤毛麟角! 艰辛之余,我们共同为此“壮举”而自豪,其乐融融,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彼时,一只喜鹊飘然而至,在树梢上发出吱吱叫声,似乎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喜不自胜,同时翘起V型手指,为此吉兆而欣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事已高,文思枯竭,拉拉杂杂,记游文字与大家共享。 不当之处,恳望斧正。</p><p class="ql-block"> 淼鹤 2025年 仲夏 于金陵</p> <p class="ql-block">注 由于本人刚刚接触美篇,在起稿过程中,误发初稿和二稿。但是,竟然打扰读者近万,不胜惶恐! 同时,感谢朋友指出“笔误”两处(实为拼音输入同音字差错)。遂做了更正,个别段落略加修饰,并增添了照片算作截稿。</p><p class="ql-block"> 值此耄耋之年,全文靠指尖在手机上敲入,逐词逐句边想边敲,正如我们徒步爬城一般,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前行,玉汝于成。但是文思枯竭,遣词滞塞,难登大雅之堂。好在岁不嫌寿高,脸不嫌皮厚。拙文正式发布,贻笑于大方</p><p class="ql-block">之家,恳望不吝赐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