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 德技并修 四维协同 ——打造高素质电子技能人才的创新实践

周凤玲

<h3>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深耕电子技术人才培养领域,以“项目驱动 德技兼修 四维协同”模式为核心,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这项历经15年实践检验的成果,不仅破解了中职教育长期存在的文化素养与技能培养割裂、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难题,更塑造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中职教育新范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文化素养高、专业技能精、创新能力强”的技能人才。<br>一、项目驱动: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br>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首批千所示范校的标杆作用,依托山东省第一批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第一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等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省品牌专业打造为支撑,以省级教学指导方案编制为突破,构建“国家示范—省级引领—专业创新”三级联动发展体系,打造职业教育改革新生态。<br>近年来,学校以重大项目为引擎,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2项,形成“项目驱动—标准升级—资源辐射”的良性发展机制。在山东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修订中,学校联合山东盈和电子、海尔等领军企业,将智能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业前沿技术融入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行业企业规范精准对接。同时,依托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创新“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从“跟跑产业”向“引领需求”跨越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技能人才支撑。<br>二、德技并修:培育“文化+技能”双优人才<br>针对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两张皮”问题,学校创新性提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构建“五维浸润”思政体系。<br>1.仁孝文化塑品德 <br>开发《曾子文化读本》校本课程,将礼孝文化融入班级管理,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感。<br>2.非遗文化强技艺<br>开设石雕、鲁锦、剪纸等非遗课程,邀请民间艺人授课,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技艺中感悟工匠精神。<br>3.红色文化铸灵魂<br>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开展“行走的思政课”,通过现场教学、研学游等形式,厚植学生爱国情怀。<br>4.国防文化淬意志<br>组建国旗护卫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培育纪律意识与强健体魄。<br>5.职业文化促融合<br>成立剪纸社、戏曲社等12个文化社团,将职业精神培育融入社团活动,实现“以技润智、以文化心”。<br>在技能培养方面,根据职业岗位工艺流程,将课程分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进阶模块;以典型产品设计制作项目为主线,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活页式教材30本、数字化资源27门。在与山东盈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智能安防系统设计项目,同步掌握传感技术、编程调试等核心技能,实现“做一个项目、会一门技术、精一类产品”。<br>三、四维协同:破解教育教学深层难题<br>1.社团赋能激发学习动能<br>学校推行“社团+技能大赛”双轮驱动机制,成立电子创新社、物联网技术社等专业社团,选派骨干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22项,技能证书通过率超90%。社团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更涌现出全国技能能手王应库、博士生杨传科等优秀人才,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生动局面。<br>2.课程重构优化教学内容<br>基于产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合,积极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重构教学内容,打造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采用“三阶六步一体”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内容注重思政元素“点、线、面”的融入,开发案例库,建设数字化资源和活页式工作手册。<br>3.师资提质打造双师团队<br>学校实施“分层分类+校企双元”培养模式。新进教师:开展“1+3培养计划”,通过“青蓝工程”一对一结对,帮助其1年适应、3年胜任教学岗位。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孵化工程”,每年选派20%参加高端研修,近五年培养齐鲁名师1名、市级名师5名。学科带头人:设立“专家成长工作室”,支持其牵头省级教改项目,团队先后获省级教学团队、创新教学团队等荣誉。<br>校企双元培养方面,学校与6家企业建立“教师流动站”,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企业导师定期入校授课。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团队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2项,获国家专利6项。<br>4.评价导向创新育人机制<br>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学校构建“四阶五维五体三类”教师评价体系。以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五维指标为核心,通过学生、同事、企业等多元主体评价,实现教师发展“有阶梯、有侧重、有区分”。同时,引入增值性评价理念,开发学生能力增值性评价信息化平台,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等五个维度建立电子学档,通过雷达图分析、校企双评,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精准追踪“文化+技能”增值轨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