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竹韵之“廉”想(第一百一十七期)

清风竹韵

<p class="ql-block"><b>【导语】</b></p><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心养廉,方能致远。洛宁税务以“廉润初心、洁以致远”为主题,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经典简述”、“经典解读”、“偶学随感”、“习语润青”和“点滴学堂”五个模块,全面展现“承古启今,廉润初心”的中国清廉文化,坚持让廉洁文化风行,让清风正气充盈。本期分享经典内容为“守官只要律己公廉、执事勤谨、昼夜孜孜、如临渊谷,便自无他患害。”</p> <p class="ql-block"><b>【经典简述】</b></p><p class="ql-block">经典名言:“守官只要律己公廉、执事勤谨、昼夜孜孜、如临渊谷,便自无他患害。”</p><p class="ql-block">经典出处:《答吴尉》</p><p class="ql-block">经典释义:为官者必须做到严于律己,既公正又廉洁,工作勤奋严谨,白天黑夜都不懈怠,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才不会铸成大错。</p> <p class="ql-block"><b>【经典解读】</b></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意为官员任职期间若能严格约束自身、秉持公正廉洁,对待工作勤勉谨慎、不敷衍塞责,时刻保持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不分昼夜地为职责奔走,同时始终怀着敬畏之心行事,如同面对深渊、立于悬崖边般警惕,不越规矩、不存懈怠,就能自然避开履职过程中的各类祸患与风险。其中,“律己公廉”是为官的根本操守,确保权力不被私利裹挟;“执事勤谨”“昼夜孜孜”是履职的行动准则,保障政务高效务实推进;“如临渊谷”是用权的清醒底线,提醒官员敬畏职责、法律与民心。</p> <p class="ql-block"><b>【偶学随感】</b></p><p class="ql-block"> 对于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这句话是重要的警示与指引。只有坚守廉政这条底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才能以上率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做到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句强调了廉洁对于为政者的重要性,是执政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到廉洁,才能赢得民心,确保政治清明。这一观点不仅是古代对官员的行为指引,也对当今公职人员坚守廉洁自律、勤勉尽责、谨慎用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仍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p> <p class="ql-block"><b>【习语润青】</b></p><p class="ql-block"> 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颁授仪式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b>【点滴学堂】</b></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七条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p><p class="ql-block"> (一)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p><p class="ql-block"> (二)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三)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决定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p><p class="ql-block"> (四)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p><p class="ql-block">第七十八条 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张浩然</p><p class="ql-block">编辑:王林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