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箴言如黄钟大吕,穿越千年时光,依旧在耳畔回响。人生在世,恰似逆水行舟,时有风急浪高,时有暗礁险滩。当遭遇欺凌、身处委屈,当尝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方知“自己强大才是王道”的至理。古往今来,无数先贤用亲身经历与传世智慧,为我们诠释着自强的真谛。那些古典文化中的典故、哲理与诗词,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在低谷中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感动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一、世态如棋,唯有自强立根基</p><p class="ql-block"> (一)势利之场,古今皆然</p><p class="ql-block"> “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问”,这句俗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战国时期,苏秦早年游说诸侯,却屡屡碰壁,穷困潦倒而归。回到家中,“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人的冷漠如尖刀般刺痛他的心。彼时的苏秦,尝尽了“弱时坏人最多”的滋味,世间的势利与薄情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而当他悬梁刺股,苦读《阴符》,再度出山,佩六国相印,荣归故里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见状,感叹道:“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这一典故,生动展现了“圈子都是势利场”的现实,也让我们明白,唯有自身强大,才能赢得尊重。</p><p class="ql-block"> (二)无恒依靠,实力为凭</p><p class="ql-block">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古人早已参透这一道理。三国时期,刘备虽有“皇叔”之名,早期却四处依附他人,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始终未能立足。直到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凭借自身的仁德与坚韧,加之不断提升实力,招揽贤才,发展势力,才最终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有其一。</p><p class="ql-block"> 父母会老去,爱人或离开,朋友或疏远,正如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没有永恒的依靠。东晋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与人心的叵测,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归隐田园。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凭借自身的才华与对生活的热爱,在田园间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用诗词彰显内心的强大,成为后世敬仰的田园诗派鼻祖。</p><p class="ql-block"> “你是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你若是大海,百川才归流”,这恰如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他广纳贤才,无论出身贵贱,皆以礼相待,门下食客三千。正是因为孟尝君自身具备强大的实力与胸襟,如同梧桐树般吸引着凤凰,如大海般容纳百川,才能在危难之际,得到门客的相助,化险为夷。平原君赵胜因毛遂自荐而解邯郸之围,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皆因他们自身的声望与实力,才能汇聚四方英才,成就一番伟业。</p> <p class="ql-block"> 二、心无挂碍,专注己身远纷扰</p><p class="ql-block"> (一)不辩不争,自有格局</p><p class="ql-block">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认知不同,不必争辩”,古人对此早有智慧的诠释。《庄子·秋水》中记载,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去拜见。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惠施于是派人在国中搜寻庄子三天三夜。庄子主动去见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p><p class="ql-block"> 庄子以鹓鶵自比,以猫头鹰比惠施,生动地表达了“老鹰从来不跟麻雀比高低”的格局。面对他人的误解与猜忌,庄子没有争辩,而是以寓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志向与追求,这种不辩自明的智慧,正是源于内心的强大与清醒。</p><p class="ql-block"> (二)不记烂事,不缠烂人</p><p class="ql-block"> “有人伤你,你如果反复琢磨,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西晋时期的王导,便是深谙此道的智者。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有不少人对他的权势心怀不满,时常出言诋毁。但王导始终以宽容之心对待,从不计较。</p><p class="ql-block"> 一次,有人在朝堂上公然指责王导,言辞激烈,晋元帝见状,十分生气,想要治那人的罪。王导却连忙劝阻道:“陛下刚登大宝,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即使言词不当,也应该宽容对待,这样才能让天下人归心。”王导的宽容与大度,不仅赢得了众人的敬佩,也稳定了东晋的政局。他明白,纠缠于他人的恶意中,只会消耗自己的精力,唯有放下过往的恩怨,专注于国家大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p><p class="ql-block"> 正如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历经“乌台诗案”等磨难,受尽他人的排挤与陷害。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不记烂事,不缠烂人,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与生活之中。他在黄州开垦东坡,躬耕劳作,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办学堂,兴教化,为当地百姓做出了贡献。苏轼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真正强大的,是不记烂事、不缠烂人,把精力砸在提升自己上”的哲理,他把日子过成了诗,也用自己的成就,对那些伤害他的人进行了最有力的“打脸”。</p> <p class="ql-block"> 三、低谷砺志,咬牙成长破困局</p><p class="ql-block"> (一)低谷不弃,积蓄力量</p><p class="ql-block"> “低谷时别自弃,成全自己,才是破局的关键”,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低谷中坚守,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兵败会稽,被吴王夫差俘虏。在吴国,勾践受尽屈辱,他“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他表面上对夫差俯首帖耳,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p><p class="ql-block"> 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最终,勾践率领大军打败吴国,报仇雪恨,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总有起落,在被人踩时,别急着较劲,把嘲讽当成燃料,把冷眼当成动力,才能在低谷中崛起。</p><p class="ql-block"> (二)以痛为进,反击伤害</p><p class="ql-block"> “别人越瞧不起你,你就要憋着一股劲,我偏要活得漂亮”,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便是在绝境中咬牙成长,完成了不朽的著作。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是一种奇耻大辱,对司马迁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当时,许多人都瞧不起他,认为他再也无法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但司马迁没有自暴自弃,他深知“自暴自弃是对敌人送人头,咬牙成长才是对伤害最好的反击”。他以孔子著《春秋》、屈原作《离骚》、左丘明写《国语》等先贤为榜样,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他游历天下,搜集史料,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也展现了司马迁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只要不放弃自己,谁也打不倒你。</p><p class="ql-block"> 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一生历经安史之乱,颠沛流离,受尽了生活的苦难。但他始终心怀家国,关注民生,在困境中坚持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史”。杜甫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他在低谷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最终成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p> <p class="ql-block"> 四、自强终成,世界自会和颜悦色</p><p class="ql-block"> “你强了,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唐代的玄奘法师,为了求取真经,弘扬佛法,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行之路。在西行途中,他历经千难万险,穿越沙漠戈壁,翻越雪山高原,遭遇过强盗的袭击,面临过饥饿与寒冷的考验。但玄奘法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强大的意志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p><p class="ql-block"> 学成之后,玄奘法师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对他十分敬重,亲自召见他,并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经工作。玄奘法师的西行之旅,不仅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让他成为了备受世人敬仰的高僧。他的强大,不仅在于他的学识与智慧,更在于他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他的强大,才赢得了唐太宗的赏识与世人的尊重,让佛法在中原大地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范仲淹,年少时家境贫寒,却胸怀大志。他在应天书院苦读,“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范仲淹终于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推行庆历新政,试图改革弊政。范仲淹的文学造诣也十分深厚,他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千古名句,体现了他高尚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的强大,不仅在于他的政治才能与文学成就,更在于他的品德与胸襟。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后人的敬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专注于自己,活得坦坦荡荡,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p><p class="ql-block"> 纵观古今,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先贤,无不以自身的经历诠释着自强的真谛。从苏秦悬梁刺股到玄奘西行取经,从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到范仲淹忧国忧民,他们在困境中坚守,在磨砺中成长,用强大的实力赢得了尊重与掌声。</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困境,会遭遇欺凌与委屈,会体会到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淡薄。但只要我们铭记古典文化中的智慧,以先贤为榜样,不迷信人脉与关系,专注于提升自己,不记烂事,不缠烂人,在低谷中不放弃,在困境中咬牙成长,就一定能够变得强大。</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就会如梧桐树般吸引凤凰,如大海般容纳百川;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就会明白“你强的时候,这个世界都是好人”;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就能够“专注自己活得坦坦荡荡”,让全世界都对我们和颜悦色。愿我们都能以古典智慧为指引,砥砺自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生命在自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