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有幸参与了瑞华实验小学承办的胶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整个过程犹如经历了一场精心烹制的教学盛宴,其内容的实用性、环节设计的针对性以及组织执行的严谨性,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更让我对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极强的实践导向。它并非空泛的理论灌输,而是直指教学现场中的核心问题与真实困境。第一个环节别出心裁地让低年级段教师体验高年级段的试卷,这一设计巧妙而深刻。它促使教师跳出自己熟悉的学段壁垒,亲身感知知识的螺旋上升与能力的递进要求,从而在未来的教学中真正做到“眼中不仅有本年级的课本,更有学生长远发展的路径”,切实强化学段衔接意识,破解了教师可能“只顾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局限。</p> <p class="ql-block">第二、三环节的“单元整体解读”与“课时说课”真的让我由衷赞叹。中心团队主持人的单元解读高屋建瓴,从教材分析、素养目标到重难点和教学建议,为理解整个单元提供了清晰的“教学地图”,帮助教师建立起整体教学观。而青年教师的精准说课,则是将这张“地图”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说课环节要素全面、框架清晰,尤其是对学情、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深入阐述,直接回应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等一系列关键问题。</p> <p class="ql-block">更令我叹服的是背后严谨至致的教研态度。在交流过程中得知,这么高质量的呈现是培训前的反复修改打磨,它告诉我们,高质量的产出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与反复的淬炼。而所有分享者统一的着装、所有PPT统一的视觉设计,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组织的专业性与团队的高度凝聚力,于无声处传递着一种严谨、规范、专业的学术气质,让整个培训的仪式感和实效性得到了双重提升。</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有幸参与这次培训,是一场“干货”满满、匠心独具的学习体验。它精准地瞄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无论是学段衔接的模糊,还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把握,或是具体课时的设计实施。它通过“专业引领+同伴示范+极致打磨”的模式,真正做到了“落地”,为解决“不会教”的问题提供了清晰可循的路径与范本,极大地提升了培训的实用价值。我想,有效的教研活动大概就是:基于真问题,设计真环节,追求真效果,最终赋能教师真正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