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丁淼</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1534364</p> <p class="ql-block"> 东北明明只有黑吉辽三省,哪来的五省游?这是旅行社为给本次旅游统一冠名,把河北、内蒙两省区加在一起,所以就变成“东北五省游”了。</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火车还没有完全停稳,车厢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所有游客都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行装,准备下车。这时候,列车上的广播响了,一位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回荡在车厢里: “叔叔阿姨们,我们这趟车各人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旅游过程中,你今天睡在什么铺位,往后只要上了这趟列车,那个铺位就是你的。所以,请大家只需携带随身物品,其余的都留在车上,轻装旅游,尽兴地玩”。</p> <p class="ql-block"> 列车抵达山海关火车站,已是上午9点半左右。走出车厢,性急的段锡平立即邀约我们三人在山海关站牌下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向前步行200余米,一阵锣鼓声传入耳中,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当地市民身着礼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拉着横幅在列队欢迎我们。“夕阳红”专列的团友们纷纷驻足拍照,留下这亲切感人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 8月末的山海关,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气不冷不热,舒适宜人。38年前,我也曾经来过北戴河、山海关、老龙头。那时全国性的旅游热还没形成,也没有手机,北戴河一带还原始古朴。倒是山海关、老龙头,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刻痕、征战的硝烟、抗倭的勇烈,给它锻造了一身傲岸的气势和凛凛的风骨。</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地理概念上它是避暑胜地秦皇岛下面的一个区,文化概念上它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地理标志,历史概念上它又不同于嘉峪关、居庸关、娘子关等关隘,它既是与外域沟通的关隘,又是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也是一个民族迁徙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山海关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小池塘和假山雕塑,旁边的小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偶尔还会遇见几位外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才发现花钱的景点是分散的,驰名中外的“老龙头”景区还在六公里以外,需要坐景区的公共汽车或者自驾过去,由于我们团队游不包含此处景点,就只能抱憾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 又穿过一个城墙门洞,终于来到了挂着“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镇东楼,前行百余米,回首西望,才发现镇东楼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 砌在长城上的镇东楼因为关隘而出名,而更加有名的则是两层楼檐下明代书法家萧显苍劲有力的“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清晰。不知有多少人是奔着这五个大字来的,大家纷纷留影拍照,我们自然也不会舍弃这次机会。</p> <p class="ql-block"> 由镇东楼往左行百余米,便是登临长城的斜坡,斜坡铺的是青砖。经历过600余年的风吹雨打和战马的践踏,斜坡已经高低不平,青砖很多已经出现残缺。</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斜坡而上,气喘吁吁,登上城楼,豁然开朗。举目望去,天蓝地绿,景色如画,厚重的古建筑与时尚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目不暇接。远处的海水蔚蓝,近处的田野草木葱绿,眼底下游客川流不息,好一幅当代“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漫步垛口,掠过旌旗,“关内”“关外”一览无遗,行走其中,仿佛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穿行……站在厚厚的古城墙之上,倚靠在潮湿灰暗的墙体,看红日高照,千鸟展翅;观层林尽染,风光无限。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浸润着生命与历史的熔浆,都沐浴着千年的风雨洗礼,透露出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古城光阴流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其实,和平时期古长城上的一个个关隘都是通畅的。内外的居民、官家通过关隘办理通关官牒,互相进出,进行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 至于清中期和晚清的“闯关东”,那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人类大规模的迁徙,或者是关外人口的需要,或者是关内政治斗争的凄惨,或者是投亲靠友的无奈。不管是关里还是关外,能够活下去,或许就是那代人最基本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寄托着明王朝长治久安梦想的山海关,在明清交替之际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被内外忧患严重困扰的晚明王朝,尽管有吴三桂把满清铁骑挡在了山海关之外,却没有能够阻挡住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京城,最终以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标志着一个王朝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 吴三桂为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霸占,“冲冠一怒为红颜”,先降后叛引清兵入关,不仅扫平了李自成的起义军,也灭掉了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朱元璋的子孙们,无法想象铁壁金城山海关在王朝衰亡的过程中居然是这般角色。山海关,让中国历史在这里拐了过弯,也成为吴三桂的耻辱柱。</p> <p class="ql-block"> 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倒是没有放松对山海关的经营,那副佚名的对联,应是清代的产物: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关里关外皆有京城,看来也只有清朝了。问题是,占据中原大地的满清王朝,却把白山黑水作为自家的禁地,不容许汉人等外族进入,客观上给沙俄蚕食东北边疆的领土提供了机会。</p> <p class="ql-block"> 屡遭磨难的山海关,也有高光时刻,它见证过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1945年秋天,八路军、新四军和从各地抽调的干部约有12万人出关,开始经营东北。到1948年冬天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人民解放军入关的部队变成了所向披靡的百万雄师,直接投入了平津战役,最终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海南岛。</p><p class="ql-block"> 三年多的时间,之所以能够聚集起来如此庞大规模的英雄儿女,那全是共产党的英明伟大,通过土改赢得了民心,真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长城在万里长城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其军事防御功能的完备程度、构思之奇妙堪称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山、海、关、城结为一体的自身特点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 长城象征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长城象征着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长城象征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千百年来,长城作为民族精神,早已流淌在世代中国人的血液中,已经化作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图腾,镌刻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