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要认真研究学习内容的习惯。对学习内容要了如指掌,知道让学生学什么。即要明确学习目标。备课时要先问自己:让学生学什么,而不是先看教师用书或其他教师的教案,更不是简单的复制过去的教案。</p><p class="ql-block">2、要认真研究学习方法的习惯。选择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快乐、学得深刻的方法。也就是知道怎样学,这是备学法。只备教法不备学法的教案不是好教案。应该让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听得明白,作业做得正确。</p><p class="ql-block">3、要养成追求高效高质的习惯。重视课前3分钟,留意学生的学生状态,学习准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准备组织教学;重视教学设计,用有效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重视课堂组织,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现走神分心的学生要及时提醒;重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训练学生思维;课堂上留足时间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表达,给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4、要养成每节课都检测的习惯。认真设计好课堂练习,强迫自己保证每节课有10分钟当堂检测。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所取舍,自己才会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否则,永远都是自己讲满40分钟,甚至还不够用。课堂练习可以是判断、选择、填空等;课堂练习的设计既要有正向思维,也要有反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避免单一思维方向的训练。</p><p class="ql-block">5、要养成有效批改作业的习惯。作业全批全改,有错必纠,有纠必批。对纠错的批改,要让学生先说后批,只有学生说得清楚了,才是真正会。要做到作讲评后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学生作业百分之百的做对。</p><p class="ql-block">6、要养成研究考点考法和课标中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习惯。研究往年的试题,看看同一个内容都考了什么,怎样考,思考还可以怎样考,把这些思考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训练学生能力,形成素养。</p><p class="ql-block">7、要养成定期评价反馈的习惯。每月要对学习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的反馈。对评价中做错的题目,要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去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