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从警路上的点灯人

濩泽小警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昵称:濩泽小警</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993735</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们公安队伍中,有一种传承的培养方式叫"师徒结对",有一种承袭的技能接力叫"言传身教"。在我从警之初,就有这样如父如兄亦师亦友的师父,师父以经验搭建长梯,以责任执灯引导,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他不仅是教导我的导师,更是我生活中的依靠和支持,助力我在从警路上稳步成长。每当回忆起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脑海里一帧帧的画面,如同星影投射,在我人生之河的浪头波峰里闪耀着熠熠华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初入警营的第一岗是在刑侦队,在我们基本熟悉了工作情况后,队里就着手安排给我们这批新警分派师父。当时刑侦队里有资历带徒弟的老同志就那么几位,这段时间相处下来相互都认识了,但我们这些“新兵蛋子”还是有些担心分配给自己的师父好不好相处,颇有些忐忑不安,那几天我们在有闲的时间里聊的多是有关师父的话题。这样悬着心几天,终于在一个秋阳明媚的下午,队里开会,宣布了我们各自的师父,结合刑侦体制改革,我们和师傅结对今后就是一个探组。简单的仪式结束后,师父带我来到他的办公室,说:“你们都是警校毕业,科班出身,我是参加工作后半路出家,咱们之间不要说什么师傅徒弟,今后就是相互学习”。当时师父还特别要求:咱们不管别的探组怎么称呼,我年龄也不大,今后咱们兄弟相称,有什么事商量着来。这就是我的师父,他中等个子,面容和善可亲,性格沉稳冷静,为人处世不争名不争利,很少有生气发火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记得刚拜师不久后就遇到一起涉案金额较大的入室盗窃案,当时师父带着我和刑技民警勘查完现场后,我们就分头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当晚,师父和我讲刑技民警这段时间比较忙,顾不上出具这起案件的现场勘查报告,让我来负责完成。我听了心里猛然一咯噔,又暗自庆幸幸好我之前在刑技岗位上干了三个月,而且勘查现场时我也做了记录。接下来的几天,我白天忙着参与案件的走访摸排工作,晚上加紧完善现场勘查报告,对有些吃不准的细节、表述不清的地方多次向参与现勘的刑技民警咨询请教,很快就顺利完成了现场勘查报告。在我将报告交师父审阅时,内心还是有些小小的得意,师父仔细看了一遍后,问我:“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进入现场的?又是如何离开的?犯罪嫌疑人在现场活动的先后顺序是什么?现场遗留有哪些可以认定犯罪的痕迹物证?”,没有意料中的夸赞肯定,反而是一连串的提问,我下意识随口反问:“现场勘查报告不就是为了固定现场情况吗?这些问题抓住犯罪嫌疑人不就全知道了吗?”,师父只是笑了笑,也不在意我的态度问题,和颜悦色的说:“现场勘查在未破案前关键还是要给办案民警提供侦查方向的,现场痕迹物证的固定提取是确保最终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不要等犯罪嫌疑人到案供述,要把案件办成犯罪嫌疑人到案不供述都能判决的铁案,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没有一句重话,我却腾地红了脸,接下来立即根据师父的问题指引,围绕犯罪现场情况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来去路线和现场活动情况,详尽完善了现场勘查报告。几天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师父讲这个案子我全程参与比较熟悉案情,让我来主审,审讯刚开始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僵持了一会,我发现犯罪嫌疑人心念开始动摇,便转头用眼神请示了下坐在身边的师父,师父微微点了点头,我就问了一个现场勘查时发现的只有亲历者才清楚的细节问题,犯罪嫌疑人听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额头直冒汗,迟疑了片刻后开口:“看来你们已经都掌握了,我承认”。原来在我们勘查现场时,发现受害人家中客厅通往两个卧室的房门门锁处都有严重的被撬痕迹,当时我们想,通常家中卧室的门都不会上锁,这家的为什么会被撬?经同受害人了解才得知卧室门普遍都是向里推开的,受害人家中安装的却是向外拉开式的,分析认定是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急于进入卧室行窃,习惯性往里推门推不开情急之下采取破坏手段开门而致。接下来,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作案过程与我在现场勘查报告中分析的高度吻合,但在整理案件材料时,我发现案卷中附有刑技民警出具的现场勘查报告,当时一头雾水百思难解就去问师父,师父却先说:“你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很成功,笔录也做的很扎实,在讯问陷入僵局你能找到突破口,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进出现场和在现场活动的情况等细节问的很全面,今后要继续努力。”,得到了期待的夸奖,我反而稳了下来,没有了沾沾自喜的浮躁,只是一脸的急于求解,师父接着说:“让你来做现场勘查笔录是我特意安排的,只是想让你通过现场勘查情况全面掌握案情,结合案件现场情况研判分析寻找侦破案件的突破口。你要记得办案时侦查与刑技不分家,一名优秀的侦查员如果不去认真的熟悉犯罪现场,如何去开展调查摸排、如何去固定犯罪证据、如何去开展审讯工作?”。师父的话到如今我仍记忆犹新,并且一直是我在不同岗位进行案件侦办、开展调查取证的指导原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同师父在一起工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师父就因岗位变动到一派出所任所长。师父到任后,首先对辖区历年来未结案件进行清理,因案件数量多,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师父请示领导后借调我到所内帮忙,经查阅案卷我发现多数都是前几任所长留下来的疑难复杂案件,记得我当时很是不解,问师父:“都说新官不理旧账,你怎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又是何苦呢?”,师父笑着说:“不要把职责计较的那么清,大家都是为了工作,要相互补台,不能站着看戏,更不能互相拆台。”,我记得师父还说:“咱们干公安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这些未结未破的案件说白了就是咱们公安民警的对人民群众的欠账,这些案件不结不破如何对得起辖区的人民群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师父的安排与指点,加班加点,一起接一起的把积压未结案件逐一结案。期间,我发现师父晚上也经常不回家,而是组织辖区各驻镇单位的人员、车辆在辖区开展夜巡。我问师父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辖区企业多,而且又是地处两县交界处,近期发案有点多,要加强巡查来控制发案。我豪气冲天:“咱们就是干刑侦的,怵啥?发了案咱破案就是了。”师父说:“你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在刑侦队破案受的罪吃得苦你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而且有些案件即使破了,犯罪嫌疑人也抓获了,但是人民群众的损失追不回,对于老百姓来说等于没有破案,还不如加强防范减少发案,避免人民群众财产遭受损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刑侦队到派出所,师父并不计较利害得失,过渡自然适应自如,他说今后的工作理念就要转换为“宁吃防范苦,不受破案罪”了。后来,师父的夜巡队还真是抓了几伙盗窃团伙,而且他在职期间,辖区的发案率在全局排名总是最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工作年限渐长,我也成为了一名老警,也有了自己的徒弟,我也像师父当初带我一样,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做那个默默守护的“点灯人”,坚守自己从警初心,用心点亮新警未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