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璧墓志》,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刻。青石质,高一百零四厘米,宽八十九厘米。系旧碑改作而成,碑阴上截所刻二螭仍在。</p><p class="ql-block">出土时间、地点有二说:一说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出土于山东德州;一说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后者为是。墓志出土后不久归济南金石保存所收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移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至今。</p> <p class="ql-block">《李璧墓志》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魏碑型的特点:内紧外疏、宽博自由、大小参差、欹正相生。从边缘外接形的角度分析,其边缘处笔划起、止点处占位充裕,体现出外围宽博疏朗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李壁墓志》风格雄强茂密,俏劲纵逸,是北魏书法作品中独树一帜的风格体裁。当代古籍版本专家杨震方曾在《碑帖叙录》中评说到:“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兼有《司马景和》之纵逸,可为习北魏楷书者范本。《李壁墓志》是北魏时期魏碑书法的代表之作,但它又兼有经典作品之风与其它作品的特点,融合了多种风格与体裁的一种作品。</p> <p class="ql-block"> 《李壁墓志》也是魏碑书法在用笔上的典型之作,大多以方笔为主,但也有方圆兼备之态,用笔之中既有隶意,也有楷意,可以说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经典作品。它的章法构成多以茂密为主,字内空间看似茂密,但也不乏疏密得当,最明显的就是它的某些笔画用了长撇、长竖等,这样构造是对茂密的破局之笔,形成了章法上的空灵与沉闷,同时,这些笔画并没有破坏字的中宫的稳定性,反而增添了其意态与自然之感。</p> <p class="ql-block">学习书法就要多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更要认真地读帖:一要看字帖的整体风格,看这本字帖与其它同一时期的作品风格是否一致,还有什么区别?二要看结字,尽管《李壁墓志》是北魏时期的作品,但它们也有不同的风格及结字特点,有的烂漫,有的雄强,有的茂密。三要看用笔特点,是方笔多还是圆笔多?是方圆结合还是方圆兼备,做到心中有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