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洪斋僧

石如道

<p class="ql-block"> 斋主,又叫施主、檀那、檀越等。小说《西游记》中有很多斋主,上至国王中至贵富下至平穷,都可以当斋主,唐僧师徒也不会有意挑选,随缘即受。</p><p class="ql-block"> 众多斋主中有一位最特别:姓寇名洪字大宽,六十四岁,铜台府地灵县人,人称寇员外。员外者大富户也,寇员外是小说中唯一的员外,富可敌国。寇府斋宴惹“八戒留心”,老猪说“离了寇家,再没这好丰盛的东西了”,寇府之富,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不同于寻常斋主,寇洪府前立有“万僧不阻”牌,二十四年来专门斋僧。为何如此?书中寇洪明言“自四十岁上,许斋万僧,才做圆满”。灭法国主许愿杀万僧,因僧谤了他。寇洪许斋万僧,为何?</p><p class="ql-block"> 寇洪有寇梁、寇栋两个儿子,唐僧见之是“少年秀才”,寇员外也说“读书方回”,这时老寇已六十四,而小寇不会超过十六。那老寇四十岁时还没有儿子,生儿子就是老寇余生第一等大事!所以“许斋万僧”乃为求子也,斋僧多年后才生了儿子,这跟陈澄兄弟求子生一秤金和陈关保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老寇有善心讲诚信,生了两个儿子也没断供,继续斋僧大业,以求圆满,终于盼来了唐僧。斋一次易,斋二十四年难,一万名僧人,花多少钱费多少力?斋僧圆满给老寇带来什么?结果:还阳并延寿一纪。</p><p class="ql-block"> 只看结果,未免浅见短视。</p><p class="ql-block"> 若没这一纪,寇府就一个昏老妈子两个无知小儿,失财败家,剩下的家业还能守得住吗?而有这一纪,老寇就能养儿子成家立业,寇家就能正常衍续。况且得悟空援手使其还阳延寿,这是家有神僧护佑啊,又趁机筵宴结交官府,这种局面不兴旺都难啊。</p><p class="ql-block"> 原著中孙大圣到地府取老寇的魂儿,阎王和地藏对他说了两段话。阎王说“寇洪善士,也不曾有鬼使勾他,他自家到此,遇着地藏王的金衣童子,他引见地藏也。”地藏道:“寇洪阳寿,止该卦数。不染床席,弃世而去。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教他跟大圣去。”</p><p class="ql-block"> 上述可知:寇洪还阳延寿纯属意外!说是斋僧圆满的结果,不准确不深刻。大圣来地府索魂目的只是让老寇去阳间对证,阎王没想到大圣来,地藏没想到大圣来,大圣也没想到地藏这么给面子,老寇想不想没啥作用。大圣不来,一切玩完。大圣为什么来索魂?这是关键。斋僧能使孙猴下地狱为之索魂吗?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孙猴之所以这么干,因为唐僧师徒陷入了老寇失财失命重大冤案,为辨明冤情,孙猴才这么干的。谁制造了这个冤案?先是有贼寇打家劫舍事发,后有老寇的老婆和俩儿子的告发。想一想,没有这个冤案恰到好处的发生,唐僧师徒能返回寇府吗?孙猴还会下地府吗?可以这么讲:冤案是老寇还阳延寿的直接推手!</p><p class="ql-block"> 地藏所说的“善缘”,正是寇洪斋僧圆满的结果,自具善缘,一切意外或灾祸终归化作善果!一切偶然均指向一个必然,这就是佛门所谓的缘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