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村

邮坛行者

<p class="ql-block">  在阿尔泰山的南麓部中国境内,分布着阿勒泰,布尔津等城市,更有以“水怪”藏身闻名世界的喀纳斯湖。禾木村就是探看喀纳斯湖的必经之地,这里离喀纳斯还有八百米山路,是所有公交和机动车进山的终点站。</p> <p class="ql-block">  禾木村是图瓦族居住的封闭的林中村落,民国时期,尚有百十户人家,图瓦人靠山吃山,他们以山林中的飞禽走兽和禾木河里的冰水鱼为守猎对象,在山谷中种植少量玉米等粗粮,维持生计,与乌鲁木齐这些喧嚣的大城市隔绝。</p><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图瓦人已全部迁出禾木,这里的居民,是因喀纳斯湖旅游开发的发展需要,留居下来的新禾木人,他们已不是故土概念的图瓦人。</p> <p class="ql-block">  禾木村成为新疆的著名景点,除喀纳斯湖的名声带响了她的名气外,自身三大特色的存在,也是游客喜欢来打卡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大三角木屋是图瓦人居住室的特有房型,此房屋构建,以人字型两大对称斜坡屋顶,直落地面固定。户外再作围栏院子,形成独户生活区域。屋顶的主樑离地面大约十米,屋内再作楼层分隔。全屋全实木,桌椅板凳,瓢盆容器等,也基本都是木制。据说,这种木屋隔然性能好,冬暖夏凉。人字型的二大斜坡屋顶,冬季可避免被冰雪厚积而压塌。开春后雪融水淌,除湿迅速。利用冰雪做生活水源,收集起来也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  禾木河是一条从山谷中穿林而出的浅水湖道,清澈见底。全长69公里。水源来自于友谊峰的雪水。喀纳斯河在此与禾木河会合的地方,改称布尔津河,到贾登峪又注入额尔齐斯河,向北流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以鄂毕河之名,流向北冰详。在禾木村,河道里有两个尖头船型的水泥校墩,承義起跨河150米长的木质桥身,桥是木制结构的板校,有护栏,功能仅作村民和牲畜过往之用,禁通机动车。桥下河岸,有一侧因河道拐弯,形成了卵石河滩,旅客喜欢在此赤脚下水,河水因陡下而翻腾,吼声深沉地穿桥而过,轻盈地奔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额尔齐斯河的傍晚)</p> <p class="ql-block"> (禾木桥)</p> <p class="ql-block">  图瓦人和哈萨克斯族人,都有投食喂鹰的习惯,他们把山鹰当作山神的使者,十分崇敬。傍晚时分,我看见到十多只山鹰盘旋在高空。蓝天下,一位牧民模样的人,左手托着穿羊肉块的瓷罐,右手拿着一块一寸见方的羊肉,嘴里唸着什么话,像是向着天空呼叫什么口令似的,那天空盘旋着飞的猎鹰,盘旋着降低了飞行高度,呈螺旋式在牧人头上30米左石的空中转着圈,只见牧人使劲地向空中抛出了一粒羊肉块,一只猎鹰迅速飞下来,张嘴接住了飙升飞向了天空。</p> <p class="ql-block">  如此反复,半小时光景。喂鹰的牧人放下了空空的瓷罐,随后放开双手,展开双臂,手心向上。口中高调门“啊吼”,“啊吼”地使劲向天空呼喊,大概是几声对猎鹰的口哨令。众鹰似乎听懂了这是“!肉分完了”的意思,从天空中飞散开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变得象蜻蜓一样渺小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看着蓝天白云下,这些猎鹰自由翱翔的样子,想到一位游客的话,"这真是个神仙都眷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 注,有的图影选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