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中和大学(上)

《邮电巴蜀曲》

<p class="ql-block">1944年8月,17岁的李方明,因当时武胜县没有高级中学校,到重庆江北任家花园,就读北京私立志成中学四川分校。</p><p class="ql-block">北京私立志成中学,是1923年4月,初创于机织卫胡同3号。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9位毕业生联合发起创办,李大钊、邓萃英、张伯苓等15位教育名流,担任建校董事,校训“诚真勇毅勤美严实”。后搬北京宣武门外,西南储库营胡同甲5号四川会馆处,又搬到内城的小口袋胡同9号,京师农会所蚕业讲习所。</p><p class="ql-block">校园内图书馆,阅览室,教室,音乐教室,礼堂,博物标本室,理化仪器室,操场等比较完善,校园环境比较美丽,是比较正规的高级中学校。</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北京沦陷。“不做亡国奴”、“到大后方去”部分师生来到重庆,创办了志成中学四川分校。先在江津县杜市场汉兴社,又转到巴县鱼洞溪中道堂,最后在重庆市江北任家花园。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核心。</p><p class="ql-block">李方明在志成中学读书,严格认真按校训执行,虽然身体还是有点瘦小,但在全面发展了!各科成绩都是中上,其数学单科更是顶尖。</p><p class="ql-block">一次数学考试,他卷面题目全部都对,老师判了他97分。他找老师理论?老师说:“你后面的同学看了你的考试卷,你没阻止,扣你3分”。那位同学也全对判了3分,也找老师理论?老师说:“你看了李方明的考试卷子,辛苦了,给你3分”。这事成了班上的笑谈!</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天,重庆沸腾了!14年呀!当时李方明4岁,抗日战争开始,懂事最先就感受日本的飞机炸我们!李方明与所有同学,所有老师,见到的人都互相拥抱!泪水长淌!</p><p class="ql-block">晚上,老师同学们过江到城中心去游行,边走边高唱《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毕业歌》、《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平时不怎么敢在大庭广众下出人头地的李方明,高举着横幅走在了游行队伍的最前头!</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20岁的李方明,在志成高级中学以优秀成绩毕业,还考上了国立重庆大学数学系。</p><p class="ql-block">自然,父母亲在武胜中心镇无逸街田家堰家里,摆了十多桌武胜比较上档的“十大碗”,又加了烧腊,桌子上上粬酒,还加上醪糟伏汁酒,请亲戚朋友庆祝。同样不善言辞的父亲,只是笑脸相迎,不断笑着听着。</p><p class="ql-block">大伯全家到齐了,叔叔全家到齐了,更多的亲戚朋友到了。过继他的“父母亲”与大姐姐夫、二姐姐夫、三姐都到了,只有三姐夫迟迟没到。</p><p class="ql-block">三姐夫在武胜国民党县党部就职,又是国立四川大学法科系毕业,平时走路都带风,混得比较好!大家喝着荆芥、藿香、菊花茶等,男人们抽着水烟或叶子烟,还买了洋盘的纸烟,喝着抽着,说着话儿,等着三姐夫。</p><p class="ql-block">终于,三姐夫到了,上菜敬酒,大家吃着菜,喝着酒,抽着烟,说着话。</p><p class="ql-block">三姐夫说话很少,酒过半巡,话说大半时,三姐夫小声说了一句:“考数学系不算啥,考电机系才算真本事”。这话,像一声惊雷,使这场升学宴好像被暴风雨击来一样,大家都不说话了,吃了慢慢走了!</p><p class="ql-block">李方明静静地给父母说:“我不读数学系,我明年考电机系”。</p><p class="ql-block">三姐夫这静静的话,引起了很大风波!三姐夫平时就看不起李方明。首先,身体瘦小,不善言辞;其次,过继了又没去老丈人家生活,心里不爽;关键,见多识广,知道国立重庆大学电机系是中国最牛的专业。随口一说,将心底的许多话溜出来了!</p><p class="ql-block">父母亲也难了。考个数学系,是出生以来,一把尿一把屎地养出来。小时候经常生病,找了好多偏方,守了好多个日月……还有,从幼稚园、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都是要钱才行呢?才辛苦地考了个国立重庆大学数学系,你还不去!</p><p class="ql-block">父亲没有了主意,不知该怎么办?母亲从钱的角度算,还要支付好多费用哦?明年考不考得起又是问题?</p><p class="ql-block">李方明坚定地说:“我在家自修,明年考电机系,明年考不起后年考”。</p><p class="ql-block">母亲虽然是家里的主心骨,知道二娃子性格倔犟,莫得办法,只有听他的。</p><p class="ql-block">李方明不去国立重庆大学数学系,明年再考电机系的事,传到了志成中学校里,校长吴鑑说:“重庆大学数学系还是可以的,蜚声世界数学之林的数学泰斗何鲁及以柯氏定理闻名于世的柯召,就是代表。当然,最热门的电机系,是中国最火的工科专业,也是世界的前沿,它仅有的水利和通讯两个专业,在中国大学无人能敌!让他自己决定吧。在家自修,如果有弄不懂的,他家与学校不远,老师们尽量帮助帮助!祝他好运!”</p><p class="ql-block">李方明在努力自修,父母亲也搞了个家里的大动作。</p><p class="ql-block">当时,时局不稳,物价飞涨,收入难定。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后面还有两个小孩子,也要读书了,要有经济的支撑,必须要有钱!而市面上田地大量降价。</p><p class="ql-block">从没有土地及其它更多财产、仅父亲薪资谋生的情况下,平时几乎难买猪肉吃,猪肉长蛆蛆都要吃的妈妈,煮饭一杯米要加根手指的妈妈,下挂面都抽回几根的妈妈,提议购土地。将多年的积蓄集中,在老家狗儿沟边及坡上,购了13亩田和14亩地。想到以后读书要钱就靠这27亩田地出租,用租金支持。</p><p class="ql-block">李方明的大哥李方琼,“中国空军幼校”毕业后,分到成都沙河堡的国民党空军机构,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当时铝等轻金属无法搞到,他们厂用竹子和胶水沾接,制造的一架研轰三式轰炸机,在成都太平寺机场试飞成功,但没有再生产。还生产了竹子的30架教练机和30架滑翔机,但总体效果不好。又忙又累,又苦又没有前途。在妈妈生病之机,大哥借故就回老家狗儿沟了,父母马上让他结婚。也去志成中学读高中。</p><p class="ql-block">1948年秋,21岁的李方明考上了国立重庆大学电机系。</p><p class="ql-block">重庆大学,1929年10月12日开办,原校址在菜园坝,校长是刘湘,当时只有预科。</p><p class="ql-block">1933年迁入距市区十多公里的嘉陵江边,叫沙坪坝的新校区,900多亩土地。增设农学院,完成了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的“三院布局”。</p><p class="ql-block">1935年,获省立更名“四川省立重庆大学”,增加了工学院。</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重庆是陪都,国立中央大学由南京迁重庆,借重庆大学校舍办学。</p><p class="ql-block">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是文、理、工、商、法、医俱全的综合性大学。</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间,有16所高校及许多高中,挤近沙坪坝附近,北京私立志成中学就在嘉陵江对岸。</p><p class="ql-block">郭沫若、徐悲鸿、丰子恺、傅抱石、巴金、冰心、何鲁、柯召、马寅初、胡庶华、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张圣装、丁光海、冯简、吴宓、吴冠中、唐璞……许多名人、专家、学者、教授等齐聚这里,成为中国的文化、科技、教育之都!</p><p class="ql-block">国立重庆大学聚集了和达到了她当时极高的高峰!</p><p class="ql-block">国立重庆大学的校训是:“耐劳苦、尚俭补、勤学业、爱国家”!有点巴蜀味不?</p><p class="ql-block">当时,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国专业数最多、师资最强,学生3000多人,是中国第一大学的话,国立重庆大学也是专业数相近,师资相近,学生3000多人的中国第二大学。</p><p class="ql-block">李方明他们电机系,当年班上招了42名同学,每7人分成一个小班,住在同一间寝室。李方明这个小班有隆建义、刘洋生、金同学、孙同学、米同学、铁同学。</p><p class="ql-block">上课,自习,锻炼,外出几乎都是7人同行,胸口戴着蓝色三角形的“重庆大学”校徽,英俊潇洒的7个帅哥,在牛角沱,在磁器口,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在校园内有女生们看到他们,问:“小娃,那个系的”?答:“电机系”。“大哥!大哥!”</p><p class="ql-block">他们7人在星期天,也走10多公里,到重庆市里去转一圈。李方明在重庆江北读的高中,高中几乎没进朝天门等城里去过,只是回老家武胜时,坐船在船头,看到了嘉陵江碧水河畔美丽的山城。他们7人还经常凑钱打馆子,喝沱茶,谈人生,想未来!</p><p class="ql-block">刘洋生同学是东北沈阳人,他父亲好像任过张作霖的秘书,好像还任过东北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家里住在重庆市里。在重庆附近有一家小型的军工厂和一家生产机械的厂,还在经商,收入比另6个同学家相比都高。他父母请6个同学到重庆家里玩,父母亲给7个同学们说,努力学习最关键!你们的专业很好,中国急须水利和通讯的人才呀!以后出国读书,也要看成绩与专业,好好读书!</p><p class="ql-block">刘洋生家里,东北菜和川菜厨子各有一个,当天同学们吃了东北菜品的锅包肉、血肠、地三鲜、东北大拉皮、酱大棒骨、酸菜炖肉、凉皮等菜,喝了点红葡萄酒。品味了东北黑士地孕育的“平民盛宴”,丰饶的物产为基础、融民族智慧与外来文化、豪迈的锅气诠释寒地敬意。</p><p class="ql-block">刘洋生爸爸说:“我们家很快要回到沈阳老家去了,下周星期天,叫川菜厨子给你们做一桌川菜,让你们感悟一下中国吃文化的美!热爱国家,从胃开始!”</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星期天,刘爸爸请同学们又到刘洋生家里,由川菜厨子做了一桌上档的川菜席。有油炸花生米、夫妻废片、凉拌耳子、川北凉粉4盘冷菜。有麻婆豆腐、水煮鱼、回锅肉、辣子鸡、鱼香茄子、馋嘴鳝鱼、泡椒腰花、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毛血旺等10盆特色热菜。有泸州黄粑、糖油果子、叶儿粑、红油抄手等4种小吃。有一个人一小盅的菌汤。每位桌上有镶金边的,夹江产茶船、茶杯、茶盖组合的“三件套”细白瓷器茶具,泡的蒙顶山的黄芽茶,香味四溢。刘爸爸还说:“你们是男人了,要喝白酒,今天喝泸州老窖”。同学们们也第一次喝了点白酒,好辣哦!</p><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7位同学学习上更是你追我赶,精心上进。刘洋生背英文单词才狠,背熟了一页《英语词典》的单词,撕一页,整个词典撕得差不多了。隆建义的《高等数学》在电机系大班最强,李方明都赶不上。金同学的水利方面的课程,电机系大班第一。孙同学、米同学在通讯方面考试,大班第一和第二。铁同学在全校运会田径100米比赛全校冠军!李方明不得不以小班同学为榜样,尽快追赶。</p><p class="ql-block">(欢迎您看第二章高中和大学(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