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星堆是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青铜时代古蜀文明遗址,距今约3000-5000年,是长江上游文明的核心代表,与黄河流域文明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p> <p class="ql-block">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标志性文物之一,被誉为“世界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集中体现了古蜀文明的巅峰技艺与精神信仰。人像呈站立姿势,双手呈虚握状,抬至胸前,仿佛正握持着某种法器(如琮、璧或权杖,器物已遗失),神情肃穆,充满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展馆中,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文物:形似“方向盘”的青铜太阳形器,闪耀着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青铜神兽。</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的神秘之处还在于它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古蜀国为何突然消失?这些精美的文物是如何铸造的?复杂的祭祀活动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谜团,让三星堆充满了吸引力,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去追寻历史的真相。</p> <p class="ql-block"> 金鸟形饰。</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头像采用范铸法等先进工艺,能够将复杂的面部造型和装饰细节精致地呈现出来。一些头像的发笄采用补铸法铸造,与头像主体结合紧密,体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 青铜尊。</p> <p class="ql-block"> 青铜纵目面具 :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是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的面具之一。其双眼瞳孔呈柱状突出,最长可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伸展,两耳间距达138厘米,整体造型极为夸张,具有神秘、庄严的视觉感受。根据《华阳国志》中“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的记载,有专家认为该面具可能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鸟形饰。</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发掘出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 一号青铜神树: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的1号青铜树是镇馆之宝 。1号青铜树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经修复后通高3.96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它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运用了套铸、铆铸、嵌铸、铸接等当时最为先进的工艺,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 。其造型独特,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被认为可能是《山海经》里面的扶桑、建木或者若木,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 。2002年,1号青铜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p> <p class="ql-block"> 馆内游客。</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头像造型独特,有平头顶和圆头顶之分,发型丰富,包括笄发、辫发、盘发和立发等。</p> <p class="ql-block">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铸造工艺精湛,两个铜框应是分别一次性浑铸而成,铜板主体与龙头可能为榫式焊接,两个铜框四角伸出长条插入龙头后再用铜液焊接。网格形弧状铜板外部为花边,内部十字交错,类似竹编工艺,具有自然美感。</p><p class="ql-block"> 文物价值:此器物是独一件,在全国其他地方从未出土过类似物品,是古蜀国的王室重器,可能与祭祀有关,在三星堆人的精神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骑兽顶尊人像。</p> <p class="ql-block"> 玉璋在古代中国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等。三星堆玉璋出土于祭祀坑中,表明它是古蜀人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工具,用于沟通人神,祈求神灵庇佑。</p> <p class="ql-block"> 实证了约3000年前古蜀国的存在,证明长江上游地区在夏商时期已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打破了“中原中心论”,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认知空白。</p> <p class="ql-block"> 青铜兽首冠人像。</p> <p class="ql-block"> 金面罩。</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与中原文明迥异却同样辉煌的古蜀文明。</p> <p class="ql-block"> 青铜顶尊跪坐人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蛇。</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古蜀王国,与三千年前的文明进行了一场无声却震撼的对话。那些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彻底颠覆了我对古代文明的固有认知,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神坛反映了三星堆人完整的世界观和宗教祭祀活动场面,表明三星堆时期已有“天、地、人”三界概念,也表现出“神庙”这一祭祀场所在整个祭祀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研究古蜀文明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青铜尊。</p> <p class="ql-block"> 馆内采用了螺旋楼梯,它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连接不同楼层,具有节省空间、造型美观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 青铜神坛残件。</p> <p class="ql-block"> 这些青铜人头像可能与古蜀人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是古蜀人精神信仰和社会等级秩序的物质体现,反映出当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结构。</p> <p class="ql-block"> 青铜罍。</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真是: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 鸟足神像。</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三星堆博物馆已对外开放,系统展示出土文物,成为了解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青铜纵目面具。</p> <p class="ql-block"> 整个青铜神坛结构复杂,大量采用铸接技术,将预先单铸成型的小部件通过精准定位、拼装和嵌套,形成结构稳定、造型繁复的大型青铜器,展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 摇钱树是汉代的墓葬随葬品,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长生不老、荣华富贵的思想,希望通过摇钱树到达理想国度,得到西王母的庇佑,使灵魂不灭,实现长生。全高约1.69米,有六层树枝,每层树枝上有4个叶片,每片叶片上有8枚铜钱,整棵树共有304枚铜钱。</p> <p class="ql-block"> 这些头像采用范铸法等先进工艺,能够将复杂的面部造型和装饰细节精致地呈现出来。一些头像的发笄采用补铸法铸造,与头像主体结合紧密,体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 青铜虎形兽。</p> <p class="ql-block"> 实证了约3000年前古蜀国的存在,证明长江上游地区在夏商时期已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打破了“中原中心论”,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认知空白。</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铜尊分圆尊和方尊两种形制,以圆尊数量最多,且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青铜虎头龙身像。</p> <p class="ql-block"> 当我走出三星堆博物馆时,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三星堆不仅是古蜀文明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力,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场跨越三千年的文明之旅,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对历史充满了敬畏与好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