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翻版

野雪

<p class="ql-block">美国英文版。</p> <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翻版</p><p class="ql-block">2009年6月13日11:00艺术家野雪在位于北京通州宋庄镇小堡南街工作室接受了《三十年 — 兰州当代艺术邀请展》组委会董天坛先生的采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野:对不起,您好,很多事情都堆到一块了,星期六、星期天我是比较复杂,老是接待很多客人,星期六、星期天我一般都不画画,做些日常生活的事情,接待接待客人,也访问访问朋友。</p><p class="ql-block">董:你怎么看待一个艺术家,在这么一个宽泛的领域里面创作,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个艺术家我的风格怎么形成?我给别人传输我的风格后,有没有想过最终我要形成我的风格,野雪的风格?</p><p class="ql-block">野:首先,有时候我觉得我不在搞什么艺术,因为艺术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概念。我觉得是一种生活,我选择的是我认为的生活,没有选择什么艺术。第二,艺术家的风格是什么?是永远都模仿自己吗?不是的。工人根据一个模子不断的制造相同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不是这样的,他的真正的风格是精神性的风格,不是一个图像的重复。现在我们在讲图像,没有讲艺术。艺术是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历史性的直觉感受和人文判断。所以,他是超时代、超空间的一种思想流变。佛教中有一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固定的风格,就是艺术家创造力的衰亡。</p><p class="ql-block">董:无常</p><p class="ql-block">野:对,无常。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可想,我们要固定一个东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痛苦的代价,就是名利把一个鲜活的艺术家变为一个劳作的工人。之所以我们谈到一个艺术家,应该是有别于车间工人的做法。所以说呢,我是一个反对世俗化风格学意义的人。我说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是精神性的,就是艺术精神的意志力,这是它的风格,不是图像学意义的风格。你看这是我的作品(手指他纸本水墨画),有收藏我作品的欧洲收藏家和我讨论艺术,我说,你看我这里也有罗汉,也有黄河,也有城市,他说,都是一样的,一看就是你的风格。真正的收藏家他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气质,是被艺术气质所感染,不是刹那的视觉愉悦。图像有时候解决的是一个眼睛的问题。其实就像我写过的一个文章,就是艺术中的直觉思维。我举一个例子,世尊于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的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在法会上拿了一个花,不说一句话,这是什么?现象上看,它就是一个花,但是所有他的弟子,几千大弟子没有一个人理解这个花,只有一个人,迦叶尊者感受到了,那么,他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他只是微微一笑,禅宗公案就是这么开始的。释迦牟尼佛就把禅宗最秘密的法要传给了迦叶。那现在有个问题:迦叶笑什么?我比喻的那个花就是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就应该是释迦牟尼佛,那么观赏花的人是谁呢,就是观看艺术品的人,就是那五千大弟子,但是有几个人同样感受到了无法可说的密意呢?</p><p class="ql-block">董:能会意呢?</p><p class="ql-block">野:就是啊。</p><p class="ql-block">董:你讲两个意之间的会,而不是言说。</p><p class="ql-block">野:对。我们现在因为我们的教育问题,情节性的、歌功颂德的图像教育,喜欢在画面上找一些情节性的故事,还是图像学的意思。他们没有真正融入到事物的本来面目里去。有人说我的《秦俑》系列作品是具象绘画,那是错的,那可能是最抽象的,是我把更抽象的东西符号化了,比如中国人两干年前的特征,那是兵马俑非常有特点的形象,很民族的特征形象,表象的面部特征就可以感知到那个暴政时代生命的意义,被凝固的,高度概括的奴役形象超时空的和当代城市具有特点的井盖抽象的图案相结合形成平面艺术的平行叙说,它是超离图像学的。我去过很多次兵马俑坑,我研究兵马俑是超离图像学意义的,而我们很多人看兵马俑看的是一个军人,两千两百年以前的一个军人故事,其实是超离这个东西的,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超离的东西。所以,我不认为现象上的一个东西就代表风格。你看为什么我们现在经常谈到毕加索这个人,他的绘画形式变化很多,其实内在的气质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董:是流动着的。</p><p class="ql-block">野:对,其实这是符合一个艺术家的本来面目。为什么有的艺术家批评中国画死掉了,是因为中国画家没有离开,完全没有离开他的老师,就是我们说的蓝本。我们的山水画家一拿起笔来就在想他的老师的一招一式,什么笔啊,墨啊都在模仿着。写书法的人拿起来笔也是哪一招一式,都是在延续老师的路子。所以他的艺术创造性死掉了。我们叫禅画或者禅书,其实质意义就是他改变了那个轨迹,不是沿着这个轨迹走,是从心里流露。</p><p class="ql-block">那我的绘画的重要性就在于打破所有一切的框框。你看我的水墨画里也有西方的材料,一会儿你到我的油画画室看我的油画里面又有中国画的韵味,和中国人的文化气息。我只是在找这个民族文化深层韵味。所以你不能说它是水墨画,或者油画。你看我的水墨画里有西方的油彩,像金的是油彩的,我利用它的材料。比如,我到任何地方,我到国外也是这样的,喜欢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市场,到那边干什么,喜欢感受他们不同文化气息,看看他们生活中能引起我原始回忆的某种东西。我不喜欢到豪华的宫殿,都是造作,没有意思。我到美国去,就住到普通人的地方,都是南美洲人、亚洲人住的地方,美国的东部那个皇后区,我住哪个地方可以直接感受移民人特别的生活。我到日本去,到日本的纸店,去看他们的纸和传统手工的东西。前两天到丽江,买白族人、纳西族人的糊窗纸,我的很多画都是陕北的糊窗纸画的。像这个都是捡来的纸,其实从普通生活中体会的东西,那才可能给你带来真正的艺术感受。所以,我把艺术理解成一种生活。你看我在《游于艺》上的文章,我完全打破了那个所谓艺术的某种威权标准。你看我邀请的艺术家也是特别的,你看社元,他水墨画画的行为和形式多元化了。你说艺术是什么,它就是透过形式来用心去体会的精神实体。他画山水画没有意思了,就把这些纸揉搓成一些软造型,他都是不经意完成的。他没有把它理解成所谓艺术的,他完全超越图像学意义的。我们把它理解成软雕塑,不过是他的生活情趣。张学智更有意思,他把水龙头作为绘画工具。他先在画布上用快干颜料做完,然后,再用乳胶滴撒随意的造型,趁它没干,再喷需要的颜色,用水龙头的冲力把没干的乳胶冲洗掉,他改变了固守的对艺术的标准,是很浪慢又很幽默的,那么自然,那么生活化感受,他在游戏中完善他的理想。包括高波的东西,都是用酱油啊、动物的血啊,他弄在盘子上,他不图解,形成自己的一个特别的感觉,都来源于生活的启发,透过艺术同样启发着人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董:你刚才谈到一个当代的这么一个问题,我就想正好因为我们这次展览是当代艺术30年,在兰州这样一个地方,实际上大家在梳理一段历史,是吧。可能大家截取的一个片段是一个80年代八五艺术思潮演变到今天的这么一个过程里面去关注当代艺术。因为你刚才谈到当代艺术,正好就说,我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理解当代性?当代艺术今天是万花筒,那你理解的当代艺术,是一个什么概念?</p><p class="ql-block">野:现在有一些猖狂的年轻人看了我的作品后说:你的作品不是当代艺术。我说你懂当代吗?你们那些大头娃娃、卡通式的彩色图像就是当代艺术吗?以你们如此简单的理解当代艺术的话,我们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当代艺术的实践了。八十年代我们就在陶窑那边烧那种非常狂妄的东西,我就搞行为艺术,我就化妆了脸在裸体上缠着大麻布做着《裹尸布》的行为艺术。你们搞什么当代啊?所以,当代在中国艺术范围是时间的一个定格,没有特别的艺术意义。现在我们把当代艺术理解成画卡通娃娃、屠杀、丑化领袖、政治谩骂、亵渎神圣?我们中国的所谓的当代艺术,不过是名利膨胀的谎言而已。他们完全盗取了西方现代艺术史,全是模仿西方现代艺术史,所以你把那个兰州现代艺术三十年回顾展,命名为当代,我觉得很荒诞,不是当代艺术,哪有兰州当代艺术的30年呢?八五思潮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萌芽阶段,现代艺术在中国土地上的开始,不能叫做当代艺术,你们所说的当代艺术,是套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颓废心理。</p><p class="ql-block">董:因为当时是在整个八五艺术思潮前后发生的,并且促成和形成了中国的85美术思潮。</p><p class="ql-block">野:我要告诉你,八五思潮我们重来都没有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和意识。那个时候所有的艺术活动都命名为“美术”,艺术这个词都很少叙述。中国最早颠覆意识形态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展览都是以“星星美展”而叙述的,我们对于“艺术”这样的概念性词句都很陌生。</p><p class="ql-block">董:因为这里面是这样的,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过度里边,这样一个中间形成的,事实上我就刚才问的一个问题是,现代艺术精神是背叛、反叛和否定,事实上在我理解的现代艺术里面,它秉承了现代艺术的否定和判断、反思,它还是建立在人文立场的,如果这个没有了,我觉得现代和当代之间的这个就断裂了。</p><p class="ql-block">野:我觉得当代艺术没有人文反思,现代艺术你认为是破坏,其实现代艺术它是一种疑问,真正破坏的是当代,当代艺术是一种破坏,是人性颓废的表征。现代艺术是一种疑问,八九年的那个现代艺术大展,怎么没有说是当代艺术大展。其实现代艺术是一种疑问,是一种探路。当代艺术有一点对人类所有道德标准的否定和颠覆。所谓当代艺术家们打着艺术的旗号,用平庸思想和无知,试图摧毁人性的尊严。</p><p class="ql-block">董:我尊重你的观点,你先说。</p><p class="ql-block">野;你看看我们所谓的当代艺术,再和我们所谓的现代艺术可以做一个比较,那就很明显,它也是把西方几十年的一个东西拿到中国,跟它也是差不多,照抄了一遍,你看看,现代艺术家,王广义、方力均等等一些人,你可以翻开西方现代艺术史,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模仿对象是谁,真的。当代艺术包括现在出去的当代艺术家真的是对人性道德和所有政治、社会、环境的一种挑衅,是一种颠覆。那是当代艺术的问题 现代艺术没有达到颠覆的程度,他们是有疑问,他们迷惑,他们还有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特别是中国的现代艺术是这样的。所以说呢,就像兰州的现代艺术家梁宗梦、杨树峰、曹勇、高海军、刘小棣你看不到他们的破坏,反而是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很疑问,也很迷惑,因为受西方的非理性思潮的影响。我们八五、八六年,拼命在读哲学书,读文学书都是西方的非理性哲学,我们那个时候曾经高举起拳头反对所有传统,特别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后来,我问自己你了解传统吗?八九年是对我们八五思潮有行动的这些艺术家的一个反思。八九年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革命,完全是对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反思。我八九年开始认识佛教,又在特殊时期的外环境的影响,八九年对于整个国人思想意识的大改观。现在翻开看看我们那个时候的言论和绘画及行为都是激情的。那么我们所谓的当代艺术,又是什么呢?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现代艺术是一次反思,是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那麽当代艺术是什么呢?是彻底否定。对人性的一种极端否定,是颠覆,甚至是玷污,对人这样一个动物的玷污,对整个自然的彻底玷污,那你们说他是什么?现代和当代它是怎么样的区分?所以,我觉得,你们对这次展览叫《兰州当代艺术30年》的提法有点荒诞。</p><p class="ql-block">董:应该是时间限定。</p><p class="ql-block">野:对了,我同意你这个观点。</p> <p class="ql-block">董:八九以前艺术概念里,就是现代艺术。</p><p class="ql-block">野: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提法,是两千年以后的事,中国人怎么评价当代呢?你怎么评价此时代的一个山水画呢?在画山水画中怎么评价所谓的当代呢?你如何评价我的水墨作品呢?</p><p class="ql-block">董:它是西方现代艺术到70年代末以后,和80年代形成的一种章法,它翻过去了,翻到了90年代。</p><p class="ql-block">野:我们所谓的当代艺术它的标准是什么?西方现代艺术的鼻祖人物是谁?就是德拉克罗瓦。德拉克罗瓦的开始是西方那个时代的一些艺术家了解东方文化的开始。德拉克罗瓦去了一趟阿拉伯旅行回去画了一大堆画,和安格尔产生分歧,那德拉克罗瓦的开始,完全是到了亚洲地区回去以后改变的,他就是现代艺术的鼻祖啊。那你再看看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一大批人,哪一个没有受禅宗文化的影响。我的外国朋友们说,我们早就了解孔子,五六十年代读佛经,都是英文版的、德文版的、俄文版的,读禅宗,了解了中国的很多文化。他们比我们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这几代人了解中国真正的文化是八十年代以后,太悲哀了啊!</p><p class="ql-block">董:西方对东方的认知实际上是在印象派期间开始的。</p><p class="ql-block">野:其实这个问题可能我的看法和别人不同。我们这次的展览,没有主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么大型的一个展览没有主题。随意性太强。</p><p class="ql-block">董:是有主题,我们这个主题当时提了一个叫东邪西毒。</p><p class="ql-block">野:我跟你说,作品当代不当代这主题够当代的了,它是个时尚的名词,很多人在追踪时尚,你的当代精神是什麼?在北京很多展览用这个主题,还是没有主题,没有个性的主题,你怎么样体现兰州的当代艺术的精神呢?</p><p class="ql-block">董:主题还在斟酌。</p><p class="ql-block">野:我认为你们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否则这个展览的失败性就在于你没有主题。你把大家张罗起来,散乱安置一些作品,就告诉人们这就是当代艺术。</p><p class="ql-block">董:其实我们今天来是不谈展览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野:但是我是提的一个建议,希望你能认真考虑。</p><p class="ql-block">董:因为我们这个展览也不是我策划的,但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呢,所谓的主题是取决于你的视点,我觉得一个人看待世界呢,我基本上可以总结成三种视点,一种是仰视,一种是平视,一种是俯视。其实对于当代的这么一个文化,我觉得如果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人类视点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俯视,它俯视就带有批判性和否定性,而不是说我们完全的张开怀抱把所有的垃圾和精品拥抱在一起就是当代,我认为当代不是万花简,当代是建立在一个更高的人文立场上或者是站在人文终极立场上来定位,这样,比如你站在佛的立场上,来看待今天的丑恶、狭隘,参与是不是一个批判的立场?</p><p class="ql-block">野:其实,我打断一下,我没有站在佛的立场,也没有站在自我的立场,我是站在作为一个很本土的人深层的立场,我们要如何去批判,我们批判什麼?我们否定什麼建立什麼?难道我们把自然秩序否定了,建立一个疯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艺术独裁社会吗?你比如就像有这样的艺术家,用壁纸刀把一头活猪的头割下来。还有吃死孩子、众目睽睽下和一个女人性交,他们想说明什么?那麼艺术给人类是什麼样的启发?如此的东西,展示给观看的人,会有何启示?</p><p class="ql-block">董:这个没有关系,我觉得艺术家他选择的方式,你比如说,他选择行为,一个艺术家他选择,比如说你拿毛笔和你拿油画笔,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这是一个应该冲动的艺术家,但是艺术家最终在表达什么?这是我们看中的,他表达的到一个什么程度?他思考的深度,这是我们要定位的,我觉得应该关注的。</p><p class="ql-block">野:我为什么给你提出这样一个事情呢,我站的可能是另一个角度,我站的是作为人在这样一个社会或是自然这样一个群体中生存,站在这个角度我在谈问题。那么可能有一些人,他是完全个人的一种发挥,但是,这是我要表达的我的一个观点、一个态度。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应该为你生存的环境负责,方方面面的责任。</p><p class="ql-block">董:我觉得你讲的这个责任还是一种就是我们人文的,知识分子的。</p><p class="ql-block">野:对,肯定的,这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董:其实不管宗教和还是我们人,知识分子,中国的这样一个传统的道统里面,都是一个朴实的情坏,对这个社会给予人文式的关照。</p><p class="ql-block">野:对,是超平庸的人性回应。</p><p class="ql-block">董:这种关照你别管是不是带批评的。</p><p class="ql-block">野:最近看了一本书,英国人写的一本书,《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非常有意思的,其实,我们现在还有知识分子吗?这是一个问愿,在欧洲一样,在美国也一样的,因为人类已经到了不是我们拿人文情怀可以挽救的时代,充全用知识分子的善良是没用的,宗教的慈悲都不能挽救这个时代。那么我们拯教的是什么?我们怎样拯救?那么艺术家该怎么样去做?是至关重要的。</p><p class="ql-block">董:我觉得艺术家可能不会直接去问,这个时代,或者承担这个使命,但是他去表达。</p><p class="ql-block">野:直接不了,遗憾的是一些艺术家力图想直接重复他的妄想。所以就像我的作品,谈到我自己的作品,可能有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观点,我一定在我的作品里面反应的是一个平和,我不要在我的作品里面有太多的表达欲望和斗争。我八十年代的作品里面,还有张力和愤世嫉俗,恰恰我现在更加简单化了。我似乎在平和的色调里显现艺术的崇高感来。</p><p class="ql-block">董:中国人对人性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p><p class="ql-block">野:你说对了,比较宽容。</p><p class="ql-block">董:它这也可能是一种需要,所以说呢。</p><p class="ql-block">野:我告诉你,2004年我未到美国之前,我就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是扼杀人性的,你看美国人多么自由,去了美国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最最自由的人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可以在街上大小便,中国人可以在街上骂大街,中国人可以任意把一个鸟给杀死,在那样一个法制的国家,一个麻雀都受法律保护,不要说一个人,中国现在一个人只要打着艺术的旗号就可以随意杀一个孩子,可以为所欲为。你看煤窑经常要死多少人啊,谁去保护你?所以说,我们谈到的你说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他没有相关法律,那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一个裸体都不能随便,警察是要干预的,都没想到在美国这么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过马路都有限制的、停车限制、走路限制,抽烟限制。那我们要看你对自由的理解。</p><p class="ql-block">董:认知的问题,他在认知系统里不了解,他是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做的,是吧。</p><p class="ql-block">野:对,所以说呢,我们现在很多的艺术,所谓的当代艺术出现很多的恶毒现象,完全很紧张的为了一种利益或虚名,不择手段。我们的艺术圈讨论的问题都是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更加狠毒点,才会很快出名,很快有效益!你说,他们的艺术精神何在?还有比吃死孩子、屠杀动物更暴虐的吗?问题是他们打着当代艺术的旗帜。</p><p class="ql-block">董:其实我觉得在这里,大家又谈到了一个行为,其实行为我觉得是针对身体,身体图式和生命相连,如果大蒙都说有些艺术就是作秀的,有些艺术家拿生命做着他的艺术,那么,我觉得如果说他作秀,那么有多少人可以拿他的生命去作秀?一个人拿他的生命做的秀,我认为就是真的。一个人如果可以拿他的生命和身体做到这样一点。</p><p class="ql-block">野:但是很多的人没有拿他的生命作秀,都拿别的生命为自己作秀啊!屠杀自己的生命来做秀,那就更加恶毒了。</p><p class="ql-block">哪一个人做到了克莱因的行为呢?没有。克莱因可以从二层楼上,哗,飞下去。我跟你说啊,克莱因的行为是什么呢,他要飞下去,即使他整垫子也是对的,这是他人性化的,如果他不垫垫子,他是不人性化的。他摔伤了,没摔死。如果我们把屠杀自己理解成真的艺术,那这样的艺术是多么可怕啊!</p><p class="ql-block">董:我们要谈的就是,在中国,行为艺术,他的存在意义在哪里?因为,大家在八十年代,其实,我们做的这样一个当代,艺术家做了这些事情,我们今天大家在谈论或者是在回顾,在梳理兰州艺术家,就是在探究这些人在当时思考什么,所以这些人在现在还在从事艺术创作,这样一个过程里边,我觉得争议它都是有价值的。你在兰州八十年代的时候也从事,也做过一些行为?</p><p class="ql-block">野:我们都不像现在,都是一些小的行为,自己保存一些资料而已。</p><p class="ql-block">董:当时你做的这一番尝试,在今天的这个现状里面,你怎么看待你的这个中间的转型?你选择的方式?</p><p class="ql-block">野:我觉得我一直没有改变,我对待艺术的态度和立场始终如一。艺术家带给世界什麼的思考。他留给历史一些什麼?我始终觉得艺术还是有他的崇高性。</p><p class="ql-block">董:你当时做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在当时八十年代大思潮的一个背景下?</p><p class="ql-block">野:因为我当时没有展示,只是几个参与的哥们看了看。只有自己保存资料,以后可以播放出来,现在你也看不到,因为我没有做一些展示,完全是一次体验,好像我在做这个所谓的行为艺术的时候,没有艺术这样的意思,好像在游戏。所以我从很早以前就觉得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游戏,我觉得特别好。到今天为止,我没有改变这种观点,我没有為市场服务,也没有为政治服务。我不参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制,也不参加全国美展。不讨好权贵,不讨好金钱。现在我翻开我八九年的画觉得很有感觉。那时候,觉得卖画是一种耻辱。九一年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举办办我的第一次个人画展的时候,我的一张三十公分大的纸板油画能卖150外汇券。九十年代初来到北京。一张能卖一百美金,这么大的小油画卖给外国人。其实,艺术家最真实的就是他的自由生活。八九十年代艺术家讨论哲学、文学、诗歌,关注社会,人生,现在我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主题再也不是艺术和社会、哲学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地产、房产,讨论的是如何迎合市场,如何赚快钱。</p><p class="ql-block">我以为艺术不是一个工作,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很自然流露的一种情趣。你看看中国过去的一些文人墨客挺有意思,到你家去了,哎,你这墙壁空着呢,我给你补璧,为什么补壁?非常生活化。2005 年我在兰州策划了一个主题为《游于艺》的展览,兰州的一些艺术家是最自然的艺术家,为什么啊,他们很安静,他们没</p><p class="ql-block">有为市场创作,也不为政治服务。</p><p class="ql-block">董:所以我就有一个疑问,您这么恬静或者说恬淡的状态下,大家就命名了这个兰州当代艺术展,而且他的主愿在这个里面呈现出当代艺术的批判性,那你觉得参加这个展览是没有意义呢?</p><p class="ql-block">野:我是一个很中庸的人。为什么艺术就一定要批判什么,完美什么,艺术就没有一点要超越于此的表达吗?</p><p class="ql-block">董:你觉得这个展览是投资方的事情吗?</p><p class="ql-block">野:不。我觉得不完全是,也是。这个展览做到这个程度的原因在于投资商。投资商有投资商的一种想法。这次投资商已经放得非常开明。这是张学智先生非常宽厚的胸怀。所以,我认为我参加这样一个展览应该比较特别。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事情。我也在兰州生活了几十年。那么我参与家乡人的事情,也有贡献心理。</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毕竞为甘肃文化带来一些异样的东西。那么,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我发现,你理解错了我的热情。我喜欢参加这个展览,我提出了一些问题恰恰是我希望这个展览办得更完美、更圆满。我这个心理切入点是希望每一个人每个件是完美的、是好的、是善意的。所以我的观点,当代艺术是时间上的一个概念。中国的当代艺术它微了多大的贡献,就在于中国人的眼睹看到了多少,也在于国人的理解。为什么当时我们开了一个会,确定展览不接受色情和一些违反人性道德内容的艺术参加,不要给社会带来恶毒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董:你怎么看艺术的批判性?</p><p class="ql-block">野:艺术的批判性,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谁给它界定的。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批判性的标准是什么?什么的东西叫批判性?什么样不是批判性?你能回答我吗?</p><p class="ql-block">董:这种否定和批判,我觉得还是反应人思想本身平等。人与人的个性在社会上的体现。</p><p class="ql-block">野:所以说,艺术家的某种表达是不是应该受到人性道德制约。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传承之间,我们所思考的不再是一个个人情怀问题。我们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样的自由?我们那时候哪敢讨论这些事情,我们把自由理解成无政府的状态。一种绝对性的自由。我问你绝对性的自由有吗?如果这个世界都变成艺术家,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董:人们不是很满足。</p><p class="ql-block">野:你理解错了这个事情,不是很满足,我们应该找到一个真正自由的标准。比如为什么有法律的存在。其实,律法给自由定义了一个标准。法制是自由的标准。现在回想起来,整个世界对自由的理解是有点极端。但是这个律法思想,包括这样一个东西事实上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艺术家表达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和判断和批评一个政府是两码事。一个攻击社会的人,他不一定就是艺术家。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表达。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那个被批评的事物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是艺术伟大的地方。艺术家利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他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理解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 — 兰州当代艺术展前言
  </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邀请30位活跃在兰州以及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这些艺术家都以独立的个人经验进行多层面的艺术探索,作品创作涉及到油画、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影像等多种艺术形态。
  
本次展览有以下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其一,这次展览将是兰州三十年以来规模最大、参展艺术家最多、作品数量最多以及作品种类最全的当代艺术展览。</p><p class="ql-block">其二,邀请艺术家包括已经离开兰州,但早期活跃在兰州本地、如今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的艺术家,也包括常年生活、工作在兰州,继续进行艺术探索的当代艺术家。</p><p class="ql-block">其三,以打造兰州文化艺术品牌为主旨,本次展览作为兰州当代艺术的学术梳理和总结,策展团队和学术方将从艺术史的角度提升和填补西北地区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空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品人 :张学智</p><p class="ql-block">
策展人 :刘正刚
</p><p class="ql-block">统筹:方 荔
 </p><p class="ql-block">主 办 :甘肃现代集团Post30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
展 期 :2009年7月18日—8月18日
</p><p class="ql-block">地 点 :兰州市段家滩420号(原油泵油嘴厂),POST30艺术中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邀请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北 京  
成 力 图片/油画  
陈 进 行为/图片刘 毅 油画  
刘正刚 装置/影像  
林 兵 行为/图片  
马云飞 油画  
杨志超 行为/装置王友江 油画  
李建军 实验话剧  
王 兵 油画  
蔡卫东 图片  
赵俊涛(女) 油画/图片李沛峰 纪录片  
颉永宇 油画  
野 雪 油画</p><p class="ql-block">西 安  
王志刚 雕塑  
  </p><p class="ql-block">银 川  
刘小棣 油画  
  </p><p class="ql-block">昆 明  
张永正 油画  
  </p><p class="ql-block">上 海  
孟小为 纪录片  
张 鼎 影像  
 兰 州  
靳 勒 装置/影像  
高 波 装置  
马奇志 行为/图片  
梁宗孟 油画/雕塑  
杜 元 装置  
包小强 电影  
王襟盛 音景  
张学智 油画
    </p><p class="ql-block">
海 外  
赵少若 图片  
杜瀚陀 油画</p> <p class="ql-block">美国英文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