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简称“湘”,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一个风光旖旎、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br> 湖南是伟人故乡的省份而很早就得知,加之浏阳河、花鼓戏等的传唱所熟知,因工作关系早早到访了长沙、韶山、岳阳等地,但实实在在的旅游却很少,只有张家界算一处吧。<br> 1987年5月到访了长沙、湘潭<br> 1997年11月到访了长沙、湘潭、岳阳<br>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到访了张家界<br> 2018年7月、2019年5月到访了永州<br> 一、长沙<br> 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多年风风火火的快乐大本营造就了星城一说,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年轻人很喜欢这座城市,有活力、有美食、有网红打卡点。我们游历了橘子洲头、岳麓山(岳麓书院、爱晚亭)等,由于年头久远,加之影像资料稀少,仅列数有照片记录的地方。<br> 👆湘江大桥,后改名橘子洲大桥,是前往橘子洲的唯一桥梁,记得当时(1987年)湘江上仅有此桥,成为必打卡的风景点。过湘江大桥前往橘子洲游览,太早,好像没有特别可留影的地方,所以橘子洲也没到此一游留个影。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很遗憾,胶卷年代没有很好的拍其书院全貌。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名。该亭为重檐八柱方亭,毛泽东曾题写“爱晚亭”匾额,并刻其手书《沁园春·长沙》于亭内。爱晚亭与安徽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使其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成为湖湘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岳麓书院的北侧,静卧着岳麓书院文庙。岳麓书院文庙虽面积不大,但历史久远,坐西朝东,布局严谨,展现了其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书院文庙的地位。自北宋开宝九年肇建,历经沧桑,现存建筑均为40年代后的精心修复。文庙坐西朝东,以照壁、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的布局展现其庄重与肃穆。 👆大成门正前方,一尊孔子行教像屹立,彰显其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书院文庙的尊贵地位。 二、湘潭<br> 湘潭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的美誉,湘潭伟人、巨匠灿若星辰——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和谭政,文化名人齐白石、吕骥、萧三、“黎氏八骏”;晚清重臣王闿运、杨度等,都诞生于此。更是我们打小崇拜的地方,这不,第一次到湖南,必先到韶山走走。<br> 👆韶山,伟人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是1987年的留影,后1997年再次光顾时,故居作了很大的修缮,门前的小河更碧绿,河面上荷花点缀,四周树林环抱。 👆韶山滴水洞一号楼是滴水洞中的主体建筑,滴水洞扬名中外,主要原因就是毛泽东在一号隐居过十一天!如今,这里已成为来韶山观光的人们必到之地,它以其极为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寻幽探秘! 三、岳阳<br>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江湖交汇,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我们游历了岳阳楼<br> 👆岳阳楼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四、张家界<br>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因旅游建市,是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全域旅游的龙头和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我们游历了武陵源景区、土家风情园、天门山等。<br> 👆去了二次张家界,一直困惑张家界、武陵源、杨家界、袁家界、天门山、天子山等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写美篇,好好的研究了一番,终于弄清楚了。统称武陵源风景旅游区,含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个景区;张家界包括黄石寨、琵琶溪、金鞭溪、鹞子寨、畲刀沟、袁家界等六个小景区;索溪峪包括黄龙洞、宝峰湖、水绕四门、十里画廊、西海和百丈峡等六个小景区;天子山包括石家檐、茶盘塌、老屋场、鸳鸯溪、黄龙泉、凤栖山等六个小景区;杨家界包括香芷溪、清风峡等两个小景区。武陵源周边景点有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茅岩河漂流、龙王洞、江垭温泉度假村、土家风情园、桑植红色旅游等。 👆张家界景区全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景区内的百龙天梯,号称世界第一梯,这里到顶,可游览袁家界小景区,第一次是开会有半天空闲,抓紧跑了一趟,乘电梯进,武陵源东大门出,匆匆一瞥,根本不过瘾,第二年国庆假期又重游,只是遗憾二次天气都不给力。 👆袁家界小景区地处杉刀沟北麓,三千奇峰林立,峡谷纵深,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浓度居国内前列,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其东接金鞭溪,西连天子山,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称,拥有天下第一桥、迷魂台、乾坤柱等标志性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小洞天 👆南天一柱又称乾坤柱,电影《阿凡达》上映后,又改称哈利路亚山。 👆情人谷 👆神龟望天 👆玉女出征 👆武陵源景区东门 👆张家界内的黄石寨小景区,海拔1200多米,四周全是刀切绝壁,是俯视砂岩峰林景观的最佳最大观景台,也是观日出的最佳选地。 👆黄石寨因整座山像一头勇猛的雄狮,又名黄狮寨。 👆黄石寨顶峰的六奇阁,“六奇”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 👆张家界内的金鞭溪小景区属下看看,穿行在峰峦幽谷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溪畔花草鲜美,胜似画中游,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 👆天子山景区,天子山原名青岩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武陵源的四大景区之一,有“峰林之王”的美称。这是御笔峰 👆天子山处于武陵源腹地,地势高出四周,置身天子山主峰,举目远眺,视野辽阔,透视线长,层次丰富,气象万千,方圆百里景观尽收眼底。 👆天子山不但险绝,且给人神秘幽静之感,尤以石林奇观闻名遐迩。无数石峰如剑如戟,森然列于其间,更似千军簇拥,气势雄浑无媲。览胜之间,令人遐思无限,不得不惊叹造物者的鬼斧神工。 👆点将台 👆十里画廊 👆土家风情园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集旅游观光、文艺表演、奇珍展览、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服务企业。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这是鬼谷栈道,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沿线而得名。 👆鬼谷天堑 👆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海拔1300米,是全山四大景区里唯一不在山顶的。天门洞因为天门山洞而得名,而在天门山天门洞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悬于千寻素壁之上,就象一座镶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门。 五、永州<br> 永州简称“永”,别称“零陵”或“潇湘”,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我们游历了坪洲书院、柳子庙、老街、九嶷山、下灌民俗博物馆。<br> 👆萍洲为潇湘之会,而潇水源于九嶷,《楚辞·湘夫人》一篇描写湘妃出入潇湘之浦,登白萍洲,望九嶷山,与萍洲的地理情势完全吻合。 👆萍洲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零陵人、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2011年第三次重建。 👆萍洲书院的建筑格局,中轴线自北向南,有奎星阁、讲堂、中门、大堂、大门、门庭、影壁和长廊。 👆柳子庙始建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 👆前殿为戏台,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非帆、戗脊翘角上饰有彩凤、麒麟、鳌鱼等装饰,正脊泥塑云龙正吻塑鳌鱼,脊中塑瓷葫芦。戏台(前殿)第二重飞檐正上方的横匾,摘自柳宗元《渔翁》诗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由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山水绿”是对永州山水神韵的画龙点睛之笔。 👆中殿 👆中殿上方的八愚千古匾额悬挂在前金柱之间牵枋上。“八愚”指柳宗元在愚溪下游命名的八处景物,即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位于愚溪风景“尤绝者”钴鉧潭处。柳写有《八愚诗》、《愚溪诗序》等诗文。这里代指柳宗元的山水文章,千古不朽。匾额由著名书法家郭仲选书写。 👆中殿上后方的都是文章匾额,悬挂在后金柱之间牵枋上。据传有一年在柳子庙举行祭祀活动,文人墨客在一起商量为正殿增挂一块匾。讨论了半天,都觉不甚满意。这时,一名后来的秀才突出奇语:柳宗元乃旷世奇才,出口下笔都是文章,难道找不到合适的匾文吗?大家拍案叫绝,因此,就有了这“都是文章”的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沈定庵书写。 👆后殿中央是柳宗元汉白玉雕像,面貌清癯,神采奕奕,背景墙上书写“利民”两个大字。 <p class="ql-block">👆潇水、湘水交汇</p> 👆老街 👆九嶷山舜帝陵景区,舜帝陵始建于夏朝,是我国有史以来帝陵中最古老的陵,号称华夏第一陵。景区自然风光秀美,分布有舜帝陵、舜源峰、紫霞岩、永福寺、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 👆午门 👆拜殿 👆广场 👆下灌村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开源于西汉(即公元元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落建在船形地上,浮飘于冷江与灌溪之间。相传该村的始祖李道辩,受朝廷封疆平乱,待李功成时,朝廷变迁,李便隐姓埋名于此,耕作农田,繁衍子孙,形成了今天的下灌村。 👆下灌民俗博物馆 全文结束,感谢来访阅读!期待下一篇: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