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苏超”】“伪球迷”的真感受(之四)

顾祥明

<p class="ql-block">(声名一下,这一组说“苏超”的系列文字在每篇平台发布是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安排的。本来只想发第一篇,后来应读者要求补发了前面几篇。)</p> <p class="ql-block">  “苏超出名天下知”,这句时下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江苏足球超级联赛的火爆。“苏超”的走红,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厚积薄发;热度炙手可热,也更让我颔首频频,感受满满。</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自嘲是个“伪球迷”,尤其是对足球,不过是略知皮毛。然而,当网络上铺天盖地涌现出“苏超”的热梗,我不自觉地被吸引,开始关注起这项赛事。随着赛程一场接一场地推进,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我彻底被“苏超”掀起的热潮所席卷,全身心地被它的全民参与性、纯粹干净性和多元趣味性所俘获。如今,每天我都会习惯性地打开各类平台,搜索“苏超”的赛事报道,不放过任何赛场花絮和场外资讯。那个难忘的周末,全家围坐在客厅,女儿用专用器材将比赛视频投射到电视屏幕上。虽不在现场,我们依然随着赛场上的激烈角逐,时而呐喊助威,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抱憾叹息,时而扼腕不已……</p><p class="ql-block"> 因为从未亲临现场,一些疑问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每场比赛现场真的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吗?观众们的热情真的能让赛场旗帜翻飞、热浪奔涌吗?主客球队的较量,真的是每一场都全力以赴、激烈对抗吗?我总觉得有“耳听为虚”的怀疑,更萌生了“眼见为实”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尝试起了艰难的网上抢票。我在手机上设置好提示闹钟,到了预约时间,不仅自己全神贯注地抢,还拜托身边手速快的年轻人帮忙。可每一次抢票结束,传来的消息都让我失望。但我不甘心,转而向人脉广泛的朋友求助。皇天不负有心人,执着的我终于得到了眷顾!那场扬州队与泰州队的比赛,我幸运地获得了一张宝贵的现场观赛门票。</p><p class="ql-block"> 已过花甲之年的我,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现场观赛的难忘体验。眼前的盛大场面,远比多年前在泰州看的《同一首歌》演出热闹,也比在扬州体育场观看的汪峰演唱会震撼。以往那些场景,虽充满欢乐热闹,却少了几分紧张刺激与悬念丛生。这场扬州队与泰州队的对决,因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赛前就被公认为是一场万众瞩目的德比大战。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泰州人,晚年却长期定居扬州,在看台上的心情尤为复杂。每当绿茵场上的球员运球逼近禁区,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盼着泰州队能攻破球门,又希望扬州队守住防线。最终,在扬州队先下一城的不利局面下,泰州队的球员们沉着冷静,在比赛临近尾声时扳平比分。1:1的平局,成就了一场皆大欢喜的“泰平扬”,让我内心的喜悦如浩瀚奔涌的太平洋。</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第一次现场观赛的感受是纠结与欣慰交织,那么第二次走进赛场,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们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这是扬州队迎战实力强劲的无锡队的比赛。比赛哨声一响,绿茵场上的激情瞬间被点燃,如同盛夏炙热的骄阳。队员们每一次攻防转换,都让我心跳加速。比赛进行到第13分钟,客队率先破门得分。中场休息时,3000架无人机带来的精彩表演,将体育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下半场,无锡队再进一球。即便处于劣势,扬州队的球员们依然毫不气馁,球迷们的呐喊助威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让整个赛场化作一片沸腾的海洋。当终场哨音响起,队员们面向看台,鞠躬向观众致谢致歉,球迷们齐声高呼“永不言败,继续战斗”。那一刻,人们对足球纯粹的热爱展露无遗,“为荣誉而战”的体育精神也被诠释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是啊!赢,我们一同欢呼庆祝;输,我们一起扛过挫折,这或许就是“苏超”的魅力与意义所在。这份对足球纯粹的热爱,如浩荡春风,吹离绿茵场,吹遍体育界,吹过省界,吹向全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更成为百姓心中的欢乐节日。</p><p class="ql-block"> 又一个周末即将过去,“苏超”第六轮的比赛也都落下了帷幕,新的联赛排名已然揭晓。关注完这一轮赛事,我感慨万千:“苏超”早已超越了传统“职业联赛”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活联赛”。这里的每一脚传球、每一声欢呼,都来自身边平凡而真实的人们,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更饱含着无尽的热爱。称它为“城市名片”,当之无愧;赞它是“全民的节日”,也实至名归。因为它不仅热闹非凡,更充满人文温度,它的真谛就藏在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尊重之中。那些带着江苏十三个城市独特印记的足球,在滚动之间,让每个城市的古老智慧与青春活力交相辉映,奏响出新时代的最强音。</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这些赛场内外的点点滴滴,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早已不再是那个纯粹的“伪球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