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黄高峰记</p><p class="ql-block">徐兴</p><p class="ql-block">这个周末有了空闲,和朋友们约着一起去爬了趟野山。野山地处皖南,是在安徽省旌德县境内,应该算是黄山山脉的一座余脉吧。爬山的过程颇为辛苦,一路上的体会和感想也比较多,所以写了这篇游记,以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野山,是因为所爬的这座山不算是什么名山大峰,也从来没有什么文人墨客为它留下过文章诗赋,野山座落在“五岳归来不看峰,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旁边,山的高度和景色都显得普普通通,这就好像是在一个明艳出尘兼着蕙质兰心的大家闺秀旁边,守着的一个其貌不扬又天资平平的小丫鬟,起不了眼,也惹不了事,故而就没有什么知名度。更没有什么人来开发投资。于是这山就成了一座泯然众山焉的野山。而正是因为它的山野景平,山上的山道、山里的植被都还保留了山自古以来的样子,天生地养、餐风露宿。没有多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就如同广告上所说的“原生态,自然品”一般,山矗立在群山的中间,无拘无束又自由自在。于是这就有了野山的名号。哦,这座野山到底还是有名字的,叫做什么“黄高峰”,不过和叫它野山一样,这名字同样是土的掉渣。</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车人半夜从扬州出发,待赶到山的脚下时已经是晌午了,于是简单吃了个午饭,就开始登山了。出发前我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手表,12点15分。数了一下一起登山的人,一辆车来的三十个人,决定登山的却只有二十一个。是啊,现在正是秋老虎肆虐的季节,又赶上个大中午。室外的空气闷热而又潮湿。烈日当空,太阳这样无遮无挡地直射下来,刺在人身上火辣辣灼烧的难受,这时候人即使呆在屋子里不动也是汗淌淌的。那户外就更如同是火炉。顶着这样一个大太阳,去砥砺前行就如同去赴汤蹈火一般。人下定决心迈开步子去奔向光明的确是需要不小的勇气的。我这样想着,默默地跟着前行的队伍。</p><p class="ql-block">都说养尊处优是腐败的温床,平日里午饭后我是很少运动的,因为那正是我的午休时间,作息的惯性让行进的我昏昏欲睡的提不起精神。我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凉爽的空调房,想着打着赤膊躺在床上的自由自在,想着在枕边似睡非睡刷着手机的悠然自得。我有点后悔自己做出的爬山这个没苦硬吃的决定了。或许,或许进了山里头就会凉爽一些了,我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路边上人工开垦的痕迹越来越少了,山道蜿蜒向上,曲曲折折间地势在慢慢地变高,林木也随着山势的升高而越来越密,山道上茂密的灌木杂草让前行的羊肠小道时隐时现,齐膝的草丛人一走过去草叶会在腿踝,小腿处留下不浅的划痕,草丛中应该是有毒蛇虫豸的,因为有队员在路边发现了长蛇褪下的干硬蛇皮,领队说:不怕,人走去的动静会把长蛇吓跑的。我顺着他的逻辑思考,蛇观我们应该就如同我们观蛇,是也有着畏惧忌惮之心的。我和蛇是之间是彼此的忌惮,所以我如果无所畏惧,蛇就不敢主动伤害我,我这样地想着,也以这样的想法来给自己壮胆。</p><p class="ql-block">和景区的山路不同,黄高峰攀高爬坡是没有台阶的,上山的山道应该只有这由巡山农人踏出来的羊肠小道,小道在上坡时沿着坡面每隔一两米处就用木桩横起来做出一个支撑,这就是所谓的阶梯。道如此,路更是高低不平。人的脚走在路面上鞋底会做出各种姿势的形变,所以我行走时要分外小心,因为一个重心不稳就会崴脚或者摔跤。我几次把握不住重心前仰后俯,全靠登山杖及时的支撑才得以化险为夷的。</p><p class="ql-block">跟随着前面人行进的步伐,我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此时的我已经失去刚进山时和身边人搭讪交往的兴趣了。上面有骄阳似火,下面是暑气蒸腾。我大口喘着粗气,全身上下的衣裤都已经被汗水湿透,整个人就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汗珠在一边行走中一边掉落。这个时候我的头脑里已经没有了对过往嘈杂琐事的纷扰。六根清净,所有的思维感触只留下应对眼前路况的条件反射。在剧烈的运动中,人突然间就这样地静了下来,安静的只感觉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如此的奇特的感受应该是在我年轻时,练习长跑,突破自己身体的耐受极限时才有的。</p><p class="ql-block">随着山路的前行,爬山的队伍分成了几拨,拨与拨的之间的间隔在越拉越长,我努力地跟上前面的七八个人组成的一拨,同时也和自己想要屈服想要放弃的心理做着抗争。行走了半个来小时,听说有些队友身体不适,已经半路下山回去了。再行进了半个多小时,我发现前后的几拨人都脱离了自己的视线,空荡荡的山路只剩下我们这一拨人了。在休息时我问领队。接下来还有多少路程,得到答案是距离峰顶还有三千多米的山道,登顶应该还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不由的有点踌躇,思考着自己要不要真的申请去当一回逃兵,转回头打道回府。但这样的想法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我毕竟是一个重集体守纪律且不服输的人。休息完毕,我只是搽搽汗,猛灌了一口矿泉水,跟上队伍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顺着羊肠小道渐入高峰,越往上前行,山路就越发的狭窄和崎岖。行进时有些地方需要人手足并用、有些地方需要人弯腰弓背、有些地方需要人侧身前行才能通过。沿着道路我们找到了狮子洞、龙栖洞和风洞,据说这些洞穴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在山道过处,我还发现了刘少奇同志的纪念树,以及以新四军这个称号来命名的松树林。这些山林树洞也无一不记录着先辈们曾经的革命足迹,想想新四军战士为了革命事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辛。我突然感觉自己这点登山的苦累算不了什么:是啊,现在的我只是丰衣足食后的游山玩水,而新四军战士当时却是在衣不遮寒、食不果腹的条件下和敌人搏命。和战士们相比我即没有战斗时生命的危险,也没有生活中食物的短缺,想着过往的革命前辈的艰苦卓绝,感悟着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提高。精神力量也是力量的一种,因为人的思想能够引领人的行动,我疲惫的身体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不知不觉之间我们走过了一线天,坚持着,坚持着,黄高峰的峰顶终于近了。</p> <p class="ql-block">高度一千一百四十三米,历时四小时十二分钟,我们终于登上了黄高峰顶,黄高峰,它虽然这不是我爬过的最高最险的山,但它的确是我爬行的最艰难最辛苦的一座山。现在我终于站在了它的最高处,峰顶微风徐徐,视界开阔。远空碧蓝如洗,白云飘动如絮。前方层峦叠嶂,青山连绵起伏。让人有了一种“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海到深处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这份要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行动才能收获到的浪漫,不就是我们去远足,去登山苦苦追逐寻觅的结果吗。望着面前这如画的风景,回味着这从山脚到峰顶,这一路走来的四个多小时的征程,我突然感觉自己所有的劳累和辛苦,一切的坚持和努力,都值得了。</p><p class="ql-block">在山顶稍事休息,下午五点多钟的样子,趁着午后的暖风和煦、阳光温柔,我们走入了下山的小道。根据领队的经验,下山的路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在太阳落山前是肯定能够到达山脚的。经过了在山顶的近一个小时的整休,现在的我们正是体力充沛,精神饱满的时候,完全可以轻松愉快地达成这一目标。</p> <p class="ql-block">但事情远没有预先所料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先是在野地里走错了路,再回到原路多花了二十来分钟的样子。另一方面是昼夜的长短已经和几个月前领队探路时预估的时间不同,因为节气过了夏至,白天就会越来越短,夜晚会越来越长。现在六点一过天色就会慢慢变黑。不仅如此,我们也低估了自己经过四个来小时的登山,身体所付出的消耗,走下山来不到一个小时,我们相继都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这导致队伍前进的速度要比预想的迟缓的多,于是下山的进程就变得更加缓慢了。眼看着下山的道路更是比上山还要的险峻,天色又一点点黑了下来。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开始逐渐地沉了下去。</p><p class="ql-block">天终究是还是黑了,面前沿着崖壁蜿蜒崎岖的山道,周围的繁杂茂盛的林木在视线里如同在慢慢侵染着墨汁,从暗淡到浅黑再到浓墨,最后变成漆黑一片,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睁大了双眼,屏住着呼吸,小心谨慎地一步、一步前进着。我一边听着自己的脚步踏在枯枝碎草上的沙沙声响。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所有的同伴、行程的一切都顺遂平安。于无声处,突然有石头被人踢下山谷,滚落的声音让人触耳惊心。领队告诉大家,如果在登山活动中不慎摔倒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倒向上坡的一面,这样可以少受一点伤害。我知道他话里的潜台词:我们现在正面对着真实的危险,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于是,我不断提醒着自己,面前的不是死亡了可以重新复活的游戏,面前的不是失败了能够重头再来的演习。现在我面对的是一脚不慎将万劫不复客观实际。所以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p> <p class="ql-block">外部的威胁可以使组织的内部更加团结,和我一起下山的是九人组成的小队,大家相互帮扶着,互相提醒着。山间的夜,黑得骇人。我们每个人都打开了随身手机里的电筒,一手拿着手机照明,一手拿着登山杖支撑,颠簸蹒跚着前行。手电筒惨白的光劈开黑暗,照着脚下尺许地方。光柱所及,是茂密的杂草丛中若有若无的羊肠小道。光柱所及,是陡峭岩壁下的凹凸碎石所形成的崎岖小径。光柱所及,是前面同伴的晃动前行的脚踝。我们跌跌撞撞地前行,四周是树影幢幢,山形如魅,脚下是青苔湿滑,怪石坎坷。这正如古语所形容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每个人都诚惶诚恐、战战兢兢。</p><p class="ql-block">终于,我的体力也开始不支了,反应出的表现先是在小腿上,走路时小腿肚在不停地打颤。再往后是在膝盖上。膝盖无力的松软让大腿抬不起来,我的脚几乎是贴蹭着路面行走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在乱石滩上如此高度的抬脚是非常危险的,磕磕碰碰中我只有努力地依靠着登山杖来支撑平衡身体。而糟糕的情况远不止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四肢的各处肌肉都开始感觉到酸痛无力了。我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体能的极限了,力气的匮乏导致动作的变形,我的手和脚行为和动作已经跟不上自己头脑的指挥了。有几次脚踩的位置和思想里预设的位置出现了偏差,马上导致重心不稳。人在本能促使下前仰后俯地趔趄,脚下是怪石嶙峋,旁边更有深渊万丈,如果一旦摔倒后果将不堪设想。幸亏我及时依靠登山杖的支撑才让自己摆脱危险。而每当这个时候,人就会骤然清醒,倒吸着一口凉气,冷汗直流,从而更加小心谨慎。我想这就应该是自己的守护神,在暗中跟随提醒保护着我吧。</p> <p class="ql-block">比体力不支更加难受的是每时每刻所感觉到的疼痛和束缚,下行时的前冲和急刹,让鞋子顶得人脚指头尖疼,因潮湿而紧贴着身体的裤子,行走时频繁机械地摩擦着皮肤,磨得人腹股沟火辣辣的疼。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傍在人身上让人拙手钝脚,行动如同穿了盔甲般迟钝笨拙。这个时候要依靠其他人来援助是不现实的,远处的人你无法联系,近处每个队友都是筋疲力尽、自顾不暇。他救不如自救。求人不如求己。体能耗尽还有本能,本能不济时还有意志,意志绷紧了还有咬紧牙关的坚持,恍然间,我不由地想起了跳下河去抗洪抢险堵缺口的解放军战士。哦,那是过去哪一年发生的事?</p><p class="ql-block">四周的山林很静,除了我们脚步,还有不知名的鸟儿不时在远方发出的咕咕声,如果细听,应该还有水流过岩石的淙淙声,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山里的夜远比城市的夜更加肃穆和深沉,我们一行人沉默机械地行进着。慢慢的挪动,颠簸地前行。行走着,坚持着,不经意间我发现,林木变的稀松了,地势也开始逐渐地平缓,山道上依稀有了点亮光,我抬头顺着光向远处望去,在树木山石遮挡的间隙里,可以看到有一轮昏红的月亮。这是前面下山的路上所没有看到过的,我知道,我们已经开始出山了。</p><p class="ql-block">或许只是山路的一拐,或许只是闪过了一片林木的遮挡,前面的队友看见了远处依稀出现了灯光。消息从前队传到了后队,大家的精神都为之一振,于是,队伍里有人大声呼喊,远方也有熟悉的声音在应声回答,可以确定我们已经靠近了山脚的聚集地,我咬紧牙关,忘记了疼痛,拖着灌了铅的脚,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向着灯火明亮的方向跨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后记:我静坐在电脑面前这样问着自己,人为什么会时不时想去远足,想去爬山呢?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人是有着探知未知的本能,有着渴望超越自我的追求的。那么今天的我给出的是什么答案?</p><p class="ql-block">感悟一:爬山,可以不在登顶之刹那的欢欣、可以不在于征服山峰的荣耀。爬山的意义在于攀援时人灵魂的自省和自渡。爬山时,人负着肉身之重步步维艰,而精神却能渐次超拔直至峰顶。</p><p class="ql-block">感悟二:爬山、当人登上峰顶四望空阔,观山下人如蝼蚁房似蚁穴,才知平日的所争所执,不过是在行蝼蚁之事。不信你看,那攀登的山峰巍然屹立从古到今,而登山的游客却匆忙一生不过百年。</p><p class="ql-block">感悟三:爬山,下山时的黑幕似铁一灯如豆。人身处绝壁腿股战战,但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只要你能心存光明锲而不舍,终究能到达彼岸修得正果。</p><p class="ql-block">感悟四:爬山,当你越过山丘,见识过更高更远处的风景,才知道人间究竟还是有境界的。山,能教人谦卑,山,能赋予人勇气。</p><p class="ql-block">爬山的意义如同修行,千山览尽才知道每座山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就像我们,只有经历过了一生才可以真正地感悟出什么是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1日于扬州</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