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桂林

窦记时光簿

<p class="ql-block">  古语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没有身在其中不知其竟,这一次,哇塞,我们三位来个说走就走,领略一下“甲天下”、“甲桂林”的真实美景。</p><p class="ql-block"> 你了解桂林吗?说实话,我没有了解过,桂林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咱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坐落在广西的西南部,漓江上游,桂林以山水著称,有“甲天下"之誉,因为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奇峰、秀水、流幽洞、美石等自然景观,称桂林四绝。</p><p class="ql-block"> 桂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秦代是桂林郡,汉代始安县,南朝时成为岭南军政中心,唐代为桂州都知府,由于宜居,杜甫先生称之为“武林皆为热,宜人独桂林"。</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桂林总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有6个市,8个县,两个自治县,他的自然风景有漓江、遇龙河、象鼻山、大溶树,溶洞等</p><p class="ql-block"> 理论上大概解一下就行啦!深其就竞才是真,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和谐号,号称铁皮火车软卧,外面很是美观,可里面有点旧了,将成为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夜色蒙亮,我们来到了桂林北站,的士把我们送到了朋友家,准备休整一天。</p> <p class="ql-block">  朋友家很是宽敞、干净,电梯房,小区环境不错。您看,我们貌似住不了几天的小主人,开始自己动手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象鼻山 :因山形酷似巨象伸鼻豪饮漓江甘泉而得名,是桂林的城徽。象鼻和象腿之间形成的水月洞,与江中倒影形成“象山水月”的奇景,是桂林山水的独特象征。 到底是著名景点,8月尾声,游客确不减。</p> <p class="ql-block">  小小竹排江中游,绿水青山两岸舟,它是桂林的象征,丽江的伙伴,象鼻山的朋友,承载的是漓江人的幸福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远处的东南角,有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好似动物的画面,你们看像什么?似乌龟吗?他在承载着什么?又向何方去?</p> <p class="ql-block">  您看这树,枝繁叶茂,根根粗壮,像一双大手,掌握着土地,吸取养份, 发展壮大,而我们也想靠他发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p> <p class="ql-block">  桂林东西巷位于桂林市中心的解放东路,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一片历史街巷 。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王城正阳门最早叫端礼门,门外原本建有宗庙、社稷坛。清代初期,宗庙、社稷坛毁于战火,靖江王府改为贡院,达官贵人在此构筑宅院,平民也随之聚居,清光绪六年的《临桂县志》中出现了“东巷”“西巷”的名称,建筑风格以清末民初为基调,青砖黛瓦、马头墙</p><p class="ql-block"> 东西巷里有桂戏、壁画、石雕等展示古玩。此外,还有地方特色的许多老字号的发祥地,如“又益轩”米粉、“黄昌典”毛笔等 。是集旅游、休闲、美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靖江王府位于桂林市中心的独秀峰下,是明代藩王靖江王的府第 。 </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藩国桂林。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王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城墙。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王府被焚毁,后改为贡院。民国时期,1939年广西省政府迁入王府内办公,1944年日军攻占桂林后迁出,1947年在原址重建广西省政府。1949年后几经演变,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p><p class="ql-block"> 靖江王府按照明王朝对藩王府规制建造,仿北京紫禁城风格。</p><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文化 :独秀峰峰壁摩崖石刻多达136件,</p><p class="ql-block"> 科举文化 :清代这里是广西贡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科举考场,共出了4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1921年,孙中山先生率北伐军驻节桂林,将王府作为北伐大本营,在承运殿办公议事,推动革命事业。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月牙池、读书岩、太平岩等。</p><p class="ql-block"> 由于那天我们去晚了,没能进去观看。</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位于桂林七星景区内,普陀山天玑峰的西南半山腰,是桂林著名的溶洞景点 。 因七星山而得名,古称栖霞洞、老君洞等。岩洞分上中下三层,原为古地下河道,全长约1公里,上层已毁,下层仍有地下河水流淌,中层可供人游览,至今已有百万余年历史。游览路线总长约800米,最高27米,最宽50米,最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共分6个洞天,有30多个景点,是由10多个洞厅连接起来的珠串式溶洞。</p><p class="ql-block"> 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景观千姿百态,如古榕迎宾、边寨风光、银河鹊桥、石林幽境、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形象逼真,令人如痴如醉。洞口有隋代高僧昙迁题写的“栖霞洞”三字。</p><p class="ql-block"> 七星岩是民族魂的象征。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守卫东岸阵地的中国军队391团部分人员被压缩到七星岩内,除部分突围外,其余大部分伤病员、后勤人员被日军用毒气和烟火熏死在岩内。1945年桂林光复后,军民从七星岩内抬出尸体823具,合葬于普陀山麓之霸王坪,立为抗日阵亡800壮士墓。此外,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还在岩洞内开展“岩洞教育”,岩壁上至今仍留着“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的豪迈标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桂林普陀山的石刻,普陀山留存有200多件石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石刻 内容丰富,涵盖诗词、题记、游记等多种题材,书法字体多样,有楷书、行书、草书 、隶书等。</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价值来看,它们记录了不同时期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等游览普陀山的感受和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风情,是研究桂林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从艺术角度而言,精湛的书法技艺与普陀山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吸引着众多书法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欣赏品鉴。</p> <p class="ql-block">  驼峰 :又称驼峰山,位于普陀山后,其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也像古代的酒壶,故又称壶山或酒壶山。明代末年有江南名士隐居于此,遍种桃花,每年春天,桃花繁盛,与霞光相互映衬,形成“驼峰赤霞”的美景,是桂林十大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正阳街即正阳步行街,是桂林市中心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 。 </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从明代靖江王城建立时起,便是王公贵族大礼出入的正门之路。唐宋以来是桂林戏剧文化中心,桂剧、京剧等在此演出,政府机构巡抚署、各省会馆等也汇聚于此。明末清初已相当繁华,1999年10月22日开工改造为步行街。以中式仿古建筑为主,结合桂北民间建筑特色和桂林山水浮雕,适当配以一些古典欧式建筑,“南北合璧”。街道中心有高17.5米的红色钟塔“正阳钟塔”,是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步行街是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步行街道,有各种品牌专卖店、特色小店和夜市,商品涵盖传统丝绸制品、手工艺品、时尚服饰等。美食丰富,有小红帽糯米饭等老店,也能品尝到桂林米粉、啤酒鱼等特色美食,还有桂花酥、桂花酒等特产。</p> <p class="ql-block">  桂林两江四湖是指漓江、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所构成的桂林环城水系,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当时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纵横,游人如织。后来因年代久远,一些湖塘被填没。1998年9月18日,桂林市政府提出贯通“两江四湖”的构想,工程于1999年8月23日正式启动,2002年6月2日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重现了南宋诗人刘克庄笔下“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榕、杉湖景区:位于桂林城中央,是水体相连的连心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景区内的北斗桥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日月双塔则是桂林的新地标,日塔为铜塔,月塔为琉璃塔,两塔以水下水族馆相连。</p> <p class="ql-block">  逍遥楼。位于广西桂林市秀峰区滨江路北段。 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由桂州大总管李靖最早修建,因庄子著作《逍遥游》而得名。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次损毁又多次修建,最后毁于抗日战争时期。2015年1月,桂林市有关部门在滨江路开工重建逍遥楼,2016年建成开放。为二层三檐楼阁式景观建筑,高约24米,长宽各22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唐宋风格,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装饰采用硬木,简洁流畅,通透古雅。历史上,逍遥楼曾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齐名,是达官贵人与文人骚客来桂林的必到之所。登楼可俯瞰漓江风光、解放桥等,夜晚灯光璀璨,夜景十分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桂林歌剧院,是桂林的文化新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桂林歌剧院由丹麦建筑事务所SHL设计 ,灵感源自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漓江泛起的涟漪,还有传统中式灯笼等元素。建筑外观的双曲流线型结构,如同灵动的羽翼,又似起伏的山峦与水波,极具视觉冲击力 ,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的巧妙融合。拥有1600座的大剧场以及400座的多功能厅等空间。大剧场采用国际上先的“品”字形舞台工艺布置,配备了升降乐池、舞台机械等专业设施 ,能满足歌剧、舞剧、音乐会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需求;多功能厅则可灵活适应话剧、小型音乐会、会议等不同活动。位于桂林市临桂新区, 交通便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在漓江的映衬下,更显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市民和游客游览打卡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这是去阳朔路上的一石壁画,有意思么?因为我感觉大自然有灵心。把我们唐僧都忘不掉。哈哈,这也可以算是5000年的文化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自然风景,人们叫它天池,小景也美。</p> <p class="ql-block">  20元人民币打卡地是桂林阳朔漓江兴坪古镇段的黄布倒影景点 。黄布倒影位于漓江83公里精华段兴坪古镇境内,兴坪码头对面,即朝板山到元宝山一带 。这里江水清澈,青峰倒影其中,景色如画 。在兴坪码头上岸处是欣赏20元人民币背景图的最佳角度,也可在兴坪游船售票大楼2F观景台、兴坪古镇北出口附近、“旺旺美食鱼庄”对面等地观赏。</p> <p class="ql-block">  九马画山,它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 。 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西北4公里处,在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距桂林约60公里。</p><p class="ql-block"> 九马画山五峰连属,山高400余米,宽200米,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削壁临江。石壁如削,青绿黄白等色彩斑斓,浓淡相间,斑驳有致,宛如一幅巨大的神骏图,九匹马形态各异,或立或卧,或奔或跃,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邹浩将其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称“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相传画屏中的九匹骏马本为天宫神马,因孙悟空任“弼马温”时疏于看管,偷下凡间,在漓江边饮水时被画工发现而受到惊吓,误入石壁而永留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桂林漓江山水风光图。需渡船过江才可找到,这是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其两岸山峰挺拔,形态万千,像屏风,似骆驼,如竹笋 ,且四季常青,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形成“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千峰环立的奇景 ,人们把这儿叫千里江山图。</p><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桂林的这些山峰多独立突兀,峰体线条峭拔,植被丰富,郁郁葱葱。山间还分布着村落,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自然风光。 此外,漓江穿流其间,山水相映,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也让桂林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姿态拍的比较好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桂林阳朔大榕树景区。大榕树位于阳朔县金宝河畔,树龄约1400多年 ,树高17米,树围7米多,树冠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它因电影《刘三姐》在此取景而闻名遐迩。在电影里,刘三姐与阿牛哥抛绣球定情等经典情节都在此拍摄 。景区内除了这棵壮观的古榕树外,周边山水环绕,景色秀丽,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壮族文化氛围,体验对山歌等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阳朔民宿也不错,室内仿古构造,干净利落,周边自然风景优美。是理想的游民宿地。饮食简洁、爽口。简单的娱乐设施。</p> <p class="ql-block">  民宿周边风景也很吸引游客,山水相映,绿色成因。夜光下更加秀美。</p> <p class="ql-block">  十里画廊需要自行助力游玩,十分钟搞定一部电动车,上路了。</p> <p class="ql-block">  路上的画面,称的上十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有“小漓江”之称 。 阳朔县中西部,发源于临桂区白粘岭,东至321国道,南至凤楼村,西至包茂高速,北至富里桥,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迤逦,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河水清澈见底,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乘竹筏漂流其间,可欣赏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感受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 </p> <p class="ql-block">  遇龙河水由高向低流淌着;小竹排一个接一个穿梭着;小鱼儿在河里不断的玩耍着;两岸的游客欣赏着。美景尽收眼底,真叫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哇塞,想把遇龙河丈量一下。</p> <p class="ql-block">  有点像专业的</p> <p class="ql-block">  有魚儿么?像个钓鱼的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姐姐在玩耍着,好一个开心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想看我一路上拍的山吗?奇、险、陡、峭。</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算是结束了旅程,要说感谢,那必须感谢朋友借用的住房,让我们吃住不愁,因为安心的住着才有安心的玩着;然后,感谢闺蜜姐妹们,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圆满完成旅程,包括买票、买菜、烧饭,助力行程等等吧;还要感谢好闺女贝贝帮助,包括买酒、一路的关心、预定阳朔的民宿,有闺女真好!</p><p class="ql-block"> 桂林旅游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好体验,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自然风光令人震撼:漓江的山水如诗如画,。两岸奇峰罗列,形态各异,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名不虚传。看着遇龙河的竹筏漂流则充满了悠然自得的韵味,穿梭在青山绿水间。这次旅游饱受了风景的陶醉,难以忘怀,特别是象鼻山风景和山水风景画以及干里江山、遇龙河画面深深印入脑深,20元人民币打卡地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后人的展望,充分证明国家对桂林山水风景的认可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人文风情丰富多彩:阳朔西街和正阳步行街的热闹非凡,汇聚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物品琳琅满目,东西巷的建筑各具独突。</p><p class="ql-block"> 美食体验令人满足:桂林的美食丰富多样,充满浓郁的地方风味,桂林米粉口感爽滑,连服几个早餐竟然不厌弃。脑子进水的羊肉串更是令人搞笑。</p><p class="ql-block"> 对百万年的溶洞千姿百态印象很深。他不光是百万年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战争年代为老百姓做出了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的奇山、风景百看不厌,手机不停的拍摄,总想记录美好。</p><p class="ql-block"> 如何评价阳朔,阳朔是一个如诗如画、充满魅力的地方。阳朔以“山青、水秀、峰奇、洞巧”著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第一名,有“碧莲玉笋世界”的美誉。漓江蜿蜒于万座奇峰之间,江水清澈,青山倒影,乘船游览犹如“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 阳朔的田园风光宁静秀美,漓江边、遇龙河畔分布着古镇、特色民居,常见农夫耕作、稻浪层层、白鹭纷飞的景象,人类农耕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自然山水间,增添了人文底蕴和生活气息。 阳朔历史悠久,隋朝时就已建县,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这里有古色古香的阳朔西街,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的石碑、书法艺术等,文化遗产丰富。 阳朔居住着壮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民风多种多样,如瑶家的还歌堂愿、壮族的会山歌、赏牌灯、阳朔傩舞等,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阳朔的饮食特色鲜明,有阳朔啤酒鱼、酿菜、香芋扣肉等地方名菜,也有沙田柚、金橘等名特果品,还有马蹄糕、油茶、糍粑等小吃,能让游客大饱口福。不到阳朔等于没有没到桂林玩,记住了,到桂林必须去阳朔,否则就白来了。</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日子希望每天有,唯有梯田没有去,希望留点遗憾,来日再弥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