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秋驾游13:玉树“三江源”纪念碑及其风光

和风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0日,我们在离开玉树前继续打卡一些未完成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9月8、9日在玉树住了两晚,10日早上打卡了禅古寺、文成公主庙、千年唐蕃古道、金沙江零公里处以及“三江源”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搜索相关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约25%、黄河总水量的约49%、澜沧江总水量的约15%源自该地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江河之源”的起点,也是我们此次行程中找寻“江河源头”景区的终点。我们顺利完成了打卡“三江源”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玉树市萨格尔王广场。</p> <p class="ql-block">公主桥。</p> <p class="ql-block">禅古寺。</p> <p class="ql-block">唐蕃古道玉树纪念段。</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庙。</p> <p class="ql-block">由文成公主庙去往“三江源纪念碑”途中经过一段草原旅游公路,一路欣赏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零公里处。在玉树称多县金沙江零公里处,交汇形成两种色彩的是通天河与巴塘河(扎曲)。通天河作为长江上游干流,巴塘河是其支流,二者在此汇聚,因河水含沙量、流速等差异,呈现出不同色彩,形成独特的汇流景观。</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纪念碑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象征着人们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决心,提醒着人们要守护好这片珍贵的生态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下围绕着“澜沧江、长江、黄河”三块石碑。</p><p class="ql-block">“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碑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东雪峰6621米的高度,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型的手,象征着中华儿女共同保护“三江源”的美好寓意。碑体正面镌刻的是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名,充分体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的重要价值和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千辛万苦来到“三江源头”纪念碑公园,看滔滔通天河水,走具有非凡意义的金沙江大桥,让人感慨赖以世人生存的“水”源竟来自此处。</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大桥是青康公路(青海西宁到四川康定的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工程,横跨通天河。它对于加强青海与四川等地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物资运输、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被附近的现代桥梁所替代,该桥目前已停用仅为参观教育所用。</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是为了纪念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而修建。碑体造型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属于长江的上游河段,位于青海省的南部地区 。它起于当曲口,流经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市 等,在玉树市的直门达村与巴塘河汇合后,始称金沙江。通天河河段全长约828千米,流域面积广袤 。</p> <p class="ql-block">在《西游记》中,通天河是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重要关卡之一,这为通天河增添了不少神话色彩 。</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周边多为高原草甸、高山峡谷等地形,生态环境独特,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结束“三江源”景点游览后由原路(214国道)返回玛多县。在玛多县住了一宿,在海拔4300米的环境下没有出现明显的高返症状。</p><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湿地保护区风光。</p> <p class="ql-block">玛多萨格尔王生态博览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