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坐落于三百多年前的十三行遗址之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十三行,既是地名,也是商馆区的代称;既是商业群体的象征,更是一种特殊贸易体制的体现。17至19世纪,随着欧美经济的崛起、全球航海线路的开辟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广州这座千年海上贸易中心,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国商船竞相停泊的黄金口岸。从1757年至1842年,广州十三行更是清政府唯一对欧美开放的通商特区,成为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前沿窗口。为深入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近日,我走进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探寻那段辉煌的商贸风云。</p> <p class="ql-block">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藏身于广州文化公园之中,是一座以十三行历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步入一楼常设展“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眼前便是一幅通过AR技术复原的沙盘,再现了18世纪广州十三行的繁华盛景。展柜中陈列着广彩瓷、外销扇等珍贵文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中西贸易往来的辉煌岁月。二楼的“王恒夫妇捐赠文物专室”则集中展示了象牙国际象棋、五常酸枝家具等4700余件藏品,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步入中厅,一幅名为《广州港和广州城府画》的长卷水粉画缓缓展开,画卷从西边的黄沙、西关炮台一直延伸至东边的大沙头、东炮台,生动描绘了珠江北岸街铺林立、码头繁忙、商船云集的十三行贸易口岸盛况。</p> <p class="ql-block">广州,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承载着中外交流的使命。</p><p class="ql-block">早在秦汉时期,广州的商船便已远航至东南亚一带。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宗始祖达摩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绣衣坊码头(今下九路西)登陆,开启了中国佛教传播的新篇章。广州,不仅是商贸的枢纽,更是文化交融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唐代,广州跃升为中国第一大港,成为各国商人云集之地。</p><p class="ql-block">“番坊”(今光塔路一带)成为外国商人的聚居之所,朝廷亦在此设立市舶传院,专司对外贸易管理。宋元时期,广州对外贸易持续繁荣,市舶司及海山楼(今北京南路附近)成为接待外商的重要场所。明代,海山楼被改为市舶提举司署,并在西关设立怀远驿(今十八甫路),专供朝贡使节及随从居住,广州的对外交往体系日益完善。</p> <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朝廷颁布海禁政策,广州的对外贸易一度陷入沉寂。</p><p class="ql-block">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解除,粤海关(今海珠广场西侧)应运而生,标志着广州对外贸易的新篇章正式开启。十三行的历史,也由此拉开辉煌序幕。</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粤海关作为全国首个对外贸易海关正式设立,管辖广东沿海及海南、广西的民船与外商船只。</p><p class="ql-block">初期由海关统一监管,下设大关、总口、子口等机构,负责征收关税、稽查船只及维护海防。粤海关税收一度占全国关税总额的四分之一,被誉为“天子南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遏制洋船北上,清政府正式将广州定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为止,广州十三行成为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馆内珍藏了大量珍贵的外贸瓷器、象牙制品、通草画、文献档案等文物,许多藏品来自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p><p class="ql-block">这些文物不仅是广州十三行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记。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墨彩描金西洋婚礼图盘,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外销瓷器。</p><p class="ql-block">盘边饰以金彩绘制的迈森风格卷蔓纹,呈现出巴洛克艺术的华丽气质。盘心以墨彩描绘一场婚礼场景,新人四周环绕众神,拱门上的拉丁文铭文“SEMPER AMOR TE, FIRMTSJMUS ATQUE FIDELIS”意为“永远爱你,最坚定和笃诚”。门柱上装饰的纹章图案,更显其尊贵与独特。</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广彩双狮耳大地瓶(一对),展现了广彩瓷器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广彩瓷器仿照中国锦缎纹样的织金手法,将金线描绘于瓷器之上,形成“织金堆玉”的独特风格。这种工艺在各种白胎瓷器上运用提花织物的织金技法,仿佛将万缕金丝织于白玉之上,色彩绚丽、金碧辉煌,彰显出广州工匠的巧思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黑漆描金柄绒绣彩绘八角团扇,是一件集漆艺、刺绣、绘画三重技艺于一体的工艺品。</p><p class="ql-block">团扇双面彩绘《红楼梦》人物,并辅以绒线绣制山石,细节精致,栩栩如生。扇柄采用黑漆描金工艺,线条流畅,色彩典雅,展现了清代广州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AR沙盘动态演示了清代十三行商船贸易的繁忙场景,通草画则细腻描绘了当时的市井生活,令人仿佛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此外,馆内还陈列着一件由民国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银制海珠公园模型。海珠公园原为珠江中的一座石岛,因岛上巨石得名“海珠石”。1926年建为公园,风格中西合璧,景点错落有致。1931年,为疏通河道,海珠岛被爆破清除,公园亦随之消失。这件模型制作精良,再现了当时海珠公园的主要建筑与景观,并刻有“广州大新街德成造”的款识,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今天,十三行虽已不再是昔日的外贸特区,但仍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天进出货物高达数千吨,服装远销海内外,延续着十三行的商贸活力。广州,依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商业形态的不断升级,满足现代城市人的多元需求。</p> <p class="ql-block">新使命,新作为。广州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继续承担起“广交天下”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十三行的身影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它所留下的遗产——面向世界、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精益求精的商贸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广州的城市基因。今天的广州,依然是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前沿重镇,续写着千年商都的辉煌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