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我们来了

燕子

<p class="ql-block">这世界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快乐的旅游。忙而有度,闲而有趣。在琐碎的日子里,想办法取悦自己。去看看大海看看日出,欣赏名胜古迹,享受美食…拍拍琐碎的小美好,致我们平凡简单而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拓宽眼界,滋养心灵,久而久之会长成生命的厚度和格局。</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会回头,生活没有如果。好好珍惜当下吧,趁阳光正好,趁岁月未老,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别等岁月泛黄,才想起未写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回民街:</p><p class="ql-block">西安著名的特色小吃街,以其丰富的回民美食、热闹的市场氛围和独特的文化体验,成为游客体验西安地方风味和市井生活的热门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最美的样子大概就是,脸上有微笑,心中有太阳,眼里有风景。</p> <p class="ql-block">西安的风吹过都是文化,西安的路走过都是历史。</p> <p class="ql-block">西安古城真的很好看,古城墙真的很长。</p> <p class="ql-block">无法重来的一生,尽量活得快乐和自由🦋</p> <p class="ql-block">五岳之西岳一华山:</p><p class="ql-block"> ​华山古称太华山,是中华五岳之西岳,以“奇险天下第一山”闻名于世 。</p><p class="ql-block">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城南,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汇处,景区占地面积约148平方千米。华山生成于27亿年至23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由一块完整的巨型花岗岩体构成,是秦岭支脉分水脊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p><p class="ql-block">​ 华山由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五座山峰组成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峰 。华山还有“三十六峰”“七坪八台”“八景体系”等自然景观系统 。其险道众多,如长空栈道、鹞子翻身、苍龙岭等,令人胆寒 。 </p><p class="ql-block"> 华山是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山上有玉泉院、镇岳宫等众多道教宫观,还有大量摩崖石刻,篆、隶、草、行、楷各种字体俱全。华山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源.于华山。</p> <p class="ql-block">自古华山一条道,其险天下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p><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一千米处的桥山之巅 。</p><p class="ql-block">​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p><p class="ql-block"> 黄帝陵园和轩辕庙两个区域。黄帝陵园位于桥山之巅,内有汉武仙台、祭亭、黄帝陵冢等景点。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石碑刻有“桥山龙驭”四字。轩辕庙坐落于桥山东麓,是供奉和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主要有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等景点,以及黄帝手植柏、挂甲柏等著名古柏。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交界的黄河峡谷中,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p><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南距陕西省西安市350千米,北距山西省太原市387千米。</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文、地层、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壶口附近基岩为三叠系纸坊组,岩层软硬交替,加之印支运动形成的两组节理和断层,使流水侵蚀作用加剧,黄河水流经此处,河道收束,形成瀑布。</p><p class="ql-block">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足500米的距离内压缩成20-30米,然后从20多米的陡崖以约1000立方米/秒的流量落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景观。景区还有“十里龙槽”“石窝宝镜”“地下观瀑廊”等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小雁塔,正式名称为荐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由宫人集资修建,用于存放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佛像和舍利,是佛教传入中原的标志性建筑,其名称源于与大雁塔的形制对比和规模差异。小雁塔最著名的传说是“三裂三合”,即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和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等多次地震中,塔身自上而下裂开后又自然复合,这一现象被古人视为“神合”,后经科学验证为古代工匠的抗震设计所致。‌</p><p class="ql-block">1)小雁塔:</p><p class="ql-block">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今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内),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至710年),是为保存唐代高僧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现存13层,高43.4米,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 </p><p class="ql-block">​ 小雁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为方形高台,下有地宫。塔身单壁中空,内壁有砖砌登塔蹬道,底层高6.83米,二层以上逐层递减。塔的外形逐层收小,整体轮廓玲珑秀丽,层间以砖叠涩出檐,砌一排至两排菱角牙子。</p><p class="ql-block">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一起形成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2014年,小雁塔随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西安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11万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的文物有1万余件,藏品序列完整、品类齐全 。以下是一些具代表性的藏品。</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唐长安城慈恩寺内,始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玄奘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和舍利而建。现通高为64.517米,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 </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塔身各层壁面用砖砌扁柱和栏额,每层四面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各层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二圣三绝碑”,即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由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具有很高艺术价值。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遗址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看到大雁塔,就知道到了西安。这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古老建筑,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盛唐的传说和故事。</p>

雁塔

华山

桥山

大雁塔

西安

黄帝陵

塔身

黄帝

陕西省

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