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厝的山海情缘

黎明的春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黎明的春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年9月10日</h3> 在龙岩非遗主题街有座与众不同的老厝经年默默静守在溪畔路45号。那座二层土木结构房屋,占地约350平方米,白墙灰瓦,小巧别致,在钢筋水泥搭建的高楼间显得格外脱俗。<div><br>那是邱氏先祖邱万钟户在清末民初建的宗产,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翻开历史,这座百年老厝深情讲述着龙岩老区与厦门大学一段鲜为人知的校地情缘。</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8.27外墙落架后的邱氏宗厝——厦大工学院办学旧址)</h3> 时间的刻度拨回到1951年3月。邱氏宗厝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厦大工学院师生。他们翻山越岭,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抵达新罗。这是厦大继1937年内迁长汀后,为躲避国民党炮击和空袭,再次迁移龙岩。理学院安置在东肖,工学院四个系500多位师生则分散居住在溪南小学和森玉堂、山公祠堂、谦吉堂、紫峰堂等民宅宗祠里。彼时的溪南小学,即现溪畔路45号的百年老厝邱氏宗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2年龙岩南门木吊桥照片,邱荣华提供)</h3> <div>因厦大入住溪南,溪南小学原未完工的二层楼板,由县政府安排铺设好供其使用。溪南群众热忱敞开胸怀欢迎支援厦大:帮助食堂洗菜做饭,提供田地供其种菜……在龙岩办学期间,厦大给老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一些师生在龙岩各所中学兼职授课,留下务实求学、兴教爱国的历史光辉。龙津河、南门浮桥、溪南小学、龙岩中学(现龙岩一中)、中山公园、教堂……到处有厦大工学院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串串足迹。400多个日夜,校地两家建立了深厚的同胞情谊,共同书写了一段共度时艰的难忘篇章。</div> <p class="ql-block">1951年秋起厦大在龙岩招生,邱氏由此人才辈出,在各地教育、科研等领域发挥生力军作用。据族谱载2005年前新罗邱氏厦大学子共139人。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济系邱加海,1954年毕业,高级会计师(曾是解放后第一任登高小学校长,当年工学院因他的提议落户溪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化学系邱翠琴,1959年毕业,广州中山医学院副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系邱嘉祥,1960年毕业,曾任地委党校副校长、讲师团团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物系邱炳源,1961年毕业,曾任吉林大学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系邱荣洲,1961年毕业,曾任龙岩师专图书馆馆长,在考古和文物鉴定方面造诣颇深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邱伟杰于1992年从厦大法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厦大副校长,现任集美大学党委书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丘氏族谱中大学生芳名录,邱荣华提供)</h3> <div>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厦门与龙岩建立山海协作关系的30多年,校地情缘持续向暖。厦大尽其所能全方位助力新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2020年5月起厦大先后选派林智雄等多位同志到新罗党政机关及乡村挂职。2021年起多次派专家团队帮助新罗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共建新罗区乡村振兴研究院,以人才、技术支持新罗乡村振兴。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目前正在新罗筹建中试基地,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22年5月,厦大档案馆领导到新罗调研办学旧址情况,挂职干部陪同探访了溪南工学院旧址。当年旧址范围内许多建筑早已起了高楼,唯有这座邱氏宗厝保留完整。保护好旧址,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成为校地共识。</div> 龙岩市、新罗区十分珍视厦大在新罗办学的历史情缘,高度重视厦大工学院旧址保护工作。2023年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几赴厦门与校领导交流座谈,共商“原厦大工学院旧址”文化品牌打造,探索新时代校地合作等事宜,并委托区政协主要领导牵头深入挖掘厦大与龙岩结缘的历史故事,再谱校地山海情新篇。<div><br>回忆起厦大在溪南办学的峥嵘岁月,邱氏宗亲热忱依旧,决定修缮好经年风雨成危房的邱氏宗厝,用作厦大旧址展览馆,让更多人铭记厦大在溪南的光辉历史。</div><div><br>区政协持续关注这一社情民意,积极帮助南城街道厘清困扰邱氏宗亲30多年的房产权属纠纷遗留问题,有力推动旧址开发利用工作。2023年6月,邱家宗慈善基金会以代持人名义依法取得该宗产不动产权证。旧址修缮工作全面启动。</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岩非遗主题街街景)</h3> 2024年12月10日上午,厦大工学院旧址修缮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区政协领导、厦大龙岩校友会代表、南城街道主要领导、邱氏宗亲代表等出席了开工仪式。厦大龙岩校友会邀请著名设计师、邱氏宗亲邱育章教授亲任旧址修缮总负责人,本着保留旧址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的“修旧如旧”原则组织实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岩中山公园擎天塔)</h3> <div><br>古有溪南民众及社会名士捐款捐田齐心修复南门浮桥,今有邱氏宗亲慷慨解囊踊跃为旧址修缮添砖加瓦。这是一脉相承的好民风,是老区人民对厦大表达深情的生动实践。南城溪南、隔后、新陂,曹溪月山,西陂大洋、排头、西山,雁石黄庄……龙岩新罗33个村的邱氏宗亲积极捐款,30元50元,500元1000元,3000元10000元……每笔捐款都是宗亲的心意。</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溪南民众及社会名士捐款修复南门浮桥芳名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非遗主题街隔岸观闽西工农银行大楼)</h3> 2025年8月27日,历经8个半月的建设,旧址修缮工程外架落架,一座白墙灰瓦二层小楼重新进入视野。这标志厦大工学院旧址改造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内部装修后将交由厦大龙岩校友会布展,以图片、文物等全面展示厦大在龙岩的历史变迁,使其成为嘉庚精神、校地情缘的宣传窗口。 (从龙川路隔岸观非遗主题街,右角为修缮中的厦大工学院办学旧址) <div>悠悠岁月诉说当年校地共度时艰情,涛涛龙川再续今日厦龙山海合作篇。历史回响,旧址新生。邱氏宗厝见证了厦大工学院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成长,其修缮利用更是承载着在岩厦大学子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承载着老区人民对厦大一如既往的热情。百年老厝再续前缘。这是厦龙“山海协作”新形式又一生动体现,必将为两地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平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