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风古韵览太行(四)

云裳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了山西运城的几处精华建筑和景点后,我们一路向北开始返程,来到了位于晋城市的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是陈廷敬的故居,因康熙两次下榻而得名“皇城”。皇城相府融合了军事防御、官宦文化与家族传承,是明清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p class="ql-block"> 陈廷敬(1639-1712)是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康熙皇帝35年的经筵讲官、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官至宰相。其家族明清两代人才辈出,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皇城相府见证了陈氏家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皇帝为陈廷敬的故居题写的匾额“午亭山村”,连同两侧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一起,镌刻于御书楼的石碑上。</p> <p class="ql-block">  这是皇城相府的“冢宰总宪”功德牌楼。“冢宰”、“总宪”这两个官职是陈廷敬政治生涯的核心身份,彰显其位高权重的仕途成就。</p><p class="ql-block"> 牌楼两侧的“一门衍泽”“五世承恩”,意为陈氏家族五代都蒙受皇恩,家族人才辈出,仕途显赫。</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的出生地~世德院</p> <p class="ql-block">  康熙两次下榻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所藏的《康熙字典》包括康熙本朝民间最早版本和原稿两种, 郑州永昌瓷庄庄主花少峰捐献的一套康熙本朝印制的《康熙字典》是民间发行最早的版本。皇城相府还珍藏着《康熙字典》原稿,由陈廷敬担任总阅官,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共收录汉字47035个,整体沿用214个部首,堪称“中华第一字典,皇家唯一版本,具有重要的汉字研究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为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  内城设有河山楼,高30米,可容纳千人避难。</p> <p class="ql-block">  小姐院~皇城相府小姐居住的房子采用卷棚顶(无屋脊、无脊兽)。寓意女子应性格温柔内敛、无棱无角;象征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里的花园</p> 太行山大峡谷 <p class="ql-block">  返京途中,我们穿越了太行山大峡谷,雨后的大峡谷,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有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太行山大峡谷,云雾飘渺,宛若仙境。</p> 大洼村 <p class="ql-block">‌ 邯郸大洼村是太行山深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村落,以独特的石头建筑群闻名,核心景观包括500年石拱桥和悬崖石屋群。300余座明清石屋依山而建,60%保存完好,房屋、道路、桥梁均用红砂岩直接垒砌,被称为“太行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九天的《晋风古韵览太行》行程结束了,弥补了以前的缺憾但又增加了新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从唐代的南禅寺大殿,到宋、金、元、明、清各代的遗存,几乎能完整串联起近千年的中国木构建筑演变脉络。触摸着历经风霜的斗拱、梁柱,能直观感受到历史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再见山西,我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 2025.9.6</p><p class="ql-block">(感谢主驾司机老谭,感谢后勤保障小宋,感谢路线规划小安,与你们同行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