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姐姐的碗托

蔚蓝

<p class="ql-block">  说倪姐姐的碗托,就应该先聊一聊她家里的锅碗瓢盆,她的做饭家具不仅仅是齐全,有烤箱、微波炉、电饼铛、榨汁机、面包机、压面机、蒸蛋器,还有来自于她老妈妈的,老婆婆的一些锅碗瓢盆,有些磁盘瓷碗市面上已经是买不到了。看着她的这些“老古董”家具,都没人用了而每每谈及这些老物件,会看见她眼里的那种幸福光芒。</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倪姐姐啥也好就是盛菜的盘子不好看,她却给我讲了一下盘子的来历,是她的妈妈当年看见她家里缺些盘碗,又怕孩子们“打烂盘碗”,就给她买的这种里面是铁外面镀瓷的盘子,用了好多年了,舍不得丢掉。这些瓷盘子也是他们这个家庭承上启下的纽带,她的每一个餐具都是有故事的。</p><p class="ql-block"> 倪姐姐做碗托是从马栅买的荞面生子,凉水和面至流动状面糊(筷子挑起成细线),倪姐姐用的碗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粗瓷浅口的苯碗,现在市面上也已经不见了。我们这里有几家一直卖传统小吃的有这样的碗,碗底刷油后倒入面糊,冷水蒸20-30分钟,期间需要再搅动一次,过去都是自然凉凉,做的少了或者多做自然凉凉的还是劲道一些。凉凉后用特制的小刀划成块儿。浇上倪姐姐用山西陈醋蒜泥汁调制的蘸料,筋道爽滑,十分可口,是解腻的最佳小吃,尤其是夏日炎炎别提多享受了。因为做的繁琐也就是她的宝贝女儿,宝贝儿媳妇,宝贝老妈妈磨人的时候,我们才有幸看到,品尝。倪姐姐说现在方便,过去不卖这样的荞面生子,加上洗面这个环节做起来就更麻烦了。现在方便了很多,荞麦是唯一作粮食的蓼科植物,荞面具有降血糖血脂、保护视力、防治冠心病和癌症等特殊保健功效。用荞面做的碗托又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本土零食,代代传承的做法,没有一定的经验也是做不成倪姐姐这个样子的。</p><p class="ql-block"> 倪姐姐喜欢美食,她用自己家的卤汤卤蛋,卤猪头肉,猪肝,加上她马栅赶集买回来的麻花,卤肉鲜香,麻花香脆(可甜可咸)搭配碗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里的人吃上这么一碗确实是香的一塌糊涂。因为倪姐姐的碗托,我时常在想,全国各地都有此类小吃,不同的吃法,叫法,做法也略有不同,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家乡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地道的吃法是驴肉碗托,驴肉也是卤好的,每碗里切几片片,再加上卤味的豆腐汤汤,也可以加点素汤(蒜泥芝麻醋汤),爱吃辣椒的、香菜的再放点,口感有层次而且能吃饱人。有的人喜欢在碗托里放入我们马栅特有的麻花(有咸、甜两种口味),既好吃又解馋。因为繁琐,年轻人不愿意传承和学习,而倪姐姐的这一碗托就是小吃文化的传承,她做的碗托让炎炎夏日有了美味的清凉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做碗托很辛苦,倪姐姐会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夏天家里热,蒸碗托更热,一顿操作下来,毛巾都能拧出水。招呼大家伙过来吃碗托,再拿出几瓶冰镇啤酒,谁都知道碗托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下酒菜,她忙碌着依旧是笑呵呵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