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篇

<p class="ql-block">说到小学美术课,我们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可能还是画画、做手工。但最近新修订的一套小学美术教材,好像给美术课赋予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它不仅仅是教孩子画画了。</p><p class="ql-block"> 没错,这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美术修订,一个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把美术课的定位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技能课,更是一个思想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阵地。</p><p class="ql-block"> 我也注意到了,教材的指导思想里明确提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且要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甚至直接说,要从小播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嗯,这其实就是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这种非常具体、生动的方式给落实了。它传递的信号很清晰:美术教育首先是育人,是用艺术的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价值观。这已经成了这套教材的政治底色和核心方向。</p><p class="ql-block"> 确实,这个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那在具体的内容上,它又是怎么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涉及到它的第二个重点了。教材严格按照最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把培养目标分成了四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p><p class="ql-block"> 哦,这四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它在教材里是怎么落地的?</p><p class="ql-block"> 它落地的方式特别强调“体验感”。比如通过主题化、生活化的设计,还有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不是干巴巴地听理论,而是在各种美术活动里,亲身去感受美、欣赏美,然后试着去表现美和创造美。</p><p class="ql-block"> 任务驱动,这个我有点好奇。这种方式在培养“创意实践”这个能力上,具体有什么优势?它怎么能让孩子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去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好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把学习内容变成了一个个具体、好玩儿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设置在真实或者模拟的生活情境里。比如说,教材里可能会有一个任务是“为我的社区设计一个环保垃圾桶”,或者“设计一款未来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 我明白了。孩子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自己去想,我这个垃圾桶要有什么功能?要用什么材料?怎么设计才好看?他得主动去调用他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p><p class="ql-block"> 完全正确。这个过程就不再是“老师教,我来画”,而是“我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去主动学习和创造”。这锻炼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意实践”的核心,也是一种知行合一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这种方式确实很棒。那在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选择上呢?它怎么平衡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这方面,教材的思路是“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美学思想和那些传世经典作品展开的。比如水墨画、书法、剪纸这些。</p><p class="ql-block"> 嗯,先让孩子把自己的根扎牢。</p><p class="ql-block"> 对。在打好这个文化地基的同时,它也很有选择性地引入了一些世界各国的经典美术作品。目的就是既要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让他为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同时也要让他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欣赏和借鉴世界艺术的精华。这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兼收并蓄。</p><p class="ql-block"> 这种中西结合的思路听起来很不错。那除了这些宏观的原则,这套教材在编写上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创新亮点?</p><p class="ql-block"> 创新点还挺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纸数融合”。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纸质课本,它还同步研发了数字化的教材。老师上课可以用多媒体,学生回家也可以通过数字资源进行拓展学习。</p><p class="ql-block"> 这个很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亮点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任务驱动”的升级版,叫“以用带学”。它更强调学习的实用性。比如,不是先教你透视原理,再让你去画画。而是直接给你一个任务,比如“画出我们教室的一角”,在画的过程中,你自然就会发现,哦,原来近大远小是这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在用的过程中去学,而不是学完了再等着用。</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个意思。这种方式让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也更高效。同时,教材还特别强调评价体系要跟上,确保教学、学习和评价这三件事是统一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最后就考什么,形成一个闭环。</p><p class="ql-block"> 听下来,这套新教材的变化确实是系统性的。它不仅仅是内容的更新。</p><p class="ql-block"> 没错。总结一下的话,这套新教材的核心特点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政治引领和思想塑造放在了首位。其次,是完全以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这些核心素养为目标。再者,它在内容上做到了根植中国文化和放眼世界的结合,培养文化自信。最后,在教学模式上,通过纸数融合和任务驱动这些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且确保了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梳理就非常清晰了。看来,我们下一代的美术课,承载的东西真的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上美术课,印象里就是画个苹果,画个风景。但最近我听说,新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好像在做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事,它不仅仅是教画画那么简单了。</p><p class="ql-block"> 没错。这套新教材,可以说它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把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放在了第一位。它希望通过美术这个载体,让孩子们去理解一些更宏大的主题,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p class="ql-block"> 哦?这个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教孩子们怎么画画,更是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在他们心里播下一些正确的思想种子,同时打下一个能力基础,对吧?</p><p class="ql-block"> 正是如此。它把政治思想的引领和核心素养的培育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了。比如它强调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四个核心素养,就是希望孩子们不光会画,还要会看、会想、会创造。它想真正做到“以美育人”。</p><p class="ql-block"> 那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上,这套教材是怎么带着孩子们一步步走进艺术世界的呢?内容组织上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p><p class="ql-block"> 它的结构非常有层次感。低年级,主要是玩,通过艺术游戏和综合活动,让孩子们先产生兴趣。到了中年级,就以美术为主了,但会融入一些音乐、戏剧这样的姊妹艺术。高年级呢,就更侧重于怎么用学到的知识去搞创意。</p><p class="ql-block"> 我明白了,它不是一上来就灌输理论。而且我注意到一个词,叫“明线”和“暗线”。这个怎么理解?</p><p class="ql-block"> 这个比喻很形象。明线就是那些大的主题,比如自然、社会、科技。暗线呢,就是藏在这些主题背后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教材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抛出一个问题,再布置一个任务,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把明线和暗线都掌握了。这就是所谓的“以用带学”。</p><p class="ql-block"> 听起来很实用。那在视觉呈现上呢?毕竟是美术教材,它自己的“颜值”肯定也很重要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套教材的图文设计非常用心。低年级的版式就特别活泼、疏朗,图大字少。到了高年级就变得更理性一些。而且里面的插图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有的是经典名画用来欣赏,有的是步骤图,但即便是步骤图,也请了名家来画成线描作品,本身就很有美感。</p><p class="ql-block"> 哦,连步骤图都是艺术品。我听说它还搞了些跨学科的融合,这又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是的,它在努力打破学科的墙。比如,有一课是让孩子们去了解儿童剧,然后学习怎么设计舞台美术。这就把美术和戏剧表演结合起来了。它还积极地推动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融合,让学习方式更多元。</p><p class="ql-block"> 这种跨界融合听起来能让美术学习变得更立体、更生动。那聊了这么多,最后一个问题,学得怎么样,怎么评价呢?这套教材的评价体系有什么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也是这次修订的重点,叫“教学评一体化”。简单说,就是让评价标准变得特别清晰。每个单元开头就有“单元目标与评估依据”,学完之后还有“单元自评要点”。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学到什么程度,学完也能自己评价学得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学生自己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得怎么样,以及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不再是老师给个分数就完事了。</p><p class="ql-block"> 对,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总的来说,这套新教材可以概括为四个重点:第一,它把政治引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它的结构是分段式的,用任务驱动学习,强调学以致用;第三,视觉设计本身就是美育的一部分,并且积极地跨界融合;最后,它的评价体系是透明的,实现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统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新时代的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全面的美术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