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金秋送爽学意浓,研修赋能启新程。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我校近期开展了以“深耕课堂 育开思维之花”为主题的思维课堂交流研讨教研活动。活动中,语文、数学学科的三位教师精心授课,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评课议课,在思维的碰撞中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之路。</p> 以课为媒,绽放思维光芒 语文课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语文组后翠茹老师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司马光》一课为载体,打造了一堂充满思维张力的经典诵读课。课堂上,教师并未局限于“讲故事、记字词”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以“司马光为何能想到‘砸缸’救人”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场景。通过“小组合作还原事件经过”“对比不同救人方法的合理性”“结合生活谈智慧运用”等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短句的朗读节奏,更在层层递进的思考中,理解了“逆向思维”的价值。</p> 数学课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 《分数的初步认识》:从生活中来,向思维深处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张帆妮老师带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学生熟悉的“分披萨”“分苹果”为切入点,让抽象的“分数概念”变得直观可感。教师通过“动手折一折”“涂色表示1/2”“比较1/2和1/4的大小”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走向“抽象理解”。课堂上,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说清楚分数的含义”,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让学生在表达中梳理思维逻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辨图形特征,拓空间思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鲁玉民老师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为内容,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应用”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图形概念。课堂伊始,教师借助“拉紧的绳子”“手电筒的光线”等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知三种线的特点;随后,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的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伸”的核心特征。</p> 以研促教,共探优化之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展示课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老师们围绕“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思维培养目标”这一核心,从“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参与度”“思维引导策略”等方面,客观分析课程的优点,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既有对授课教师的肯定,也有对教学细节的精准打磨,真正实现了“以课为例、以研促教”的活动初衷。</p> 深耕不辍,共赴教育新程 <p class="ql-block"> 此次思维课堂交流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实践—反思—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通过“授课展风采、评课促思考”的形式,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思维课堂”的构建方向——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更要聚焦思维,设计有梯度、有深度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敢思考、会思考、善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未来,我校将持续以思维课堂建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教研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深耕教学、勇于创新,让思维之花在每一堂课中绚丽绽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END——</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编辑:教研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初审:程秋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终审:马 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