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示范展风采 深耕课堂促成长——明德小学成功开展邗江支教名师示范观摩课大教研活动

绥德县明德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9月11日,学校开展了邗江支教名师示范观摩课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邗江支教老师唐海燕进行示范课教学,校级领导、全体语文教师及其他学科部分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活动,县教研室教研员马榕亲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唐老师以“问题驱动”为主线,通过“初读写疑问—交流筛重点—读悟解问题—朗读升情感—总结明方法”五个环节,层层推进。学生从自主提问到小组筛选,再到全班共解,不仅学会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在朗读与体验中深刻理解了“舒适”“僵硬”等词语的内涵,体会到第五粒豆在困境中顽强生长的精神力量。唐老师巧妙地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本的同时,感悟“爱与感恩”的深刻意义。</p> <p class="ql-block">  在随后的集体评课环节中,县教研室教研员马榕、校级领导、各语文教师围绕本课的教学设计、策略落实、学生参与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紧扣提问策略单元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环节设计精准,尤其是通过生活化体验(如“同桌拥抱”感受“不舒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词语,极具创新性与实效性。课堂既注重语言训练,又关注思维发展与价值观培养,是一节具有示范意义的优质课。</p> <p class="ql-block">  周娜副校长在总结点评中以“接地气、有高度、有深度”三个关键词,高度概括并肯定了唐海燕老师这节示范课的显著特色与教学成果。她指出,本节课接地气——环节设计贴近学情、扎实可行,将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学习过程;有高度——教学架构精准,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实现语言与育人的“双线融合”;有深度——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关联生活、着眼长远,将“提问”升华为学习品质,体现了从“教知识”到“养素养”的理念跨越,践行了“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p> <p class="ql-block">  本次邗江支教名师示范观摩课活动,不仅为学校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将继续依托此类高水平教研活动,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持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理念的更新,脚踏实地践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  文稿:宋亚茸</p><p class="ql-block"> 摄影:曹红艳</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