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圣女娟秀</p><p class="ql-block">图/自拍、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982129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抛物线的人生路上,可以说是幸运者,虽有父母给予和自己努力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缘于不期而遇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在1966年,两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1967年长征后回到学校,参加了学生自己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一段精彩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还要从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下称革委会)时说起。</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革委会是由军队代表、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加之革委会成立后将迎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并组织慰问团到部队演出。在参加慰问演出的宣传队中,多数是工矿企业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宣传队十八个人具有乌兰木骑特点,队员都是朴实的十五、六岁中学生,用现在的话说都是靠谱的人。且一专多能,乐器都是自己从家带来的,低音贝斯(在乐队中负责奠定乐曲的节奏与和弦基础)是用废弃的鼓自己做成的;没有资金,服装都是自己出钱统一购买;节目完全是自己编导创作,演出阵容特别被看好,在当时也是社会有名的宣传队之一。所以革委会对我们非常重视,被安排在装甲兵部队司令员王从洲为团长的第一慰问团,副团长是李淑文。到沈阳军区司令部、空军司令部、炮兵司令部及连队慰问演出,反响很好。半个多月的慰问演出结束后,我们有缘结识了引路人部队代表,我们都叫他杨指导员,是革委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军人代表。</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们就作为市革委会直属队,代表沈阳市的红卫兵为外宾演出。当时巴勒斯坦的领导人阿拉法特、巴西的友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来华访问到辽宁的,都安排我们为他们演出,并一一握手。每次演出后都进行战评,杨指导员都亲自参加,好的肯定,问题毫不客气的提出批评,相互间如情同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杨指导员犹如家长,爱护所有人。</p><p class="ql-block"> 从此,指导员和我们的接触时间逐渐多了起来,而且每次有演出任务时都亲自带队,大家没有一丝怠慢的情绪。虽然人少节目多,累得满身是汗,都能做到万无一失,指导员看到大家那么辛苦也心疼得不得了。指导员不仅关心大家的生活,更多的是关心大家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成长。每次演出战评后,总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大家讲政治,讲人生,如同导师一样,对我们正确三观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受益匪浅。在指导员的帮助启发下,大家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都纷纷提出了入党申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在大家如火如荼的创编新节目,迎接演出任务的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两次带着准备好的行李,兴高采烈的到学校,准备启程前往早已定好地点的农村,均因接到有为迎接外宾演出的政治任务,而不能前往。</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发表,第二天也就是22号,革委会派车将我们送到郊区的指定地点。村里专门组织召开了欢迎会,还有欢迎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横幅,革委会的领导讲话后,我们为贫下中农奉献一场丰富多彩的节目。送我们到农村的领导其中就有杨指导员,他们走前杨指导员专门为我们开了会,讲了话,大家纷纷表示安心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锤炼一颗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提高阶级觉悟,绝不辜负领导期望。</p><p class="ql-block"> 为更近距离的接触贫下中农,我们都被安排到老乡家里住。吃饭问题由六个女生轮流做,每人一个星期,粮食到市里买反销粮,就餐、学习、开会都在女生宿舍进行。</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冬季农闲季节,为打有准备之仗,安顿下来后,我们开始访贫问苦,搞社会调查,了解农村阶级斗争形势,从中得到锻练。积极参加学毛著积极分子演讲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与贫下中农交朋友,主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还参与冬天的农田基本建设。当时农村还有个口号叫歇人歇马不歇车,我们与贫下中农一起,拉人力车到二十里地以外的郊区拉沙子,改良土壤。虽然累得腰酸腿疼,但练通过劳动,也改变了贫下中农对我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印象,还学会干冬季农活的技能。我们还将在农村的学习、劳动、接受再教育、生活等情况,写信向杨指员汇报。指导员回信对大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忠肯的语言对大家无疑是最好的鞭策。</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开始农忙,大家觉得这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最佳时机,都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学会了水田和旱田农活的技巧,干起活来与贫下中农不分上下,也拉近与贫下中农之间的距离。亲身感受在田园风光中,贫下中农那份纯朴、善良的为人,以地为生、家禽为伴,与自然和谐共生、领悟生命真谛,用勤劳的双手春种秋收、冬藏夏忙、节俭度日,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生活,触动着每个人的心,觉得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内容太多太多,深刻理解了毛主席在发表的最新指示中“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大有作为”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经常写信向杨指导员汇报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成长和体会的情况与心得,更拉近了与指导员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指导员怕影响工作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骑车到农村看望我们到深夜后,又骑车返回我们很受感动。更坚定了安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一晃就到了挂锄时的八月,还突然接到市革委会调我们回城的通知。当革委会派车来接我们时,贫下中农送我们的情景,感动的我们热泪盈眶,依依不舍的与朝夕相处的贫下中农一一握手告别后离开了农村。这是我们生命中一次不可忘怀、铭记在心的经历和财富。</p><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农村回到市里,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无边无际,回到城里原来觉得很大的市文化宫,此时再看感觉太小太小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新鲜陌生了。</p><p class="ql-block"> 回城后,我们又过上了集体生活。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市革委会决定成立市歌舞团,我们是歌舞团的首批成员。而杨指导员就是歌舞团的领导。</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离开了歌舞团,杨指导员也转业回到河南老家的县武装部。</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市歌舞团后,在省直的外贸部门工作近八年。再后来因为平反冤假错案,又经省直机关内部调配,我被调到省高级法院,成为一名高级法官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是幸运的,真的要感恩助力我成长的杨指导员。他不仅是我的引路人,也让我的人生有了灿烂的色彩。入了党,有了别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成了家、还有了隔辈人。每天弹弹钢琴,写写美篇,乐哉悠哉,<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活甭说有多幸福了</span></p><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杨指导员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也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如何。但不管健在与否,真要感谢让我灿烂人生的助力人您杨指导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