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影坛折桂溢华彩,银幕新辉映玉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浪卷金沙名四海,浮光潋滟举云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很偶然的机遇,让我于2025年9月10日晚上,在像素森林传媒的所在地,参加了著名导演张华洁先生制作的《金海岸》(GOLDEN COAST )首影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虚度光阴七十载。我这个井下之蛙,从未见识过首映礼。当我9日下午在"《吴正文集》研讨会"交流平台上,看见张导晒出两幅剧照和一条短信:"明天傍晚在悉尼有一场《过火木》、《金海岸》专业影院联展放映,有兴趣的朋友,我会发出邀请函",当时勃然兴起,也想去凑个热闹。随后私聊张导,结果如愿以尝,获得邀请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来守时,在八点前赶到目的地,正好遇到张导、于大海等,一起步入首影礼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遇见了好些熟悉的面孔,如老三姐夏𣇈珑,青云老师,武佬爷,太阳雨工作室的潘晴夫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门踏上全新的红地毯,给我带来一种喜悦温馨的感觉。影室不大,可容纳三十多名观众吧。主办方还摆放有鲜花,小食,果盘,香槟,果汁,还有几盅不同口味的爆米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段小视频,可见几分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观摩曹雨女士制作的短片《我有》。充满着女艺术家的风华激情。她一口气说出了四十个引以为豪的"我有",为她喝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止戈先生写了一段评论,颇有见地。借此分享给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身体到世界:窥见曹雨的艺术生长轨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晚有幸看到先锋青年艺术家曹雨的创作轨迹,感觉她始终以“活着”为核心主题。无论是因母亲身份而触发的身体体验《泉》,还是映射人际关系张力的《我就是想你过得没我好》,抑或源自环境巨变思索的《最后一只麻雀》,都体现了她将个体生命经验与更广阔的人性、社会与时代背景相交织的独特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并不拘泥于女性主义或其他既定标签,而是以真切的个人经历为起点,让艺术成为理解存在、回应现实的路径。这种从个体到群体、从身体到精神的延展,使她的作品既保有真实的生命质感,又展现出开放而持续的成长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由张华洁先生介绍了《过火木》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反映的主题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华洁,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学博士。多年来在绘画、电影、戏剧、观念和行为艺术领域进行深入的跨界艺术实践。他拥有中国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学士学位和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博士学位,并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张华洁曾担任多部获奖影片的摄影师,其中包括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英雄》(2002)。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世界展出。分别在2015年于西安美术馆、2018年于上海之禾空间和 2019 年于乌镇戏剧节举办大型个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火木》是张华洁旅居澳洲后拍摄的第一部独立电影,由特邀华裔艺术家阿仙主演。以主人翁在疫情爆发两年后回家寻妻为主线,表现了关注后疫情时代的人性状态与疗愈温情,以沉静且极具张力的运镜和影调,诗意般的呈现故事。影片在澳大利亚多个地点取景,包括澳洲森林大火遗迹、被疫情重创的现代化大都市、广袤的中部红土大地、露天金矿挖掘现场等,展现了澳洲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部影片于2022年9月12日在墨尔本举行内部首映礼,同年10月在悉尼蓝山点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将首映礼喻为艺术享受的盛宴。菜过两道,正式上演《金海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华洁先生分享了"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主任与评委会艺术和项目总监的来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親愛的华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恭喜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親愛的休斯顿國际電影節 2025年雷米獎得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谨代表休斯顿國际電影節雷米评獎委員會全体成员以及我們的整個團隊 -一致授予您雷米金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很榮幸地祝贺您的卓越創意,並自豪能將您的成果包括在今年的出色成就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我們收到了來自71個國家的3,000多個各类作品。雷米獎的产生竞争激烈。您的作品在一個極具競爭性的領域成为最佳。我們為您的才華,遠見和對獨立電影製作的奉獻表示讚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受尊敬的獨立電影節之一,休斯顿國际電影節始终秉持獨立精神,致力於挖掘与尊敬真實的故事講述和藝術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的電影節曾经自豪地发掘了一些杰出的電影导演的早期作品,如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李安、科恩兄弟、雷德利·斯科特和简·康平。我們很高興見到您的名字添加到这一持续的成就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您的獎項是由休斯顿國际電影節专业評審通过严格的公平竞赛评选出的权威獎項,這是一个系列工作應有的结果的一部分。我們着力聚焦于非凡的創造力並確保更多的激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很榮幸今年在休斯頓舉辦了放映,研討會和慶祝活動。並接待了充滿活力的全球電影製片人出席交流活动。我們希望你明年能再次参与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次恭喜您,感謝您成為WorldFest家庭的一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诚挚的問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凱蒂·萊·坎農(Katy Lea Canno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凱蒂森·哈尼(Kathicen Hand)</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執行董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藝術和計劃總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华洁先生简介《金海岸》的构想和拍摄趣事。他还有铁汉柔肠的真情流露,说每当忆起无人机的轰炸画面,就会潸然泪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海岸》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通过一位新兵和一位老兵在弥漫着战火硝烟的丛林中遇见,新兵问老兵:你有家人吗?"老兵说"有",并出示了一张女儿的照片,深情地说:"我已两年没有见过她了"。老兵又问新兵:"你有女朋友吗?"新兵沉思了一会,说"有"。忽然间,响起了无人机的投弹爆炸声。新兵猛然尖叫:"我的包袱找不到了"。老兵叫他不要动,替他去寻找。结果,一声巨响,老兵再也回不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影片的结尾,是新兵和老兵的遗孀和女儿被定格在一派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海岸沙滩上,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联想和反思:发动侵略战争是祸害!反侵略战争最终必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兵由希腊移民Ruben扮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兵由华裔渠河洋扮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海岸》的结尾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华洁先生向我分享了两幅拍摄过程的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海岸》首影礼临近结束时,张导与观众互动交流,他介绍了这两个短片,都是使用iPhone13、14Pro Max同步拍摄的。他还谈到计划开拍第三部短片,揉合成一小时内可以播影的三部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留下一张部分人员参加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花絮分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导和曹雨互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办方的工作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与张华洁先生谈不上熟络。我记得去年在Campsie图书馆的学术讲座上见过一面,一副艺术家的派头,大个子,头戴牛仔帽,身上散发出充满活力的精气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在更早之前,则是2023年8月底走访心存先生位于蓝山的农庄,他领着我转到河边的一个小屋,说张华洁曾住在这搞创作,屋外还留有他的一件工艺品。他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问我认不认识张华洁。我说真不认识他。他说张华洁是有名的大导演,他和张艺谋合作的《英雄》你总该看过吧。我说没印象了。第二天我发布了《霍斯河农庄游记》,将这一有趣的对话也写进去了。今天早上我将这篇文章转发给张导,他看过后。说写的很好,并向我介绍了他当时在农庄逗留两个月的有趣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这次首映礼,我对他的印象更深了。真诚祝贺他获得了休斯顿国际电影节2025雷米金奖,衷心祝愿他在影片制作上再创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为笔者和张导留影,感谢潘晴老师的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晓珑大姐和张导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者和老三姐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次参加小型影院的首影礼,享受VIP的待遇,充满着欢乐的氛围,将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再次感谢张导的邀请,感谢主办方的热情接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精选评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银幕初遇与笔墨新章:评恒心马先生的首影礼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佬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篇由恒心马老师写就的观影美篇,恰似一道跨越时空的光束,不仅照亮了张华洁导演的作品内核,更映照出普通观众与艺术对话的珍贵姿态。其价值远超出寻常影评,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文化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 “初体验”的纯净视角:破除影评话语的藩篱 作者以“井下之蛙”自谦,却恰恰展现了最本真的观影视角。不同于专业影评人的技术解构,这位长者用质朴笔触记录艺术带来的直接冲击:曹雨《我有》中“四十个自豪”的直观震撼,《金海岸》战火中人性微光的瞬间捕捉,《过火木》疫情创伤与自然疗愈的诗意感知。这种未被理论框架过滤的原始感动,恰恰回归了艺术评价的本源——作品与心灵碰撞产生的纯粹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 跨代对话的文化意义:银发观众与先锋艺术的相遇 古稀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隔空对话本身即具象征意义。当作者以“虚度七十载”的阅历解读新生代创作时,实则完成了传统文化积淀与当代艺术表达的奇妙共振。文中对武止戈评论的转引尤见深意——将曹雨作品解读为“从身体到世界的艺术生长”,这种代际间的理解与传递,打破了“先锋艺术曲高和寡”的偏见,证明真正的好作品能跨越年龄鸿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 民间书写的史料价值:为电影史留存温暖注脚 该文以日记体形式详细记录2025年9月10日悉尼首影礼的时空坐标:从像素森林传媒的场地氛围,到张华洁导演亲自解读的创作背景,乃至曹雨短片的现场反响——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是中国独立电影海外传播的鲜活史料。尤其对手机拍摄的《金海岸》能达到“无人机投弹爆炸声”的震撼音效记载,为电影技术民主化趋势提供了重要个案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 精神启示:打破年龄壁垒的文化参与勇气 最动人处在于作者的行动本身:古稀之年仍葆有对未知领域的好奇,看到邀请函即“勃然兴起”主动求票,观影后立即整理图文成篇。这种“永远在路上”的文化参与感,是对“年龄只是数字”的最佳诠释。正如张华洁导演用手机突破电影制作边界,作者也用美篇打破了老年群体与当代艺术活动的隔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末将战争创伤(《金海岸》)与疫情疗愈(《过火木》)并置思考,可见作者虽自谦“凑热闹”,实已准确把握两部作品的内在关联——皆在探讨创伤之后的人性重建。这种洞察力证明:真正的艺术评论从来不需要专业术语堆砌,只需一颗真诚敏感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篇美篇正如其描写的《过火木》那般,在朴素中见深意:既是普通观众的艺术启蒙录,也是独立电影传播的民间档案,更是银发族文化参与的生动范本。当第七十载光阴与第七艺术相遇,生命经验与银幕光影碰撞出的,正是文化传承中最动人的火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李作恒,笔名恒心马。祖籍广东河源人。曾进修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澳大利亚炎黄画院副院长,全球汉诗总会澳大利亚分会副秘书长,悉尼诗词协会副会长,澳华悉尼雨轩诗社成员,获美篇首批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发布了美篇五百多篇,格律诗词逾千首。作品散见于澳华文学网,澳洲新报副刊澳华新文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