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奥兰,因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因为奥兰军港项目,记不清楚去过多少次,这座城市留下我和同事们太多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兰的轮廓大约是地中海用浪尖雕刻的,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天然港口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接住来自直布罗陀海峡的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奥兰自古便是北非与欧洲贸易的枢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世纪,腓尼基人在奥兰海岸建立贸易站,用食盐换取黄金;罗马帝国时期,酒神巴克斯的祭坛曾矗立于此,葡萄园梯田的遗迹至今还隐埋在奥兰郊区的沙丘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格里布地区的早期历史与柏柏尔人密不可分,当地部落的游牧文化在被阿拉伯人征服后逐渐与伊斯兰教融合。奥兰城则始建于公元903年,相传最早就是由两个航海的阿拉伯人发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世纪初,西班牙人占领奥兰,将其定位为地中海南岸的“前哨”,18世纪初,又被奥斯曼帝国夺回,奥兰成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的碰撞点,圣克鲁斯堡、前西班牙总督府等遗址见证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纪法国殖民时期,北非的小麦、葡萄酒和橄榄油通过奥兰的港口运往欧洲。奥兰城逐步成为“欧洲化”的城市,市区至今仍有大量法式建筑,如奥兰剧院、邮局、行政大楼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兰可以说是被殖民历史的“活化石”。阿拉伯、罗马、奥斯曼、西班牙、法兰西等帝国都曾经在这里撒下多元文明的种子,正如当地谚语所言:“奥兰的沙粒里藏着七种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厚重的历史层叠,多元的文明、文化,这是我对奥兰的第一印象。其实,这也是北非大部分港城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落在地中海边,可以尽情接受碧海蓝天的自然馈赠。奥兰的地中海风光最动人的莫过于它的海岸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达12公里的“滨海大道”是奥兰城的灵魂,椰树成荫,海风轻拂,远处的地中海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夕阳将海水染成金红色,与白色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傍晚,小渔港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与星空连成一片,宁静、浪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奥兰的渔港,码头边堆满新鲜的沙丁鱼和龙虾。沿着海岸线,有不少餐厅提供地道的海鲜大餐,搭配面包、辣醬,再喝点法国红酒,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兰的地中海风光,不愧为大自然的杰作。这是我对奥兰的第二个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奥兰老城区,狭窄的街道两旁是白色的房屋、彩色的木门和热闹的市集,空气中飘散着烤鱼和香料的气息,散落在街角的面包房,戴着头巾的女人们捧着烫手的法国长棍,穿着长袍的商贩用柏柏尔语吆喝,这种市井气息,粗犷而温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坦率地说,虽然去过多次奥兰,却很少光顾老城区。不过,奥兰是东西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作为设计者,我的许多同事长住在这里,他们有更深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中海从来就不是文明的边界,而是所有相遇的起点。21世纪,因为东西高速、奥兰军港等地标,奥兰便有了中国元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