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以前很少听说有人长肺结节,而新冠以后,不少人体检后发现<b>肺部长出了结节</b>。老中医告诉我们,<b>每天按摩肺经上的云门穴</b>,长期坚持可消除肺结节。</p> <p class="ql-block"> 肺经上的云门穴,位于锁骨下窝的凹陷处。</p> <p class="ql-block"> 2、倪师:肝病患者或肝火太盛的人,如果能每天坚持从足背的太冲穴按摩到行间穴,应该是非常有效,但双脚在下,自己按摩不太方便。其实按照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的思路,轻轻按摩手背上的相应穴位(如图所示),可获得同样效果。按摩一会儿就会全身发热,可使得肝脏循环越来越好,脸色、睡眠也会变好。</p> <p class="ql-block"> 3、现在很多中老年人会腿抽筋,牙痛更是成为不分年龄的常见病。倪师:腿抽筋、牙疼一一你就吃甘蔗。吃庶糖越吃越健康,越吃越苗条,且牙齿也不会坏一一不是甜食不好,而是精炼糖有问题。 </p><p class="ql-block"> 肝主筋,肝苦疾时就在抽筋。黄帝内经讲,即食甘,以缓之。即食甘味,就是吃甘甜的东西,来缓解。吃甘蔗,就是吃蔗糖。抽筋就会止住。如果多吃精炼糖(这是酸性物质)牙齿会慢慢腐坏掉。而蔗糖的属性是碱性。如果牙痛,你就拿个蔗糖,放到嘴巴里,嘴巴里面充满了碱的东西,痛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所有病毒,没有办法在碱的环境里面生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蔗是个好东西。如果你牙痛,吃精制糖(白糖)会更痛,而吃蔗糖就不会。过去很多人饭后吃甘蔗就对了。有些人到了九十岁,牙齿还好好的,就是因为饭后吃甘蔗,里面是蔗糖。现在不少人喜欢吃黑森林,吃完后所有的牙齿都遭罪,越吃牙越坏。</p><p class="ql-block"> 吃甜味食物能够入脾胃。比如说麦芽糖就是甜味的,它入脾胃。麦芽糖是蔗糖,是属于天然的糖,身体会接受。而市面上的白糖对身体无益,是负担,排不掉的。</p> <p class="ql-block"> 小知识:<b>白砂糖和蔗糖的区别</b>?两者都是由甘蔗或甜菜等植物的糖分经过加工制成的,但其化学结构和制备方法不同。蔗糖是一种双糖,是从甘蔗中提取而成的,呈红黄色,色泽较深;而<b>白砂糖则是在蔗糖的基础上精制而成</b>,由于完全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没什么营养而言,但它色白味纯,适合于烘焙和糖果制作。</p> <p class="ql-block"> 注:“肝苦急”,意为肝脏在病理状态下易出现拘急、不柔和的情况,如情绪急躁、筋脉拘挛等。若将“肝苦疾”理解为肝脏的痛苦或疾病,可认为是指肝脏因各种原因(如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感邪气等)引发的功能失调或病变,常见症状包括胁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肢体麻木等。中医治疗时会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疏肝理气、柔肝缓急、滋阴养血等方法调理。</p> <p class="ql-block"> 4、长期久坐,会产生腰背疼痛、颈椎病变、肌肉萎缩、血液循环不畅、消化不良,并易得糖尿病。国家队康复师崔老师教我们一组黄金动作,简单易学好坚持:你只要每天睡觉前花几分钟时间做这套操,就可活动好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从而让你活得更健康,到老不求人。再忙再累也要坚持做。</p> <p class="ql-block"> 5、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而不自知,以至于耽误了病情。手上出现的这三种“迹象”,可能就是糖尿病在向你“敲门”。 <b>糖尿病最明显的三个症状</b>)手指麻木、刺痛**如果你时常感到<b>手指尖端麻木,甚至有刺痛感</b>,那么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早期信号。这种麻木和刺痛感通常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末梢损伤所致。不要小看这个症状,它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的信号。2)<b>手部皮肤异常干燥</b>,正常情况下手部皮肤应该是有一定弹性和光泽的。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手部皮肤异常干燥,甚至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那么这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警示灯”。因为高血糖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从而使皮肤变得干燥。3)<b>手部伤口愈合缓慢</b>,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磕小碰,手部出现伤口也是常有的事。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手部伤口总是愈合得特别慢,甚至容易出现感染,那么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在作祟。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得伤口难以愈合。以上这些信号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你是否患有糖尿病。但它们确实是在提醒你:是时候关注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了!那么,如何科学地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定期到医院药店检测血糖即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总之我们应该<b>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b>,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p> <p class="ql-block"> 6、夏季气温炎热潮湿,体内水湿易阻碍阳气运行,导致身体不适。但也不用太担心,可以<b>通过“纯阳之草”来化湿祛浊</b>——紫苏。老中医建议:饭后喝一杯紫苏水,“纯阳之草”助你化湿养气血! 🌿国医认为,紫苏味辛、甘,辛走肺,甘走脾,入肺经。</p><p class="ql-block">而《本草汇言》曾记载:“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葯也。”</p><p class="ql-block">因此,紫苏不仅能够温中散寒化湿,还有调养脾胃,因此,煮紫苏水喝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几种紫苏水的食养法,具体做法见上图👆</p><p class="ql-block">1️⃣紫苏陈皮生姜水:适合空调房久坐湿重的人;</p><p class="ql-block">2️⃣紫苏红枣枸杞水:适合气血两虚且水湿重的人;</p><p class="ql-block">3️⃣紫苏薏米茯苓水:适合脾虚湿重、易浮肿的人;</p><p class="ql-block">4️⃣紫苏荷叶山楂水:适合饮食油腻、各项指标偏高的人;</p><p class="ql-block">5️⃣紫苏蒲公英甘草水:适合湿热体质、口苦的人。</p><p class="ql-block">🚫紫苏水虽好,但也有不适宜饮用的人群👇</p><p class="ql-block">1️⃣易上火,口干舌燥/常长痘的人不宜喝 ;</p><p class="ql-block">2️⃣发熱的人不宜喝;</p><p class="ql-block">3️⃣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喝;</p><p class="ql-block">4️⃣孕妇不宜喝;</p><p class="ql-block">5️⃣健康人群也不宜长期大量饮用;</p><p class="ql-block">【特别福利】💖</p><p class="ql-block">👉长按识别图中的二维码,0元学习固气活血养身营!👈</p><p class="ql-block">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就转发给更多朋友吧,六月一起调养气血强身健体,紧实身材,焕发精神!</p> 7、<b>人活着要七补</b>:<div> <b>天补</b>:<b>晒太阳</b>,别总窝屋里。白天<b>开窗</b>透气,晚上<b>看星星</b>,接天气就是接阳气。 <br> <b>地补</b>:<b>光脚踩草地</b>、公园遛弯儿。周末别躺沙发刷手机,去河边树下站会儿,接地气能去浮躁。 <br> <b>人补</b>:<b>和舒服的人待着</b>。狐朋狗友消耗你,<b>良师益友滋养你</b>,远离整天抱怨的"情绪黑洞"。 <br> <b>静补</b>:每天发呆10分钟。闭眼深呼吸,戒掉手机依赖,心静了才能看清自己要啥。 <br> <b>食补</b>:<b>吃应季食物</b>,别跟风吃补品。萝卜白菜养人,熬夜配烧烤等于给身体放火。 <br> <b>动补</b>:<b>能动就别瘫着</b>、<b>散步比吃保健品管用</b>,伸懒腰也算运动,久坐等于慢性自杀。 <br> <b>心补</b>:<b>少琢磨没发生的破事</b>。放过自己,能解决的事不用愁,解决不了的事愁也没用。 <br> <b>七补</b>:<b>吃睡动心别亏着</b>,像养植物一样养自己——迎阳光、接地气、常修剪,自然枝繁叶茂。<br></div> 8、<b>失眠,试试按摩耳后的安眠穴</b>:安眠穴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其实,失眠可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试试以下几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对症: <p class="ql-block"> 9、非遗传承人陈茗:每天晚上吃完饭,不用散步,也不要马上躺下,做这个动作三分钟,就能好身体,这个方法叫八段锦双鹰互博。</p> <p class="ql-block"> 10、北京医院院长送给老年人的五句话*:<b>很多“病”对老年人来说都不算病,正常衰老罢了,是身体在老去的信号。</b></p><p class="ql-block"> 1)<b>“记性差”不是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脑的自保机制</b>。别急着吓自己。这是大脑在变老,不是病。如果你只是忘了钥匙放哪,但还能自己找回来,那就不是痴呆。2)“走路慢、腿脚不利索不是瘫,是肌肉在退化,解决方法不是吃药,是得运动。3)“睡不着”不是失眠症,是大脑在调整节律。但这不是病,是“睡眠结构”变了。别乱吃安眠药。长期靠安眠等药物入睡,会增加跌倒、认知障碍等风险。老年人最好的“安眠药”,是白天多晒太阳、保持规律作息。 4)“满身疼”不是风湿,是神经老化的正常反应。很多老年人说:“我这胳膊腿哪哪都疼,是不是风湿、骨质增生啊?”骨质确实会变松、变薄,但99%的“浑身疼”,不是病,是神经传导变慢,疼痛感放大了。这叫“中枢敏化”,是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变化。镇痛药不是解决之道,运动和理疗,才是调节方式方法。可以应用推拿“泡脚+睡前热敷+轻按摩”,比吃药有效得多。“体检异常”不是生病,是指标标准没更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体检指标要“宽松处理”。胆固醇也是一样。老年人胆固醇稍高,反而更长寿。因为胆固醇是合成激素和细胞膜的原料,太低反而容易免疫力下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明确指出: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50/90 mmHg,而不是年轻人的标准<140/90。不要把“衰老”当“生病”,不要把“变化”当“病变”;衰老不是病,是必经之路:一是记住: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是病。二是老年人最怕受“惊吓”,不要被体检报告吓倒,也不要被广告忽悠。三是子女最该做的事,不是带父母跑医院,而是陪他们散步、晒太阳、吃饭、说话。衰老不是敌人,错误认知才是真正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 11、倪师:出汗多了,津液容易丢失。每天晚上睡觉前喝这碗汤,可以很好的补充你的津液:杏仁10g、山药5g,百合5g、连子5g、银耳10g、伏苓5g、糯米5克,加水1升打豆浆模式成饮品,可补充人体的津液。</p> <p class="ql-block"> 12、<b>身体有点小毛病不一定是坏事</b>,可能的好处为:</p><p class="ql-block">1)<b>增强免疫力</b>:小病小痛可刺激免疫系统,使其更加活跃。例如,经常感冒的人,身体会产生抗体,增强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长期不生病的人,免疫系统可能缺乏锻炼,一旦遇到严重的疾病,抵抗力可能较弱。</p><p class="ql-block">2)<b>及时发现健康问题</b>:小毛病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醒我们关注健康。例如,长期的咳嗽、腹痛或疲劳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和治疗可以预防疾病恶化。</p><p class="ql-block">3)促进健康生活方式:<b>身体的小毛小病可促使我们调整生活习惯</b>,如饮食、运动和睡眠。例如,经常头痛的人可能会意识到需要减少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4)<b>心理调适</b>:接受身体的小毛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过度追求完美健康可能会增加焦虑和压力,而接受不完美可以培养更平和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注:如果小毛病持续不愈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疼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p> <p class="ql-block"> 13、治<b>伤风感冒</b>:</p><p class="ql-block"> <b>紫苏</b>加水浸泡5分钟,三片生姜,陈皮一片,几颗枸杞子,三棵大枣煮<b></b>喝。受了凉,煮碗紫苏水温温的喝了一杯,很快就会出汗。一天煮两次紫苏水喝,晚上用姜和紫苏煮水泡澡,第二天好会好。</p><p class="ql-block"> 注:紫苏煮水的时间不要太长,水开后煮大概5分钟就可以,煮太久了药效丧失。</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杯紫苏水下去,额头和腋下微微出汗,就可以不喝了。如果没有出汗,接着喝第二杯、第三杯。每个人的量有点不同,标准是额头和腋下微微出汗。</p> <p class="ql-block"> 14、著名的“<b>左病右治、上疾下取</b>"。</p> <p class="ql-block"> 15、记住以下几条禁忌:<b>贫血</b>不能喝<b>铁观音</b>, <b>气虚</b>别多喝<b>玫瑰花茶</b>, <b>胃</b>寒少喝菊花茶, <b>胃病</b>不要喝新茶,<b>心脏病</b>不能喝<b>浓茶</b>, <b>火大</b>的人不要喝<b>桂圆红枣茶</b>,<b>高血压</b>少喝人参茶,<b>低血压</b>不能喝<b>苦荞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