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对家乡那段抗战历史会有一道刻在心底的烙印;历史的回响,也总在特定的日子里格外清晰。当九月十八日的钟声再次敲响,我们站在沈阳这座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城市,即可寻到那段风火岁月的无声见证。</p><p class="ql-block"> 踏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镌刻着山河破碎的伤痛和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北大营旧址的斑驳痕迹中,仿佛还回荡着当年骤然响起的枪炮声;二战盟军战俘营与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的遗存,记录着正义迟到却从不会缺席的誓言;满洲省委旧址发出的微光,则照亮了共产党人在黑暗中坚守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这些散落于城市中的纪念馆,并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活着的历史课本。它们串联起14年浴血抗战的起点与征程,也提醒着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回望,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从先辈的不屈中汲取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起九·一八事变,马上会让人想起“炮轰北大营”。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部分官兵违令奋起抵抗,打响了中国14年抗日战争的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北大营旧址于1907年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下令修建。民国后,一直是奉系军队及东北军的重要驻地、训练场所和军官培养基地。它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14年抗战起点的标志性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影响。</p> <p class="ql-block">北大营旧址陈列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柳林街2号。</p> <p class="ql-block">复原的1号、3号营房。</p> <p class="ql-block">营房内部。</p> <p class="ql-block">奋起抗争。</p> <p class="ql-block">室内展区。</p> <p class="ql-block"> 巧遇小学三年级的庞茗祺小朋友在这里当志愿者,免费给游人导游讲解。小妹妹讲的声情并茂,大学生听的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遗址的东南侧,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由三部分构成,除主体“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还包括“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和“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相继建成开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p> <p class="ql-block">正门。</p> <p class="ql-block">残历碑和警示钟。</p> <p class="ql-block">小学生拍摄大型雕塑《国难》(局部)</p><p class="ql-block"> 雕塑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土失守,山河破碎,东北锦绣河山惨遭日寇蹂躏,生灵涂炭,黑土地在流血呻吟……雕塑用46吨青铜浇铸,永世铭记国难之耻。</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5周年大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凝神专注。</p> <p class="ql-block"> 日寇暴行罄竹难书。“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场景。为掩盖其惨不忍睹的罪恶行径,“七三一”部队所有建筑均有地道相连,这里再现的是原地道一隅。</p> <p class="ql-block">东北人民奋起抗争,各种土枪齐上阵。</p> <p class="ql-block"> 参观的人群中,有许多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了解这一段让人屈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母亲给女儿讲述《养父母碑》 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众多日本儿童与双亲离散,被遗弃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善良的中国人民,置自己的生活窘困于不顾,向这些身世悲惨的孤儿们伸出了慈爱之手,并以其心血与博爱把这些孤儿养育成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二年九月日中恢复邦交。一些孤儿在寻亲过程中验明了自己的身世,提出了回到祖国去的希望。中国养父母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挥泪送孩子们踏上归途。今天,这些归国孤儿怀着对中国养父母不尽的感激之情,活跃于日本各界,架起了一座促进日中友好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日本“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建立委员会在“感谢中国养父母碑”上记录了这个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展厅出口,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又称“奉天俘虏收容所)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的规模最大、关押盟军战俘时间最长的战俘营之一,最初为日本关东军用于关押苏联战俘,1942年后转为关押太平洋战场被俘的美、英、澳、荷等国盟军官兵,最多时关押人数超2000人。</p><p class="ql-block">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推行战俘虐待政策的实物证据,它不仅填补了中国二战史中盟军战俘研究的部分空白,也成为促进国际间历史认知、反思战争暴行、倡导和平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p> <p class="ql-block">烟囱和水塔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战俘营房外貌。</p> <p class="ql-block">史实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战俘营房内部。</p> <p class="ql-block">盟军战俘曾经的境况。</p> <p class="ql-block"> 一个来自江苏的自驾游客对沈阳的红色历史特别感兴趣。他说一定要把这些纪念馆全走一遍。</p> <p class="ql-block">展馆史料翔实,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其前身为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旧址,是中国唯一一处保存完整、专门用于审判日本战犯的实体场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先后开庭6次,对36名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审判,最终依法作出正义判决。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独立、自主、公开审判外国侵略者,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正义、尊重法治的立场,填补了近代中国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的历史空白。</p> <p class="ql-block">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p> <p class="ql-block">前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p> <p class="ql-block">审判法庭全景。</p> <p class="ql-block">低头认罪。</p> <p class="ql-block">正义审判。</p> <p class="ql-block">审判回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的早期驻地,也是东北地区革命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1928年9月迁至沈阳(时称奉天),后定名为中共满洲省委。</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满洲省委工作重心转向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旧址得到保护,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福安巷3号。</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1929年至1930年在此工作、居住。</p> <p class="ql-block">赵尚志、刘少奇、杨靖宇塑像。</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共满洲省委与东北各阶层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领导抗日的历史重任,成为东北人民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和领导者。</p><p class="ql-block"> 图为时任满洲省委书记廖如愿、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兼中共奉天市委书记赵毅敏、满洲省委秘书长詹大权。</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发出抗日号召。</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党组织派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魏拯民等人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p> <p class="ql-block">络绎不绝的游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沈阳的红色记忆既是全东北也是全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缩影。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当年的南满铁路上一列列高铁正呼啸而过,它划破天际的身影,与静静矗立的残历碑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带着红色记忆启程,以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坚定,驶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让“勿忘国耻”的警钟长鸣,让“振兴中华”的誓言,在每一段延绵向前的轨道上掷地有声!</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日早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撞钟鸣警仪式即将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举国关注。(因届时封路无法近观只能远眺。)</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交流团队。</p> <p class="ql-block">一家三口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为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今年5至7月,博物馆进行了翻新改造。</p> <p class="ql-block"> 8·15纪念日,博物馆隆重举行《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开幕暨全国巡展启动仪式。</p> <p class="ql-block">少先队员向国旗敬礼。</p> <p class="ql-block">小记者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和谐号动车组经过残历碑。</p> <p class="ql-block"> 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俗称“黄医生”)与警钟同框。</p> <p class="ql-block">历史与今天。</p>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的铁轨,恰是先辈曾用鲜血守护的土地;高铁奔赴的远方,正是无数先烈向往的“中国梦”。(和谐号与复兴号并驾齐驱。)</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门前,高铁列车和一排排的汽车奔流向前,昭示人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珍惜和平、守护平安!!!</p>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 张泽泉 2025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5年6—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