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

属七和弦

<p class="ql-block">逛街,不仅是一项体力的考验,更是一场心灵契合的惬意之旅。倘若同行之人并非情投意合,即便并肩而行,也如同嚼蜡,索然无味。</p> <p class="ql-block">我和杨姐曾是同一小区的邻居。她来自河南平顶山,至于我们初次相见的情景,我已记不太清,但我想,那一定与太极拳有关。</p> <p class="ql-block">与杨姐相处的点滴,让我愈发相信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气场”的契合。否则,怎会有人一见如故,而有人即使擦肩而过也形同陌路?</p> <p class="ql-block">后来,杨姐搬离了我们小区,开始了她在海南、河南与青岛之间的旅居生活。我们见面的机会,也随之变得稀少。一次,我在海南旅行时,恰巧她也在那里。得知消息后,她和姐夫特地在晚上赶到我们住的酒店,送来许多海南当地的水果。在他乡遇见知己,那种喜悦,真是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我们见面的机会寥寥,但每次重逢,都仿佛从未分开过。感情与缘分,虽难以言说,却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九月,我们再次相见。这一次,我们约定只两人同行,谁也不准带“领导”——只为一场纯粹的逛街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青岛老站东边偏北的银鱼巷开始逛起。一路上,身边大多是年轻人,我们混迹其中,竟也有些得意。虽是六零后,却对年轻人喜爱的事物同样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只知道这条不长的巷子叫宁阳路,还有一位同学就住在这里。如今再访,才知它在百年的岁月中,曾有过多个名字。在不同时代的人眼中,它曾是另一番模样。</p> <p class="ql-block">走进银鱼巷时间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我们粗略地浏览了一遍馆内的展品,每一处都仿佛在讲述一段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条巷子里,曾留下过许多名人的足迹,他们的身影仿佛还在这老墙之间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我尤其喜欢馆内的窗户,窗外是老房子与新枝桠交织的风景。站在窗前,仿佛自己也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少年时,我曾在这条巷子里嬉戏玩耍。那时,墙根下堆满了劈柴与煤池,虽显杂乱,却充满了街巷的烟火气。自行车的铃声、孩童的嬉闹、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嗓门,都是记忆中最温暖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宁阳路,虽保留了原有的骨架与部分院落布局,但外墙与内部装饰早已焕然一新,充满时尚气息。</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老墙与极具设计感的logo巧妙融合,仿佛历史与现代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街角一家名为“灵寻塔罗”的店铺,似乎与我们熟知的占卜算卦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我们探头探脑地进去看了一眼,却提不起任何兴趣。</p> <p class="ql-block">老院子里的原住民早已搬离,如今的房舍整洁如新,不见往日的烟火气息,生活设施也已全面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老房舍,如今已化身为各类现代商业模式的经营场所。</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咖啡馆装饰风格,除了缺少悠闲喝咖啡的行人,与国外的咖啡馆已无二致。</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银鱼巷的街面上,时不时会感受到一丝小清新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往的行人与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时常会冒出一些我无法理解的词汇,比如“手作里”,我走完整条街也没弄明白它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墙边要么裸露着红砖,但绝不斑驳;要么被巨幅广告装点,每次来都换上新装。</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上的巨幅画面,每次来都不同,这是我第三次造访银鱼巷后才注意到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似颜绘”,从画面看,应该就是Q版画像。</p> <p class="ql-block">Q版画像的现场绘制过程,也颇为有趣。</p> <p class="ql-block">一家铺子里摆放着据说是孤品的意大利饰品,令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还有说明可以随意试戴的澳大利亚饰品,吸引了不少目光。</p> <p class="ql-block">店面虽小,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饰品,好看又好玩。</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装饰画,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发卡整齐地摆放在托盘里,甚是好看。我想买一个,但几乎试戴遍了自己看着好,却总是一种不搭的感觉,最终还是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这二条项链的造型我很喜欢,有点十六岁时那种喜欢却买不起的悸动。如今已年过六十,囊中也有了一点碎银子,却没了收为己有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我是个冰箱贴爱好者,喜欢在旅行时收集一些标志性的冰箱贴。却从来没有闲来无事买一个贴在冰箱上。</p> <p class="ql-block">看到“蛤蜊牛肉汉堡”的招牌,我竟有些小激动,仿佛蛤蜊找到了好归宿一样,像极了皇帝大婚草民欢呼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来过多次,最让我着迷的仍是银鱼巷那些拐角处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杏一豆腐”的招牌吸引了我,走近才知是杏仁豆腐,便放弃了品尝。沿着门头往里走,原以为是巷中巷,没想到竟是一座老式二层楼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院子保留了原有的拥挤布局,但内容却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角落都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传统与时尚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走在街上,总想消费点什么。喝咖啡怕影响睡眠,喝饮料怕太甜,喝奶茶怕有“科技狠活”,喝茶又觉得不值。老年人就这样被自己零碎的信息,把快乐都给打折了!</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们选择了一家咖啡店的下午茶点,坐在三楼,吃着从没吃过的点心,喝着店家的免费温开水,聊了多半个下午。店里还有两桌年轻人,他们桌上的饮品和点心都比我们丰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是各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而我们却在低声细语中找回了久违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银鱼巷的马牙石地面上镶嵌着几处铜质装饰,图案似篆非篆,让人琢磨不透。</p> <p class="ql-block">走到另一个巷口,发现银鱼巷的标志牌又换了。这次,三个字被嵌在镜面上,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离开银鱼巷后,我们顺道走进了中山路。</p> <p class="ql-block">我始终偏爱青岛的老建筑,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如今中山路已禁止车辆通行,街心建起了“街心岛”,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眼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中山路三角地”的电子旋转广告牌,详细记录了青岛近百年来的变迁。我站在那儿,看了好几分钟。</p> <p class="ql-block">穿过中山路,我们来到了大鲍岛一带。</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红色电话亭是在英国,如今在自家门口再见,依旧喜欢。</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间,我和杨姐逛到了傍晚。</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晚霞格外绚丽。</p> <p class="ql-block">天边还出现了彩虹,为我们的逛街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找到了这条街上著名的“地二”手作鱼汤馄饨店,选了一个街边的座位。</p> <p class="ql-block">店家送上了几道小菜,简单却可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点了一个虾虎哈饼,请店家帮忙切开,一人一半,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哈饼里满满的虾虎,香气扑鼻。</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点了一份全家福馄饨,两人共享。</p> <p class="ql-block">每次路过那家面包店,总要带上几个回家,这次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好久没有这样随意地逛街了,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我们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新奇,没有计划,没有设想,只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聊着从前,说着当下,偶尔也设想一下未来。不经意间,已是晚霞满天。话题虽无设计,交谈也无主题,但能有一个温文尔雅的姐姐同行,这样的逛街,又有多少人能拥有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