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乌村。位于乌镇西栅北约一华里、大运河的南岸。2016年起,为配合乌镇的商旅开发建设,当地政府将镇西北虹桥村所属的东模头、东瑶西、北等三个自然村合并,成立“乌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新“乌村”的建立,其经营方向,力主对标“江南村落,田园风光”,在不改变村庄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存村民住房,修旧还旧,原貌呈现。</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通过数年的投资建设,一个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农耕体验、儿童娱乐于一体的高档“江南水乡度假村”已成规模。</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打造有诸如知青年代、磨坊、渔家、米仓、酒巷、竹屋等为主题的农宿宾馆。外观看去,具为乡村老旧农屋,但内部装潢却是按时下的精品酒店标准配置,绝对令人意想不到。</p> <p class="ql-block"> 现在正值暑期,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带着孩子来此观光度假。</p><p class="ql-block"> 一些游客正在“村委会”大堂里办理入住手续。</p> <p class="ql-block"> 农家小院门前,一株高大的柚子树上,挂满了青绿的大柚子,顿感舌下生津,口冒酸液。真有那种望梅止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此处名唤“竹屋”。在竹篁幽深的村道上,丛翠如林,绿掩小屋,风动簌簌,竹影扶疏。</p> <p class="ql-block"> 此处名唤“渔家”。可见旧日农人下河捕鱼捞虾的各种渔具,河上撒网扳罾的方式方法,领略渔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 村中池塘里豢养的黑天鹅,在一众丑小鸭的衬托下,尤显典雅高贵,自在悠然游弋在水面,面对游客的挑逗毫不在意。</p> <p class="ql-block"> 绿篱分割的农家小院,宛曲延伸的村中小道。门前小河绕村,屋后绿村环抱。池塘里凫水鸭群,树荫中清脆鸟鸣。一幅绝美的夏日江南水乡图画呈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踏在未经铺设的村中土路上,才能真实感受到50年前乡野农村的原本模样。</p> <p class="ql-block"> 所谓米仓,过去农村用来储存粮食之所在。如今这个被称作“米仓”的去处,外表显的陈旧,走进里面,内部装修精致豪华,还真不输于一般的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唐人储光羲有诗:“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p><p class="ql-block"> 庄韦诗云:“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p> <p class="ql-block"> 此处唤作“酒巷”。一排酒甏垒起的栅篱,分割出玉液琼浆小天地,别具风趣,那是杜康刘伶辈的乐园。巷内专售乌镇特产“乌镇乌”,38元一瓶。慕名而来,特意买了瓶,午餐时享用。</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水是永恒的主题。触景生情,胡诌四句应景:</p><p class="ql-block">枕河人家处处见,流水小桥舟自横,</p><p class="ql-block">岸边垂柳稀日影,垆上不倦酒旗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中建有一处“儿童乐园”区,专供学龄前儿童玩耍的地方。很多入住乌村的游客将孩子放入其中,任其自得其乐而无须担心。</p> <p class="ql-block"> 儿童版保龄球,孩了们取乐的项目,颇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大礼堂。人民公社时期,作为最基层的农村社会政权组织,大礼堂可以说是每社必有的标配建筑,是那个年代所具有的独特现象。</p> <p class="ql-block"> 知青年代。乌村中专为50后设置的一处怀旧景点。越过“大礼堂”,道旁可见一造型呈水轮状的“知青年代”标识牌。往前十余米,可见一栋低矮老式的平房,一块“知青年代餐厅”店招立于门前。此时已近12点钟,我们决定即于此处解决午餐问题。</p> <p class="ql-block"> 进入店堂,三开间的旧式农舍,每间各宽约15米,进深大约20米,右手一间用作橱房,余下两间大小有序地摆放着不到20张餐桌。点好菜后,我四处溜达,观赏这里的装饰。店主人竭力营造一个40多年前插队知青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西山墙上这块“毛主席语录”引起我极大兴趣。感觉很像当年保存下来的遗物。估摸着这个农舍,有可能就是当年知青插队集体居住的地方,那时习惯上称之为“知青点”或“知青屋”。而这块“语录”墙又佐证了上述推测。睹物思情,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菜肴也很有特点,地道的农家风味,与“知青”的主题也很契合。甚至所使用的餐具也特别制成,挥发着“文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餐厅里一台14吋黑白电视正在播放着越剧,看着挂在墙上的黑板报上的漫画,品尝着本地的“乌镇乌”老酒,这种“三春耘耔青春短,一棹归舟鬓发新。犹记村头樟树下,几回醉里回故津”的情怀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回到酒店稍作休息。连续数日气温持续38℃,避让午后高温是明智的选择。将近17<span style="font-size:15px;">:00</span>时,利用外出晚餐时段,我们驱车来到南栅老街,顺便看看这个还没被开发的老街自然状态。</p> <p class="ql-block"> 乌镇八大街之一的南大街,确还处于“原始”状态,显的有些杂乱,市面商铺密集,两边店家的雨棚几欲遮蔽了天空。狭窄的小街,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各种车辆和杂物。</p> <p class="ql-block"> 南栅的街市建在河的一侧,并非夹河而立。这里的河道直通,河面宽阔,古往今来承担着物资运输的主要功能。</p> <p class="ql-block"> 南栅老街,也就是沿河岸一条约500米上下的旧式老街。沿街居户几乎都在开店设铺,经商卖货,没有太多特色,游客无多,千篇一律,乏善可陈。</p> <p class="ql-block"> 据说,南栅和北栅(此行唯一没去之处)都已列入下一轮的开发建设中,预期不远的将来,这里也将会出现车马辐辏,游人广至的另一番繁荣热闹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9.11 写于真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