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世界之巅一一珠峰,丙察察入藏游记之二

严霞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旅行就像人生中的一道光,明亮、温暖,追光的过程就像追寻希望。于我而言,已进迟暮之年,似乎不在有追光之愿望,更像是在旅途中回忆过往,审视自己,伴随夕阳,慢慢溶入落日后的最后一道光。纵观七十余年,有过事业向上、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高光时刻,也遭遇过生话坎坎坷坷、愤懑于胸的至暗时刻。在旅途中,(尤其是数次进入川滇藏和青海的雪域高原)走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面对圣洁的雪山冰川,奔腾不息的江河溪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澈见底的高原湖泊,遮</span>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花海,鬼斧神工的傍山绝壁……在这一片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上,心情豁然开朗,顿悟世间凡事不过如此尔尔。如何呢,又怎能?所以,旅途虽然辛苦甚至是有点冒险,但却是一个自我疗愈,努力自洽的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走吧!趁着还走得动!</p>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中午,在日喀则市的一家藏歺厅随意吃了点饺子,之后便奔向这次进藏的终极目的地:珠峰太本营。</p><p class="ql-block"> 先到的游客中心,打卡地标。</p> <p class="ql-block">  珠峰路上著名的加乌拉山口,也是珠峰最佳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加乌拉山口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是前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途中的核心垭口,海拔5210米,被认证为世界上唯一可同时观赏5座8000米级雪峰的观景平台。此处自东向西依次可见玛卡鲁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86米)、卓奥友峰(8201米)和希夏邦玛峰(8027米)的壮丽景观。作为318国道的重要节点,该山口既是珠峰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拍摄雪山与经幡交织场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珠峰108拐‌是位于中国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加乌拉山的一段盘山公路,全长约50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点连接318国道,终点至珠峰大本营。</span>海拔落差达800米,以108个连续急转弯闻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蜿蜒如蛇形盘踞山腰,</span>是通往珠穆朗玛峰北坡大本营的必经之路,被誉为“世界之巅景观大道”。</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掩映着雄伟的珠峰,前面是108拐。能亲眼目睹这壮阔的景象,是我毕生所幸!</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征服了108拐,人生再无弯路!</p><p class="ql-block"> 自日喀则接到侄儿后,驾驶就是他的事儿了。侄儿细心稳重,过108拐时,我并不觉得有多险。祝愿我侄儿人生再无弯路,坦坦荡荡,顺顺利利!</p> <p class="ql-block">  加乌拉山口的“风马旗”,与珠峰上白云形以一个环,拱卫着珠峰。“风马旗”以风借力,直冲云宵,传递人世间的诉愿。这一神秘的宗教仪式,此刻具象化地出现在眼前,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感激苍天竞如此的眷顾我,让我站在最靠近天的地方,与珠峰同框!山风凛冽,把我的头发吹得像天线般直立起来,此时此刻,天.地.人已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已近傍晚,周围的年轻人挥舞着国旗,站上车顶,等待日落。我们也决定等下去。</p><p class="ql-block"> 在海拨五千多米的雪山垭口,我们竞无一人高反缺氧,在这庄产肃穆的氛围中,内心激动的似乎忘了高反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大约四十分钟,日落了!我举着像机狂拍一阵(此行多是高海拨地,我这个单反像机加两个镜头,甚是沉重,一路多是表妹和侄儿帮背着。)也许是太阳入射角的原因,又或是距离较远,总之西下的阳光在珠峰上扫过只几十秒的时间,也不够明亮。好在拍到一张珠峰顶着帽子云的照片,遗憾稍减。</p><p class="ql-block">(此图加了滤镜)</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珠峰带着云做的帽子,不再是白云缭绕中若隐若现的王者,更像是一位敦厚温顺的长老默默地注视着远道而来膜拜者。</p> <p class="ql-block">  晚上十点才到达扎西宗乡,入住网约的“旅人富氧酒店”,吃的是带来的自热饭。</p><p class="ql-block"> 离扎西宗乡不远,就是去珠峰大本营的观光车地。第二天(9月30日)上午十点,坐上观光车上大本营,约五十分钟路程。要价全票160元,60岁以上半价,而我这个七旬老人,全免。</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远气爆棚,因为大雪,珠峰关闭,刚开放的第二天我们就遇上了,顺利到了大本营,以前看旅行博客,很多知名博主到了大本营遭遇阴天无功而返。我们真是太幸远啦!</p><p class="ql-block">图为珠峰大本营帐篷旅馆。</p> <p class="ql-block"> 走向珠峰 。</p><p class="ql-block"> 珠峰大本营共有三个人为雕刻的纪念碑。其实,珠峰本身就是一座碑,一座苍穹之下人类能够触及到达的最高的丰碑!我们不是登山者,能到珠峰脚下,已是少有的挑战和体验,我们也为自己短暂渺小的人生之途上立了一个卓越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栅栏旁有一条路通向登山队大本营,游客是不能过去的。表妹不知从哪儿钻下去,只顾用手机跟远在加拿大的儿子视频,让他看看近在眼前的珠峰。娘俩沉浸在近距离面对珠峰的震撼与兴奋中,表妹才觉察到她一人走远了,赶快返回。</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国庆节,珠峰又多了一座图为鲜红国旗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对珠峰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已然具象化,情绪油然而升。</p> <p class="ql-block">  能驾车勇闯丙察察,实現到达珠峰大本营的出游目标,我妹功不可没。一个六十四岁的小老太太,巾帼不让须眉,胆识与敬畏并存。没有她的执着与坚持,也不会有这二次进藏之旅。讲一个小插曲:在G219大流沙下来拍照时,路边停了很多车,为找个合适的停车位,我妹倒车时多倒了几把。我刚下车,后面越野车的司机探出头问我,阿姨,你们谁开车?在丙中洛那晚也好像是你们,这样倒车,差点顶到我的车。我连忙说,对不起,是女司机,我妹妹。正好我妹也过来了,越野车司机见到我妹妹,非但没抱怨,反惊讶道,哇!你开过来的?真了不起!聊了几句后,叮嘱我们注意安全。确实,出行以来,真没看见女司机,而且还是不年轻的女司机!</p><p class="ql-block">图为我和我妹及侄儿在珠峰前。</p> <p class="ql-block">  坐下来,跟珠峰聊会儿。</p><p class="ql-block">“此刻我高于一切只低于你!”</p><p class="ql-block"> 看似有些狂,实则既如此。</p><p class="ql-block"> 浮于尘世,纷纷扰扰。</p><p class="ql-block"> 仰望珠峰,心静声淡。</p><p class="ql-block"> 过往似烟云, 归来仍少年。</p><p class="ql-block">(图中是我侄儿)</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拨8848.68米的珠峰山下,海拨也有5200米,想象一定很冷,所以穿得很厚。从大本营停车场到允许游客到达的尽头,(距珠峰最近的地方)还需步行一公里多。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候,我出了太多的汗,只好一层一层地扒衣服。回头看见这位男子,堆了个玛尼堆,面对珠峰,满脸泪痕,低声嗫嚅着。好一阵,他一动不动。我看他不像是膜拜,倒像是怀念故人。是啊,在这世界第一高峰,白雪皑皑、无比圣洁的珠峰下太客易激起思故之情。我也同样,刚近珠峰,便迫不急待让侄儿为我录像,我大声地说道:亲人们、朋友们,我在珠峰为你们祈福,我爱你们!事后我回看录像,惊讶声音怎么那么大像朗诵诗歌,傻傻的样子!但这真是面对珠峰的本能反应。</p> <p class="ql-block">  离开伤痛的人儿,这边却看到了“双喜”。世上的事儿啊,就是这样,忧伤与喜庆并存。</p><p class="ql-block"> 珠峰就是高高在上的王者,俯瞰世间人生百态。但我相信,他一定希望世间万事平安如愿,无战争、无灾难、无病患,一片人间乐土。</p><p class="ql-block"> 差不多了,我们该下撤了。再见,珠穆朗玛峰!此生能亲眼与你相见,翻山越岭,渡江过河,高寒缺氧都不在话下,值了!</p> <p class="ql-block">  珠峰大本营的环保厕所,据说投资很高,没查到具体信息。但这绝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一抬头就看见珠峰。对拍照几近疯颠的我顺手一拍。</p> <p class="ql-block">  绒布寺一一离天最近、海拔最高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绒布寺位于喀则市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的珠穆朗玛峰脚下,建于1899年,属藏传佛教宁玛派,是一座僧尼混居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很累,慢慢一人先到停车场休息了。我妹他们买了门票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妹另付费,被允许殿内拍摄。</p><p class="ql-block">殿内金碧辉煌,图右上图是尼姑。</p><p class="ql-block">(这几张绒布寺照片是我妹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世界之巅的藏族牧民。</p> <p class="ql-block">  从珠峰下来后,往定结县方向。</p> <p class="ql-block">定结境内的如画风光。</p> <p class="ql-block">  30日晚快八点时,入住定结县“栾庆酒店”,因大厅正中一幅以高大雪山为背景的寺庙画,引人注目,第二天,我们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叫“曲果德庆林寺”的地方,游览了一个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  在曲果德庆林寺, 为了拍照,见到楼梯我就往上爬。侄儿说这哪像七十多岁的人啊!</p> <p class="ql-block">爬上平台,拍到的寺外后山。</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从曲果德庆林寺出来后往岗巴方向,途经奇林峽。</p><p class="ql-block"> 奇林峡位于定结县琼孜乡牧村,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海拔约5000米。其形成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地质活动,经上亿年冰川雪水冲刷切割,最终形成长约15公里、最深200米的峡谷地裂带,谷内密布塔状、柱状土林群,被誉为"大地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  出奇林峽,导航“干诚章嘉峰”,途经一条无名路,行至山顶最高点,周围全是雪峰。停车点有多辆越野车,年轻人在换装,穿登山鞋、持登山手杖。打听得知是去曲登尼玛冰川。我体力不行啦,没有上去,结果错失美景。原来这曲登尼玛冰川就是大名鼎鼎的58冰川。</p> <p class="ql-block">  58冰川(曲登尼玛冰川)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赞誉的“世界尽头的冰川”,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地理位置与命名,冰川地处中印边境58号界碑附近,因此被称为“58号冰川”。由于靠近边境,其命名融合了藏语“曲登”(金刚石宝塔)和“尼玛”(太阳)的意象,象征神圣与坚韧。 ‌</p><p class="ql-block"> 冰川由多条发育完整的冰川群构成,包含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冰碛湖(金湖、银湖、铜湖)。冰舌末端断裂后融入冰碛湖,形成独特的蓝色冰碛湖景观,湖面在晴空下呈现幽蓝色调。冰塔林清晰可见条纹状风化纹理,如同“白色波涛”翻涌。 ‌</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我妹拍摄得58冰川南面的冰碛湖:铜湖。</p> <p class="ql-block">我妹和表妹。</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这样雄浑壮阔的雪山冰川一直伴随着我们,因为喜欢,丝毫没有倦怠之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沉默不语,风替它诉说千万年来的岁月过往、苍桑悠远,古老而又神秘。</p><p class="ql-block"> 天地悠悠间,人生只是匆匆一瞥,何不潇洒走一回呢?</p> <p class="ql-block">天路。</p> <p class="ql-block">岗巴县境内风光。</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高原,云低的仿佛触手可及,帷幕般的将天地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想起古诗:</p><p class="ql-block"> “敕勒川,阴山下。</p><p class="ql-block">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p><p class="ql-block"> 天苍苍,野茫茫,</p><p class="ql-block"> 风吹草低见牛羊。”</p><p class="ql-block"> 不是阴山,更胜其景。</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到洛扎住宿,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只因国庆假日,已经客满。那就住岗巴吧,结果到岗巴一打听,好点的只剩余一.二间房,不够住。最终只得在岗巴吃晚饭,继续赶路到康马县住下。晚上康马入住“维纳斯酒店”。</p> <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G219五干公里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普莫雍措。</p><p class="ql-block"> 普莫雍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与洛扎县交界处,距离拉萨约210公里。湖面海拔501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面积约295平方公里。湖水主要源自海拔7538米的库拉岗日雪山融雪,湖岸线绵延94公里,湖中有三座小岛,周边为高原草甸和雪山环绕。‌‌</p><p class="ql-block"> 藏语中“普莫”意为“少女”,“雍错”指“碧玉般的湖泊”,故普莫雍错被称为“少女的眼泪”或“飞翔的蓝宝石”。传说由仙女泪水汇聚而成,并被莲花生大师加持,具有神圣地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库拉岗日峰。</p><p class="ql-block"> 库拉岗日是西藏山南市洛扎县境内的山峰,海拔7538米,为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主脊线上的重要峰群,藏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其北麓分布10公里长冰川,发育冰塔林、冰墙等景观,南麓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形成高原湖泊群,包括白马林措、介久措等,周边环绕6座7000米以上高峰,构成壮丽的冰雪屏障。</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出普莫雍措后导航至库拉岗日峰的。由于攻略做得不仔细,也因为信任导航,结果走上一条巨难走的石子路,弯多坡陡又全是石头。爬升中己有高反反应的我心情十分紧张,好在侄儿开车,情绪稳定,不急不燥,终于在下午4点44分時到达山顶一块方便调头的开阔地。我和小宋呆在原地,其余人都步行上去了。他们也没看到漂亮的冰川和冰碛湖。原来北面和南面才是观赏库拉岗日的最佳方向,而我们到的地方,只看到山脊。高原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蓝天白云,此刻却乌云密布,一个小時后,他们也就返回了。后来在网上看到库拉岗日峰的图片非常美,无奈啊,怪导航啰!</p> <p class="ql-block">  对比网拍的照片,才知道我在路边的随手一拍,背后就是库拉岗日峰及周边雪山。</p> <p class="ql-block">从库拉岗日山下来后,G219的路标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黄昏落日中的普莫雍措。</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晚,入住浪卡子“维也纳酒店”。(房价最高的一晚,420元一标间)很累,住好一点,保证休息好,非常正确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恰央措雪山冰川,对我这个高龄老人免费,所以我一人进了逛了逛。</p> <p class="ql-block">  到了著名的卡若拉冰川。(电影《红河谷》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2015年来時,没有明示的收费标准,有车停下拍照就有人收费,我们一车人收了50元。现在统一标准为每人50元。</p> <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307省道羊湖景区旁,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有幸的我,这三大圣湖都去过,此次是第二次到羊湖,两次都玩了比较久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是约亿年前冰川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约23.6米,蓄水量约16立方千米。湖岸线250千米,其湛蓝的湖水与雪山、岛屿、牧场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高原湖泊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到的是三号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2015年拍的羊湖及藏獒。</p> <p class="ql-block">  到拉萨啦!(10月3日晚8点40分)入住提前网约好的“缘梦筱筑”客栈。虽在小巷中,但环境还不错,在楼顶歺厅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参观西藏博物馆,也需要提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角度的布宫。</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p><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p><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p> <p class="ql-block">  色拉寺辨经场。</p><p class="ql-block"> 辩经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辩论,常见于藏传佛教寺庙内的树荫处。公元782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命汉地僧人摩軻衍与印度僧人莲花生在桑耶寺辩论顿悟与渐悟的是非,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在雪域高原,色拉寺的辩经活动无论是规模场面、动作规范还是严谨激烈的程度都更具特色,更加耐看。</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之前许多人在广场地上洒矿泉水,为一张与布宫的倒影照。现在广场正中嵌入了镜面,方便游客拍倒影,很是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  2015年時,很遗憾没能在药王山拍布宫,这次终于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屋顶上是一家网红咖啡店,卖点就是有一平台让游客与布宫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龙王潭”看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布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2015年同一地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游览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它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于公元7世纪初建,后遭破坏,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主持重建并扩建,形成现之规模。布达拉宫占地36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集宫殿、灵塔殿、佛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它不仅是藏传佛教圣地。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其整体建筑由红宫与白宫组成,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白相间,色彩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宫殿层层叠叠,逐层内收,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展现出独特的立体美感。内部结构复杂精妙,殿堂、佛堂、经堂等布局严谨。建筑装饰极为华丽,大量运用黄金、珠宝、彩绘等,壁画内容丰富,生动展现宗教故事与历史事件。此外,建筑巧妙利用地形,与山体融为一体,既显庄重威严,又具灵动之美,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图为白宫,进去后就不允许拍照了。我们租用了电子导游设备,边看边听,饱了眼福又涨了知识,感觉不错!</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  在拉萨的这几天,因为有侄儿在,什么网约门票,网红餐厅吃饭呀都是他弄好的,我们玩的轻松又偷快!</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颇章即宫殿)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现在</span>被辟为人民公园。</p> <p class="ql-block">自己绘制的进藏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在我七十二岁本命年之际 , 历时二十天的西藏之旅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旅行之一。这一路历经挑战感受震撼,从尘土飞场,遮天蔽日,颠簸到怀疑人生的丙察察之路;穿越到一天四季、从雪山到热带雨林的藏东南墨脱,俯瞰雅鲁藏布江大峽谷的果果塘蛇形大拐弯;在“东方瑞土”鲁朗小镇放空,拂过草原清风,观看骏马奔腾;因南迦巴瓦的拒见而生的沮丧,到直面珠穆朗玛峰的巍峨带来的狂喜;一座又一座的雪山冰川,晶莹剔透,一措连一措的高原湖泊,清澈无比……此时此刻,确实有点词穷,总而言之,两次进藏的经历,是我此生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0日于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