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镇游 ‍ 昆山 周庄古镇

甘Hesheng

<p class="ql-block">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始建于北宋(1086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了,位于苏州、上海、杭州的三角中心。</p> <p class="ql-block">游周庄 ,看周庄,欣赏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明清建筑的同时,也要对历史上的富贾沈万三与朱元璋的故事、著名画家陈逸飞和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也有所了解,来丰富我们的旅游内涵。</p> <p class="ql-block">沈万三:周庄則因他而闻名。他是元末明初的巨商,其财富之多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周庄位于淀山湖畔,水陆直通京杭大运河、长江,进而可出海。沈万三极具眼光,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将江浙地区的丝绸、香料和特产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巨额利润,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大王”之一。明朝建立后,沈万三为了讨好朱元璋,主动提出出资犒劳三军和修建南京城墙时,朱元璋意识到民间财富的力量已经大到可以威胁皇权的地步,最终将沈万三抄没家产、流放云南。</p> <p class="ql-block">周庄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沈厅”是沈氏家族曾经辉煌的见证,占地2000多平方米,共有七进五门楼,房间百余间,是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典范。今天,当人们漫步周庄的小桥流水之间,参观“沈厅”品尝“万三蹄”时,实际正是回味这段关于财富、梦想和权力的古老传奇,沈万三让周庄的历史多了一份厚重的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画家陈逸飞的代表作《故乡的回忆》对于周庄的非凡意义。</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许多像周庄这样的古镇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特别是周庄处于水网地带,远离城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甚至面临发展乡镇企业进程而被拆除的威胁。1984年陈逸飞坐小船来周庄,他被双桥(世德桥和永安桥)的独特结构和古镇完整的水乡风貌,深深震撼,捕捉到周庄的宁静、古朴、充满诗意的美。画作命名为”故乡的回忆”,这个名字极具感染力,触动所有观者对宁静祥和“故乡”的共通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桥:由世德桥(拱桥)和永安桥(梁桥)组成桥洞一圆一方,形同钥匙。</p> <p class="ql-block">1984年11月美国的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他将收购的“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赠与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对这幅画表示赞赏。这一外交事件,通过媒体报道后产生极大影响,让双桥从一座普通的石桥一跃成为世界文化的地标,。无数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手持画作的印刷品,专门来寻找画中的角度,亲眼见证“故乡”的模样,这个巨大的关注度直接催生了周庄的旅游业。可以说没有陈逸飞,周庄或许依然美丽,但它很可能是众多江南古镇中普通的一个。正是因为陈逸飞和他的画,周庄才帅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旅游业的起步后,当地政府和居民更加坚定了保护古镇的决心。帮助昆山周庄进行旅游建设发展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在80年代中期就以超前的保护理念意识到周庄的独特价值,在周庄的保护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编制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范,核心:“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16字方针。古镇整修原则:“整旧如故、以存其真”。这使得周庄在发展中得以保留历史风貌。他强调修缮古镇时要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保留其历史真实性,而非一味翻新或建造假古董,正是他的远见、执着、文化责任感,关键时刻的努力,才让这座“中国第一水乡”得以完好保存,古镇居民建筑面积中,明清建筑占比约60%。并向世界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福安桥:江南仅存桥楼合璧建筑,四角桥楼兼备茶馆与店铺的作用,登桥可俯视水乡全景。</p> <p class="ql-block">阮仪三教授在周庄成功实践,为中国其他古城古镇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周庄模式”,他也因此被誉为“古城卫士”。</p> <p class="ql-block">南湖秋月:湖面开阔,长桥卧波,尤以秋月闻名。可泛舟赏“双月交辉”奇景。</p> <p class="ql-block">周庄之美在桥巷错落间,更在寻常烟火里,若想避开喧嚣,不妨宿于河畔老宅与摇橹声共眠,晨起尝一碗奥灶面,才是水乡生活的真意。</p> <p class="ql-block"> 2025-9-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