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周日,阳光正好,我与老伴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踏上了前往大邑县安仁古镇的旅程。我们乘坐成都巴士,一路悠然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心中满是对此次旅行的期待。当安仁古镇那古色古香的轮廓映入眼帘时,我们仿佛穿越回到了旧时光。古镇的宁静与质朴,瞬间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安仁古镇是国家5A景区,被誉为“博物馆小镇”。一共有三个著名景点,刘氏庄园博物馆,公馆老街和建川博物馆群落。我们准备先参观刘氏庄园博物馆。而刘氏庄园博物馆又分成两部分,刘文辉旧居展览馆和刘文彩庄园。我们的游览路线是上午参观刘文辉旧居展览馆和刘文彩庄园,下午参现公馆老街和建川博物馆聚落。</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公馆落成于1941年,是由两个大门组成的连体公馆,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公馆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占地面积两万四千余平方米。刘文辉公馆是近现代优秀代表性建筑之一,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刘氏家族庞大,以军政显赫著称,代表人物有刘文辉、刘湘、刘文彩。下面我就分别来听听这三个人物的传奇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 踏入刘文辉公馆,仿佛走进了刘氏家族的传奇世界。刘文辉生于清代末年,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得益于军阀将军侄儿刘湘以及身为大地主的哥哥刘文彩的经济支持,他在民国时期担任西康主席长达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间,他积极推行各项政策,致力于地方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抗日战争时期,他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气节,毅然反蒋,与共产党携手合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抗日民族大英雄。站在公馆内,抚摸着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建筑和物件,我仿佛能看到刘文辉当年在此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身影,感受到他为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努力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1895-1976),字自乾,安仁镇人,爱国起义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军军长、四川省省主席、西康省省主席,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起义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5日,刘文辉与邓锡侯、潘文华两位将军,商义西南起义,迎接解放军进成都。</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8日,刘文辉第24军,秘电共产党,反蒋举行起义,西康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家有弟兄六人,是家中的老幺,大哥刘文渊是一位清末举人,早年教过私塾,曾任四川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在刘氏家族中地位有如族长。两兄弟感情深厚,从刘文辉读私塾起,刘文渊对刘文辉给予了许多关心和培养。由于刘文辉从小饱读经书,从军从政后,加之天资聪慧,炼就了演讲口才。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应变能力强。在担任四川和西康省主席时,常在各军事培训班、训练班发表演讲,并能做到生动形象、引经据典,讲到激情时,还口若悬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在西康在位十年,成绩显著,特别重视教育。他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被称作“西康之父”。在安仁镇创办了第一所寺院官学——光相寺小学,该学校成为当地重要的教育基地,推动教育普及他注重提升教育公平性,通过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使更多民众能够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其教育理念在家族中广泛传播,影响了后续多代人。 </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与二太太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与夫人打网球</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刘文辉在公馆第三院改建了一个秘密金库。金库呈“M”形,体积42立方米,共有三道铁门,墙壁用两尺多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金库外是一个中式客厅,四周镶成板壁,伪装巧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中旬,胡宗南、王陵基部对刘文辉公馆抢劫时,士兵用刺刀乱刺板壁时,发现了金库,并疯狂进行了抢劫。</p> <p class="ql-block"> 1975年1月,刘文辉被发现患了癌症,住院治疗,儿子刘元彦探望父亲。</p> <p class="ql-block"> 1976年1月初,刚出院的刘文辉得知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消息后极为伤心,他强忍悲痛,让人用担架抬着他前往北京医院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不久,因病情恶化,刘文辉再次住进医院,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先生是大邑县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九日在彭县起义并在民主革命时期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参加革命二十多年来,拥护伟大领袖毛主席,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赞同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民主改革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对我们伟大祖国到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景象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增高表示欢欣鼓舞。刘文辉先生怀念台湾省的同胞回归,盼望台湾省早日解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p><p class="ql-block">-摘自“刘文辉先生悼词”</p> <p class="ql-block"> 刘湘(1890年-1938年)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p><p class="ql-block"> 1927年拥蒋反共,被委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后发动川军内战,先后打败杨森、袁祖铭、刘文辉等部,控制全川。</p><p class="ql-block"> 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1933年任四川“剿总”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阻击工农红军北上。</p> <p class="ql-block"> 刘湘是刘文辉的侄子</p> <p class="ql-block"> 刘湘不仅是国军陆军一级上将,还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一个被准予国葬的将军。而这一切,皆因为在“七七事变”之后,刘湘在抗日战场上的振臂一呼,对于当时的抗日局势,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作为最早通电抗日的将领,刘湘和他身后的几十万川军将士成为了当时抗日前线最勇敢的人。曾经热衷于内战的川军,出川后在抗日战场上打出了中国男儿的血性。但作为川军主帅的刘湘,出川后不久后身体情况便开始恶化,只有49岁的他很快就因病去世,但是他留下的那句“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成了当时所有出川将士的信条,对整个抗战时期川军各部的抗战杀敌仍起着相当大的激励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刘湘和刘文辉是嫡亲的堂叔侄关系,刘文辉是刘湘的堂叔,两人均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中的重要人物,曾合作掌控四川军政大权,后因权力争夺爆发著名的“二刘大战”。</p> <p class="ql-block"> 刘文辉(1895-1976)与刘湘(1888-1938)同属四川大邑刘氏家族。按族谱,刘文辉的父亲刘公赞与刘湘的祖父是兄弟,因此刘文辉是刘湘的堂叔,尽管刘湘实际年龄比刘文辉大6岁。这种血缘关系在早期成为两人政治联盟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1.早期扶持阶段:</p><p class="ql-block"> 刘湘早年在川军中崛起后,大力提携刘文辉,助其从旅长升至军长,两人共同对抗其他军阀如杨森,一度控制四川大部。刘文辉的势力扩张至西康后,两人形成“刘湘主川、刘文辉治康”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2.矛盾激化与决战:</p><p class="ql-block"> 1930年代,因政治理念(刘湘拥蒋、刘文辉反蒋)和权力争夺,叔侄关系破裂。1932年爆发“二刘大战”,刘湘最终击败刘文辉,迫使其退守西康。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战前曾约定“不下死手”,体现了家族纽带的残余影响。</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1887年~1949年),字星廷。早年以酿酒为业,在其弟刘文辉驻防宜宾期间,先后担任川南税捐总办、叙南清乡司令等职,聚敛了大量民间财富。1932年“二刘之战”刘文辉兵败后,刘文彩回老家广置田产、修建馆。1949年10月,刘文彩病逝于自成都返回安仁镇之途中。′</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共有5位妻和7个子女。</p><p class="ql-block"> 1.吕氏:原配夫人,青梅竹马,生育两个孩子均夭折,30岁去世。 </p><p class="ql-block"> 2.杨仲华:续娶,生下七个子女。 </p><p class="ql-block"> 3.凌君如:第三位侧室,出身风尘,后因刘家衰落沦落至乞讨。 </p><p class="ql-block"> 4.梁慧灵:第四位侧室,离婚后隐居。</p><p class="ql-block"> 5.王玉清:第五位姨太,商人家庭出身,受过良好教育。 </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卧室</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大夫人卧室</p> <p class="ql-block"> 二夫人杨仲华卧室</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与二夫人及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三姨太</p> <p class="ql-block"> 五姨太王玉清卧室</p> <p class="ql-block"> 儿子刘元华卧室</p> <p class="ql-block"> 参观收租院,步入其内的有大型泥塑群像,看到后令人触目惊心。送租时的卑微、检查租谷的苛刻、受刑时的惨叫…...六组情节,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地租剥削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送租</p> <p class="ql-block"> 验租</p> <p class="ql-block"> 风谷</p> <p class="ql-block"> 过斗</p> <p class="ql-block"> 算账</p> <p class="ql-block"> 逼租</p> <p class="ql-block"> 农民交完租子,箩筐空了,麻袋也空了,一年的希望也落空了,他们紧握拳头,双眼怒视收租院,胸中充满仇恨和怒火,他们决心为生存反抗,团结起来求得翻身和解放。</p> <p class="ql-block"> 杀人霸产</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农民刘益山的房屋基地,紧邻刘文彩公馆,刘文彩为了为了扩充庄园,数次向刘益山提出购买要求,均遭拒绝。1942年5月13日,刘益山请外地亲戚杨建民、杨义和、杨久安、三人帮忙插秧。刘文彩侄儿安仁乡长刘绍武命曹克明等人赶来,说三人是“土匪”,将三人枪杀,以“窝藏匪类”罪将刘益山送到乡所关押,刘益山被追出卖了这块基地,泥人“杀人霸产”根据这一史实于1977年创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 刘文彩鸦片仓库</p> <p class="ql-block"> 参观刘文彩公馆,感慨万千。他及家人的房间尽显豪华,雕梁画栋间诉说着曾经的奢靡。风水文化、后花园的精致布局,无一不展现着主人的讲究。然而,当看到收租院里那些反映农民悲惨遭遇的雕塑,鸦片仓库、地窑这些罪恶的见证,心情瞬间沉重。刘文彩凭借弟弟刘文辉的地位与权力,杀人霸产、欺压百姓,给这片土地带来沉重灾难。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悟到,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清晰地映照出过去的善恶。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幸福,更要以史为鉴,让正义与善良永远闪耀,避免重蹈覆辙,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下午踏入公馆老街,时光仿佛被按下了倒带键。一栋栋民国时期的建筑静静矗立,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往昔故事;酒楼招牌随风轻晃,似在招呼着旧时的宾客;用铜像精心制作的黄包车,仿佛还载着穿旗袍的佳人穿梭街巷;地上那一段段有轨电车轨道,虽已不见往昔的喧嚣,却为这画面增添了别样的时代印记。置身其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民国时代,每一处细节都勾勒出历史的轮廓,让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公馆老街,魏明伦博物馆瞬间吸引了我们。一进门,魏明伦的大幅图像映入眼帘,旁边是川剧《变脸》的介绍,还有他主演的《四姑娘》《潘金莲》等名剧资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与文化的厚重。老伴也感慨,艺术的力量如此强大,能跨越岁月留存。此次安仁之行,因魏明伦的艺术印记,变得格外难忘。</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我们抵达了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建川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刚踏入,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飞机、坦克、大炮等模型气势恢宏,高耸的铜像仿佛在诉说着往昔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兵手印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呈“V”字形排列,寓意胜利。7440枚钢化玻璃碑上蚀刻着抗战老兵的手印,每位老兵的掌心纹路都承载着民族记忆。</p><p class="ql-block"> 手印采用腐蚀法印制在钢化玻璃上,材质坚硬透明,象征老兵的赤子之心。鲜红的手印与阳光下的玻璃材质形成呼应,既保留了历史印记,又体现了对英几雄精神的致敬。 </p> <p class="ql-block"> 手印放大了1.2倍,每个手印的左边镌刻着老兵的姓名,职务和部队番号。手印模型是建川博物馆与四川省老干局合作收集而得到的,共有4000余抗战老兵。年龄最小的80余岁。(</p> <p class="ql-block"> 这些手印,既有健在的也有已故的。不仅是个人印记,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体呈现,通过具体的历史细节传递了抗战时期的集体记忆。</p> <p class="ql-block"> 满心期待地来到购票中心,却被告知,因聚落占地500亩,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5个分馆,下午四点后不再售票。无奈与遗憾涌上心头,那些未及参观的展馆、未聆听的故事,只能留待下次。但这份遗憾,也成了我们下次再来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安仁古镇之行,就像是一场穿越民国风云的时光之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氏家族的兴衰荣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虽然此次旅行有些遗憾,但这些遗憾也成为了我们下次再来的动力。我相信,安仁古镇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更多的历史等待我们去探寻。</p> <p class="ql-block">欢迎美友们的关注和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