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外人的昔与今

等待

<p class="ql-block">红河是红河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她无私的养育着红河两岸的红河人民,但红河曾是一个偏心的母亲,她无情的把她的红河儿女分为江内人和江外人!</p><p class="ql-block">江内与江外,虽仅一江之隔,一字之差,生存环境却天差地别,江内土地肥沃而辽阔,江外则贫瘠而多灾。</p><p class="ql-block">江外人又被称为边疆人,江内人又被称为内地人。红河县县城迤萨是江外的典型代表。迤萨的先辈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辟了一条内地通往东南亚的马帮大通道,使迤萨一度成为繁华的江外知名重镇。</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马帮消失,迤萨人赖以生存的跨国经商之路被封禁,迤萨一度陷入萧条。</p><p class="ql-block">那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上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完全靠走,导致迤萨人与世隔绝,贫穷而见识浅,迤萨人和所有江外人一样普遍自卑,觉得低内地人一等,人们总羡慕内地人,羡慕内地人丰衣足食,见多识广。谁家来了个内地的亲戚,人们都奔走相告,纷纷围观,导致家里门庭若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围其左右,听其讲内地的奇闻异事。</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迤萨,谁家女儿能嫁到内地,如选上皇妃般荣耀;若是内地女孩嫁入迤萨,那肯定是被下药了,当时内地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边疆男人把一种神奇的药放在指甲里,轻轻弹入姑娘的口中,就能把姑娘迷到手。</p><p class="ql-block">1972年,那时我九岁,红河县商业局有一辆六轮大卡车到我最向往的,云南第二大城市个旧,父亲走后门,让我有幸坐在货物上到个旧走亲戚,经过一路颠簸,从早上七点出发,直到晚上六点才到个旧。</p><p class="ql-block">由于仅在十点左右,在元阳南沙吃了点毫无半点油荤的,真正的素菜和猪都不吃的,长满黄曲霉素的霉饭,加上土路颠簸,双手必须紧紧抓住汽车栏杆防止被颠下车,到个旧时我已浑身筋骨散架虚脱了。</p><p class="ql-block">这次内地之行使我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深深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在南沙,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地球的辽阔。路过建水,我以为这就是书上描述的大平原。经过南沙大桥,我才知道汽车还会有不颠簸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在个旧,看到七层楼,我才知道楼竟然可以盖那么高,看楼顶把帽子都看掉了。听亲戚讲,年前,有两个顽皮的孩子上楼顶玩,被不知情的工作人员反锁在楼顶,由于楼太高,他们的呼喊无人听到,最后被活活饿死。</p> <p class="ql-block">在个旧,我第一次看到电影院的屏幕竟然那么宽,而且地面竟然有坡度,前面的挡不着后面的,特别是凳子竟然是一人一个座位,不像咱们江外的电影院是四个人的长条凳,而且人一起身还会自动翻转,我好奇的研究了半天。听亲戚讲,有个江外人看到凳子是翻转着的,跑去找工作人员说他的凳子坏了,要求更换座位,怕工作人员要他赔偿,再三让周围的人证明是他来之前就坏了的,江外人让人笑掉大牙!</p><p class="ql-block">让我惊掉大牙的是个旧的大街上不管白天晚上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经再三确认当天并不是周天,我不明白,难道内地人不用工作?亲戚告诉我他们都是三班倒,有的人是晚上工作,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晚上工作,晚上工作不是更费电,人更没有精神吗?</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惊讶的是,亲戚说,个旧知识分子密集,街上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工程师,随便扔块石头打到的都是工程师,要知道当时整个红河县也只有一个助理工程师,可见个旧人的文化素质多么的高。</p><p class="ql-block">那时,整个红河县只有一辆客车,货车也不足十辆,每当听到汽车的轰隆声,孩子甚至大人都跑去围观,可是个旧街上整天车水马龙,竟然没有人围观。渐渐地,我也失去围观普通汽车的爱好,只对十轮大卡以上的汽车感兴趣。不过我对围观小火车仍情有独钟,只要一听到气笛声响,不管有多远,我都要跑去观看,而且还要追赶一段距离,看过火车够我吹一辈子。我至今仍然保留着数火车车箱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够我吹一辈子的还有个旧湖,我虽然生长在红河边,见过大江大浪,可却没有见过大湖。迤萨最大的水塘就是仅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小的大观塘,原以为湖海无非就是大一点的大观塘,可看到个旧湖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站在湖边,看着湖对面蚂蚁般大小的人发呆,望湖兴叹。听说大屯海比个旧湖还要大得多,可惜由于那时交通不便,只有脑补,可怎么脑补也想象不了,就像井底之蛙怎么也想象不了井外的世界,我无法想象比个旧湖大的海会是什么样子,还能看到对面的人吗。</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还是个旧市动物园,据说个旧动物园是云南省除昆明圆通动物园外的唯一一个动物园,动物园里大象老虎狮子应有尽有,凌晨在个旧城里听到的不是鸡鸣狗叫而是虎啸和狮子吼。</p><p class="ql-block">我们回去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了顺风货车,只有坐客车先到建水过夜,建水是元阳、红河、绿春、金平、河口等江外人到内地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那时红河县仅有一辆客车,我们到建水的当天客车刚好开走,到石桥旅社出示证明开了房间后就去东门城楼玩了一圈,东门城楼现在虽然远近闻名,可那时它却没能入我这个江外孩子的法眼,因为家乡迤萨的东门建筑群并不比它逊色,建水的青石板路和木板古屋也和迤萨的一样,我觉得那是落后的象征,我喜欢的还是个旧的柏油马路和钢筋水泥房。</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姐姐就去客运站排队买后天的客车票,我一个人在旅社里瑟瑟发抖,那时流传内地流氓阿飞众多,黑社会盛行,晚上没有本地人带领根本不敢出门。</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十点左右,姐姐买到车票回来后我才敢出去逛街,建水给我的印象并不怎么样,都是破破烂烂的旧房子,和个旧的七层楼等建筑无法相比。印象深刻的只有建水的水井,建水的水井竟然在地下,要用绳子吊着桶才能打水,不像迤萨的安邦井,白奶井,棺材井等等,都是在大树下,修个小水池直接接水打水。建水最让我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建水水多,随便挖个坑就有水,不像迤萨,干旱的时候得走几里山路排一天队才挑到一挑水,一挑水能卖到两毛钱,够一个人一天的生活费了。</p><p class="ql-block">建水最令我羡慕嫉妒恨的还是每天都是街子天。在迤萨,只是星期天赶街,街天必须把一周的菜买够,过了街天就再也买不到菜了,那时还不知道冰箱的存在,迤萨气温又高,绿菜两三天就吃不成了,而且由于那时的地都是生产队的,自留地很少,少数民族也没有有种菜的习惯,所以街天也买不到什么菜,那时迤萨人要吃点绿菜真的很难,多数时间都是吃芋头洋芋酸菜汤。</p><p class="ql-block">建水却不同,不仅每天都是街子天,而且蔬菜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每个从内地回去的人带的礼物都是蔬菜。为了吃上一口蔬菜,在迤萨地位最高的就是驾驶员,女孩能嫁上驾驶员比嫁内地人还稀奇,嫁内地人只幸福了她一个,嫁驾驶员却能幸福整个家族。</p><p class="ql-block">坐客车比坐货车兜舒服多了,那是我坐过的最软的凳子,那时脑子里还没有沙发二字,就连个旧电影院里的凳子也是硬的。坐客车还不用晒太阳,更没有那么灰,不像坐货车,到个旧时已然成为兵马俑,鼻涕都是红色的,洗脸后方知已晒成非洲黑人。</p> <p class="ql-block">内地之行,让我在学校的地位得到了质的飞跃,从一个被欺凌者,变成了被崇拜者。</p><p class="ql-block">同学们都把我当作半个内地人,每天都围着我,让我讲内地的所见所闻。就像那个时候的大人看样板戏一样,周而复始,百听不厌。</p><p class="ql-block">不过我内地之行并没能吹一辈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电视开始进入了家庭,人们不再通过口口相传来了解外面的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红河的客车从一辆增加到两辆三辆四辆,人们进出内地不再需要单位证明,能亲自到内地看看的人成倍增长。</p><p class="ql-block">父辈们来到红河江外支边的时候靠两条腿,行走三天才从建水到达红河迤萨。1964年修通了元阳南沙到迤萨的公路,改变了迤萨人骑马步行的交通方式,使得迤萨人到建水的时间缩短到七个小时。</p><p class="ql-block">由于经常发生山体滑坡,公路时常被冲断,而且一断就是数月之久,迤萨人和外地人的联系常常被打断。直到1989年又修通了石屏到迤萨的公路,迤萨人和内地的联系才再也没有中断过。1997年迤萨到石屏的柏油路开通,这是红河州边六县的第一条柏油路。</p><p class="ql-block">2004年迤萨到元阳南沙的土路上又铺上了沥青,使迤萨到建水的路程缩短到三个多小时,迤萨人可以直接到建水吃午饭了。</p><p class="ql-block">2003年,个冷公路的修通,使得个旧到迤萨的路程从以前的两天到只需两个小时。2023年个旧到迤萨的高速公路正式开通,个旧到红河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p><p class="ql-block">现在迤萨到内地的交通日趋完善,到省会昆明也只需三个多小时。坐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元江高铁站,坐高铁到老挝和祖国的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红河,再也没有江外江内的说法,迤萨和省城昆明已经成为邻居,江外人再也不低人一等,姑娘再也不以嫁内地人为荣,江外人与世界各族人民同住在一个地球村里。</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江外,也天天车水马龙,街上也是天天熙熙攘攘,天天是街天,内地有的,江外都有,内地没有的山茅野菜绿色食品,江外也有。</p><p class="ql-block">现在,不仅红河县城迤萨到内地的交通便捷,到各乡镇也都修通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迤萨到亚洲最大的成片梯田撒玛坝梯田仅需半个多小时,到秀美的甲寅梯田也只需一个来小时。</p><p class="ql-block">江外红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具有聚汉族侨乡马帮文化和哈尼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于一身,迤萨古城是云南省第二大侨乡,被评为国家AAAA风景区,红河县撒玛坝梯田、甲寅梯田、尼美梯田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县还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作舞》,普春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称号,红河县是人们亲近自然、康养身心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随着通讯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若干梯级电站的建成,红河再也不是一道阻隔江内和江外的鸿沟,真正成为了哺乳红河两岸人民的母亲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