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学记

焦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欧洲游学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像一条河流,不同年龄,经历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流域,看到不同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9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尔组织的欧洲游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欧洲德国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在书中、在电视里,我无数次里看到你海洋文明,悠久的历史、多彩多姿的艺术、富裕的生活、绅士风度的男人、端庄优雅的女人等,所有这一切让我向往。今天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新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这几天的游学,我感受到了德国是森林的,而且还了解到由哲学、文学、音乐构成的德意志精神王国,要比19世纪中叶俾斯麦营造的政治帝国早一百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是我们看到,在将近两个世纪中,德语国家在各个领域里涌现了最多的天才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界上许多人可能对德国情感五味杂陈,德国诞生过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戏剧家及诗人歌德、音乐巨孽巴赫、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享誉世界科学及文化名人。但另一方面,又诞生过纳粹狂人,曾经给全世界带来过巨大的灾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德意志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极难书写的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不仅在欧洲中世纪里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历史演进中 以其光彩(科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与窘迫(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的双重形象,成为无数研究者的目标。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就把这几天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分享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4日晚,一到机场海尔工作人员就贴心地送上了移动外wi fi和转换插头,并领我们顺利办理了托运手续,从一开始的签证到最后的登机,海尔工作人员正如他们的产品一样,特别并注细节、关注用户的体验感,我想这也许是海尔能最大做强的原因之一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点50分,我们踏上了中国国航的飞机,让我没想到的是竞然是商务舱,第一次坐商务舱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观觉,内心激动,一切是那么新鲜。原来坐飞机也可以像睡在自家床上,不、甚至超过,偶尔的飞机遇到云层的颠簸,像睡在婴儿床上,做全身的按摩,身心放松。睡了一晚,不觉得10个小时就过去了,舒服的时光总是虽长犹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5日早上6点多到达慕尼黑机场,又经过一番转机办手续、侯机,到达柏林酒店已是下午四点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来德国的第一站就是柏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柏林,隐隐回荡着一种让人不敢过于靠近的奇特气势。神秘、老练和厉害。人类一共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是它策动,又都是它惨败。在策动世界大战前,艺术文化已经光芒万丈。遭到惨败后经济恢复又突飞猛进,是一种什么力量,能使它在野蛮背后,隐藏着强大的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上它的思想启蒙运动比法国缓慢、曲折和隐蔽,却为什么在这种落后状态中悄然涌现出,莱辛、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等,他们在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有这样的精神巨峰而雄视欧洲,有人说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是用德语写的,为什么它能在如此抽象的领域独占鳌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歌德曾经说过,德意志人就个体而言十分理智,而整体却经常迷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基辛格说,近三百年,欧洲的稳定取决于德国。一个经常迷路的群体究竟凭什么支点来频频左右全欧,连声势浩大的拿破仑战争也输它一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国涌现出的这些哲人,他们的思想与观点曾对于世界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尼采的“超人”思想,德国哲学家们开创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同时,黑格尔的辩证法,叔本华的哲学悲观主义,莱布尼茨的单子体理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技术哲学,都为哲学领域增添了新的思考和认知。这些哲学家们的贡献,不仅对于德国哲学史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于全球哲学史的演进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们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东方古老的中国,《道德经》被称为中国第一本哲学书,它和西方哲学思想遥想呼应。它在德国具有极高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是德语世界最受欢迎的中国典籍之一,部分报道称“每四个家庭有一本”,另有来源称“每三个家庭有一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战后的文化反思促使德国兴起“老子热”,1919年诗人柯拉邦德呼吁以道家精神生活,青年群体转向携带《道德经》替代尼采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战后译本与研究进一步多元化,形成四次传播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德格尔将“道”视为思维渊源,曾请人书写《道德经》名句;尼采称其为“永不枯竭的井泉”。‌‌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哲学家早期已关注老子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化契合度‌:德国深厚的哲学传统与《道德经》的抽象思辨特性高度契合,战后对“自然”“无为”思想的接纳进一步推动其流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柏林,让人不由的想到柏林大学,现在叫洪堡大学,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蔡元培,曾作为留学生在,这儿轻步恭行,然后把威廉•洪堡的办学主张带回中国,成功地主持了北京大学。还有陈寅恪 ,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曾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夏,陈寅恪自复旦公学毕业。秋,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民国六年(1917年)冬,陈寅恪经由上海赴美,入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二年。懂八种语言的能力。他首先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是他推开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闻名遐迩的“维也纳森林”很棒,可惜只围在郊外。柏林就不同了,活生生把森林的灵魂和气息引进市中心,市中心有两个森林公园,连车流楼群也压不过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孙导(一位87年同济大学毕业生,89年只身一人来柏林工业大学深造,后来就留下来工作生活)给我们介绍了路边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像谈论科学、音乐、哲学必须要谈到德国一样,提及森林也绕不开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柏林基本是推窗即风景,出门便绿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国的森林并不总是躲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们和城市是“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初将德国人的精神文化源头引向森林深处的是《格林童话》的作者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大量的故事都是以森林作为背景。紧密联系,难以割舍,森林,是德国人精神上的“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身体虽然有点累,但是心中更多的是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吕总请我们吃了烤牛排、猪排,虽然等了一个小时左右,但值得,烤肉外焦里嫩,美味。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不随便凑合,在饮食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6日上午9点坐车前往IFA展会参展,主题为“中国智造”,聚焦AI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车上远远就看见正门外墙上海尔醒目的广告,心中不由的为咱们的民族品牌能走出国门而感到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到了时,外边已排成长龙等待入场,场面壮观。大概10几分钟,人流开始缓缓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进里面人头攒动,甚至还有点拥挤,海尔展厅稳稳占据C位,展厅内人们驻足观看,工作人员外籍的偏多,在众多展厅中,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参展,感受最深的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家电品牌成为IFA主力军的背后,也体现出中国企业从「出口贸易」向「本土化运营」的战略转变。例如目前,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家电企业已经在欧洲实现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同时,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意大利建立基地以及智能家电研究院等,TCL在波兰的工厂产能得到大幅提升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展会期间,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达764家,覆盖家电、影像、智能终端等领域,与韩日企业共同推动RGB-Mini LED显示技术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参展,有点意犹未尽,不觉得已到中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柏林市内参(布兰登堡门,柏林墙,议会大厦外观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勃兰登堡门,人们无法想象柏林是什么样。这座雄伟的凯旋门,是柏林的标志,而坐落其上的雕塑更是该门的象征。由四匹青铜马拉着的胜利战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还参观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蒂尔加藤公园,它分布着多处雕塑。其中有俾斯麦雕塑,不由得让人驻足凝视。说到德国,不得不提到俾斯麦,他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任宰相,通过“铁血政策”实现了德国统一,好像把一滩散沙凝成了一个拳头,也就是说他重塑了德国,他的政治生涯与普鲁士军国主义紧密相关,推动了德国的殖民扩张,包括对中国青岛的占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还有,胜利女神维多利亚金雕像(位于公园中心)、苏联战争纪念雕像(沿主道延伸)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参观的第二站德累斯顿,在德国德累斯顿是“文化的代言词”,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慢慢回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城市孕育了璀璨的文化艺术,留下了举世闻名的茨温格宫以及众多巴洛克风格的经典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国建筑风格多样,涵盖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及现代主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中,被誉为“巴洛克明珠”的德累斯顿遭受了盟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古老的建筑群几乎被摧毁殆尽,只剩下断壁残垣。如今我们所见的古建筑,大多数都是在战后经过精心复原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战后的圣母大教堂,残壁仅余13米高,屹立在废墟之中,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4年,圣母大教堂的重建工作正式启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在教堂的外墙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当年被战火烧黑的斑驳石块,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重建的奇迹。直至2005年10月30日,历经11年的修复工程终于圆满结束,我们得以再次领略这座绝美教堂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轻轻的走进教堂,教堂内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气息,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轻轻响起。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沉浸在一片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中。当你仰望教堂高大的穹顶时,不由得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浮云般的杂念退散,只留下一颗纯净而透明的心,仿佛能涤荡人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森伯歌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演出艺术而闻名,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感受其魅力。在这里,音乐与历史的交融,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我们住的酒店就在皇宫对面,感觉就像住皇宫了,高堂大厦、墙上也是壁画,艺术芬围浓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德国这几天,湿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浮着慵懒的咖啡香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密密层层的商市,却没有低层次摊贩的喧闹。一个个门面那么狭小又那么典雅,店主人以嘴角的微笑欢迎后就不再看你,任你选择或离,这种气氛十分舒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商铺,不会穷,也不会富,正合适,穷了富了都是负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欧洲生活的平和,厚重、恬淡,部分地与此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欧洲游学,源于海尔,说到海尔,给大家影响最深的是商标中海尔兄弟图案(中国儿童与德国儿童形象)成为中德技术友谊的视觉符号,将跨国合作的故事浓缩进品牌IP。</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望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 世纪末,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让德国迅速崛起,经济和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不容小觑的新兴强国。然而,在全球殖民地瓜分的盛宴中,德国却起步稍晚,当它将目光投向海外时,世界上大部分优质殖民地已被英法等老牌列强瓜分殆尽。但德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渴望愈发强烈,迫切需要在远东地区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以拓展其全球贸易和影响力,中国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自然成为了德国觊觎的目标。青岛,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青岛的街头,仿佛置身于一个欧洲小镇,随处可见的德式建筑,犹如一部部凝固的历史,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故事。德式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青岛城市风貌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他的历史评价具有复杂性,以‘铁血政策’结束了德意志数百年的分裂状态,既因其统一德国的功绩被视为民族英雄,也因对外扩张政策被批评为战争隐患的制造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国的殖民统治虽然给青岛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为青岛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青岛逐渐从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地区,转变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发达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在青岛大力投资工业,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奠定了青岛现代工业的基础。1903 年,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创办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也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青岛啤酒厂的前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华缫丝厂的设立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1902 年,德国殖民当局创办德华缫丝厂,这是青岛近代工业的开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除了啤酒和缫丝,德国还在青岛创办了众多工厂企业,涉及造船、机械、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德国殖民统治青岛的短短 17 年间,不仅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在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渗透,使青岛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德式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青岛独特的文化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4年海尔引进德国利勃海尔技术时,直接将合作方品牌名融入产品命名——“琴岛利勃海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品牌成长,“琴岛利勃海尔”简化为更易传播的“海尔”,但保留了德文“Liebherr”的音译核心。这一转变暗含双重智慧:既延续技术基因,又适应本土市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名字演变的深层隐喻:从依赖到自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小名字的大时代印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尔的名字变迁,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的典型路径。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两个音节背后,是一部中德技术合作的微观史,更是一代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宣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咱们中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但的确不是“制造强国”。因为在关键制造领域仍然依赖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不是崇洋媚外,是残酷的现实。因此,中国制造业必须研究和引进“德国制造”背后精髓及匠心文化,虚心学习,绝不可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超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时,我心中涌出了韩愈的一句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游学,还去了几个地方,给我印象不深,我就不一一赘述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旅客阅读历史,就像不太用功的中学生,读得粗疏、质感、轻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写的有点浅薄,但厚重的欧洲需要我们细细品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