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夫子庙,著名的文化和旅游胜地,这已经是我第n次来到这里。但今天的游览和以往很不一样:一个是因为正值开学季,时间上有意义;还有一个是跟着何老师一起研学,何老师通古博今,有何老师在,那比自己参观更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夫子庙的街巷中,现代商业街和古代建筑遥相辉映,让人不停地在现代和古代中来回穿梭。在“天下文枢”牌坊下,何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南京夫子庙的历史沿革。南京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年间(337年),王导提议在秦淮河南岸立太学;北宋年间(1034年),学宫移至秦淮河北,还建庙祭奉孔子,且曾有“四毁五建”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何老师一起走过棂星门,进入大成门,然后就是大成殿以及祭祀孔子的甬道,甬道两侧有八尊孔子弟子的石像,他们分别是:闵损、冉求、冉雍、言偃、冉耕、端木赐、宰予、仲由。此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能真切感受到儒家文化那厚重的底蕴在空气中流淌。闵子骞的故事最让人感动,那就是“芦衣顺母”。寒冬时节,继母给自己儿子穿棉衣,却给闵子骞穿塞满芦花的芦衣。父亲让闵子骞驾车,他因寒冷手抖缰绳落地,父亲以为他偷懒,怒而挥鞭。鞭子打破衣服,父亲才发现里面全是芦花,非常愤怒,立刻要赶走后妻。闵子骞反而为后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子骞的孝行与宽容,成为千古流传的美德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在何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用正确的礼仪三拜孔子,以求新学期勤奋好学、学业有成!今天时间过得好快,下次还要再来游览夫子庙,发现更多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飏妈感受: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一样激动,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对第一堂课特别期待。我想最动人的研学从来不在课本里,而是在何老师的教导下,走在古迹中,学在典故里。当孩子鞠躬三拜孔子雕像时,让我突然读懂了中国式教育的浪漫——那就是传承。所谓传承,就是长者携幼者走过先人走过的路,在同样的地方种下文化的种子,然后生根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