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十二日</p> <p class="ql-block"> 昨夜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清晨六点四十分,我们在华阴市华山小镇的艺龙酒店二楼用早餐后,众人整理行囊,七点左右从小镇启程返回。尽管天色阴沉,但几里之外的华山依旧隐约可见,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目送我们这群匆匆的旅人踏上归途。</p> <p class="ql-block"> 车行至河南境内,雨停了,乌云缓缓散去,天空逐渐放晴,阳光透过云隙洒落,为归途铺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窗外的群山渐渐远去,轮廓由高耸转为起伏的丘陵,最终化作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熟悉的景色唤起久违的亲切感,仿佛大地在轻声告诉我们:家,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在开封服务区简单用餐后再度启程。归心似箭的情绪在车厢中悄然蔓延,有人轻声哼起熟悉的旋律,有人翻看旅途中的照片,更多的人则不断询问领队:“大约几点能到淄博?”话语中满是急切与期待,仿佛那座熟悉的城市正张开双臂,等待我们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东地界,我隔着车窗不断按下快门,想把这片土地的美留住。蓝天白云之下,满坡的玉米随风起伏,远处的山峦静静伫立,一切都显得那么踏实、淳朴、敦厚、真实。这里没有旅途中的浮华与喧嚣,只有家的温暖与宁静——这才是“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沿途一排排速生白杨树飞速掠过眼前,近的仿佛伸手可触,远的则如忠诚的卫士般伫立在田野边缘。它们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绿得发黑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晕,为广袤的平原增添了几分色彩与生机。我忽然觉得,白杨树很像山东人——诚实、坦率、耿直、憨厚、朴实而热情,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六点半左右,我们的车缓缓驶进淄博,平稳落地,旅途圆满结束。一路平安,心中满是踏实与感恩。我们,终于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旅游小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总体而言较为圆满,预定的景点除剑门阁因雨关闭未能游览外,其余均按计划实现。行程安排得当,组织松弛有度,节奏分明。吃的方面:每到一地都品尝到了当地特色,得亏领队经验丰富,熟悉各地风物。住的方面:每一地住宿条件良好,卫生与设施均属中上水平。</p> <p class="ql-block"> 我本人亦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一是,实现了认识秦岭、探秘终南山的目标,对此地点,有了具象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深度游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是,在甘南藏区不仅领略了高海拔地区的风貌,更深入体会了藏族的风情。特别是穿越若尔盖草原的五个多小时车程,让我在欣赏广袤草原的同时,思绪万千。看到成群的牦牛,我想到了草原的治理;看到红军曾走过的土地,我想到了他们所经历的苦难;看到草原的美丽,我想到了祖国的昌盛繁荣和今天的美好生活,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三是,在对川北的游览中,也实现了我自2008年以来埋藏已久的心愿。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曾参与灾区重建,电话中一个北川小女孩的感谢声让我第一次对北川大山产生向往。这次虽只抵达茂县,却已让我释然,仿佛完成了某种心灵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总之,见识了不同美景,领略人不同地域文化,品尝到了各地特色美食。在记录中,感觉有些美景真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一位博主面对美景这样说:舍不离去,舍不的死去,只是因为这些美景。</p><p class="ql-block"> 十二天的旅程,至今仍在脑海中盘旋,一帧帧照片成为瞬间的永恒,谨以此纪事,留作日后回忆。</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老抽领队的周到安排、倾情讲解,辛勤付出!感谢司机老师的专注与努力!感谢旅伴们的陪伴与欢笑!感谢粉丝们的关注、欣赏与鼓励!</p><p class="ql-block">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