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龙江(1)中东铁路,活着的工业遗产

安息香

<p class="ql-block">上一篇:穿越龙江(序)如此辽阔 如此丰盈 如此深沉</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走黑龙江,中东铁路必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哈尔滨以及黑龙江,抑或泛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以及城市的形成发展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资料显示,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史料记载,中东铁路的修建起源于甲午战争后1896年《中俄密约》的签订。密约允许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由此俄获得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全长约2400公里。铁路建成后,大量外国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以商贸为中介开埠,沿线城市由此发展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东铁路命运多舛。其运营初期由俄国控制,后历经中苏共管、日本侵占等阶段,1952年其所有权才正式完全移交给新中国。2018年1月,中东铁路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目前为止,作为东北铁路网的一部分,中东铁路滨州线、滨绥线及一些支线仍正常运行,沿线老站房、周边建筑及桥梁等得到有效遗产保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怎么看待中东铁路,有评价认为,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复杂历史意义的重要铁路。它既承载着殖民侵略的屈辱记忆,也深刻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并在当代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是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哈尔滨,铁路遗产如影随形</i></b></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火车站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  以中东铁路枢纽哈尔滨火车站为中心,行走在老城区的中央大街、红军街、果戈里大街及大直街等,到处都有中东铁路及与中东铁路相关的铁路、桥梁及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 这些或修缮或原始的历史符号,吸引着今天的人们去追寻,去探索,去还原百年的历史史实。用一天半时间,满负荷地游走于一眼百年的时空之中,满心的复杂情绪,满眼的异国风情,我想来哈尔滨游览,拥有这种心情的人应该不在少数。</p> <p class="ql-block">1.哈尔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是原中东铁路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和重建。图为北广场</p> <p class="ql-block">2.中东铁路大桥</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大桥始建于1900年,1903年随中东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了113年后,大桥于2014年4月17日完成历史使命,成为遗产文物得到保护。</p> <p class="ql-block">单车通道</p> <p class="ql-block">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旧站台</p> <p class="ql-block">3.霁虹桥</p> <p class="ql-block">霁虹桥,哈尔滨市内立交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1898年,1926年重建,</span>为哈尔滨市重要交通枢纽、中东铁路建筑群组成部分,目前仍正常运行。</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铁艺飞轮</p> <p class="ql-block">狮面浮雕</p> <p class="ql-block">4.部分相关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在原中东铁路局局长官邸的“最美KFC”</p> <p class="ql-block">原中东铁路俄国职工住宅建筑群,现为哈工大校区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原中东铁路医院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原中东铁路旅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横道河子,被火车拉来的小镇</i></b></p> <p class="ql-block">  距哈尔滨270多公里的海林,有一座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也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小镇”——横道河子。</p><p class="ql-block"> 据悉,横道河子是沙俄始建于1897的中东铁路沿线重要站点,也是在百年漫长时光里积累铁路工业遗存、俄式建筑遗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小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东铁路博物馆机车库以及圣母进堂教堂等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 横道河子作为中东铁路中国工业遗产核心区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存俄式建筑200余栋,其中100余栋为文物保护建筑。2018年,横道河子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span></p><p class="ql-block"> 斑驳的铁轨,古朴的车站,黄色的民居,绿色的教堂……如今的横道河子不但保留了百年历史的面貌,还在文物保护及创新上下了功夫,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1.中东铁路机车库</p><p class="ql-block"> 来横道河子,参观中东铁路机车库为人们的首选。</p><p class="ql-block"> 据悉,中东铁路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是中东铁路东部线规模最大的扇形蒸汽机车车库,也是中国九大工业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机车库室外展区包括机车转盘、蒸汽机车实物。室内展区有蒸汽机车、中东铁路历史图文,可近距离感受工业革命时期的火车魅力,了解中东铁路对当地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机车库之所以得到追捧,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外观设计。机车库<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平面呈扇形,15个拱圆形车库门并列,顶部波浪状错落,从空中俯瞰如“拉开的手风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也有形容说,</span>机车库就像一架巨大的巴扬琴,15个车库门紧密相连,犹如15个黑色琴键,横道河子也因此被称为“一个巴扬遗落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横道河子机务段运转室</p> <p class="ql-block">2. 圣母进堂教堂⛪</p><p class="ql-block"> 费了老鼻子劲,寻到了在横道河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圣母进堂教堂。</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该教堂始建于1901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质东正教堂,也是横道河子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从形制上,教堂采用俄式木构建筑风格,墨绿色与黑色搭配,庄严肃穆,是中东铁路时期的宗教遗存。</p><p class="ql-block"> 除建筑本身的意义外,该教堂还是抗战胜利后侵华日军在海林的受降地旧址(见第一张碑刻)。</p><p class="ql-block">​ 另一层就是音乐家王洛宾年少时,曾在横道河子做铁路信号员10年,其间小教堂优美的音乐曾深深感染了少年的心,也为王洛宾后来的音乐之路开启了天赋之门。</p><p class="ql-block"> 目前教堂宗教功能已不再,成为举办展览之场所。</p> <p class="ql-block">3.诗意的风情小镇</p><p class="ql-block"> 绕半个横道河子小镇转了一圈儿,风景确实不错。小镇核心区保留的200余栋俄式老建筑,如黄白相间的木屋、黑铜色街心雕塑等,加上开在旧建筑里的咖啡、餐馆、民宿,充满了欧陆风情。</p><p class="ql-block"> 据悉,十九世纪末,小镇随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曾是沙俄工程师、铁路工人及家属的聚集地,因此保留了完整的社区生活形态。</p><p class="ql-block"> 今日小镇,既是“生活着的古镇”——当地人仍居住在老房子里,老人们做饭、打扫、晒太阳;也是“拍照的天堂”——随便一栋老房子、一条石板路,都能拍出穿越大片,深得现代人的追捧和青睐。</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东线横道河子站</p> <p class="ql-block">张广才岭山林环抱</p> <p class="ql-block">下一篇:</p><p class="ql-block">穿越龙江(2)在哈尔滨,感受风霜百年的建筑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