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描绘矾山历史文化的优美画卷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矾山,古名涿鹿,五千年的历史风云在这里走过,黄帝与蚩尤战与涿鹿之野的涿鹿之战,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两场有记载的我国最古老的战争均发生在这里。这里历史悠久,是一幅优美的历史画卷。但是沧桑的历史一天天地过去了,记载矾山的历史事件及曾经过去的往事却十分稀少。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即将被淹没在尘封的历史的烟云之中。历史的进程到了2010年,从那一年开始,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开始了在描绘矾山历史文化优美画卷的漫漫跋涉历程。从2010年3月到2019年10月,仅仅10年的时间,林建中,张旭军,赵兴文三届党委,三任党委书记,李国雷,赵兴文,张凯民三届矾山镇人民政府,三任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励精图治,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领导完成了【矾山志】,【矾山镇志】,【情注矾山】,【岁月如歌】情注矾山续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矾山镇的红色记忆】,【矾山镇二百户历史画册】,还有同涿鹿县职教中心共同编写的乡村旅游教材【大美矾山川】的编著,编辑和出版发行工作。这些历史文化书籍的编著,编辑到出版发行,填补了矾山镇没有记载矾山历史文化书籍的空白,把矾山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历史,传承与后代,成为对矾山历史的一大贡献。这是三届矾山镇党委,三届矾山镇人民政府以及三位党委书记,三位人民政府镇长在这过去的十年中,殚精竭虑一棒接一棒的接力,同志们伏案疾书,矾山的山山水水,历史的记录成书成册,流传后人,完成了矾山镇这一宏图伟业,必将成为矾山镇永远的历史记录。十年3600多天,7部书籍近300万字,几百幅图片,无论文字和图片的质量高与低,这些历史上的资料都跃然纸上。这都需要人去查寻,人去书写,更需要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十年过去了7部书籍基本完成了,有几位党委书记和镇长调离了矾山镇。但是他们在任时所做出的历史性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将永远留在矾山镇的历史上。因为这是矾山人民永远不能忘记,而且永远彪炳在矾山镇历史史册,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录,是矾山镇人们心中最优美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一.涵盖五干年历史风云的【矾山志】</p> <p class="ql-block">  2010年3月初,我已经离岗5年多了,办公室通知我参加了一次党委扩大会。矾山镇党委委员,副职以上领导干部,还有北京住蚩尤文化产业园的几位写作人员。党委书记林建中首先说;‘“我们矾山镇是涿鹿县的文化大镇,目前没有一部完整记载矾山镇历史的书籍,对于矾山镇的历史过去我们了解的很少。为了发展矾山镇的经济社会,我们要编著一部我们自己的书籍,包罗万象把矾山镇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地理气象,以及山山水水等等都写进去,开创矾山镇著书立说的历史,给矾山镇留下一部书写矾山镇本土历史的书籍,给矾山镇人民留下一部流传历史文化的书籍。‘镇长李国雷接着讲了编著出版这本书的意义和方法,并强调;“我们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要全力支持这项工作,需要钱出钱,需要人抽调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他领导和与会的同志们都作了简要发言,都表示全力支持这项工作。在会上成立了由矾山镇党委办公室主任马秀丽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由我为【矾山志】的主笔,执行主编,由我编制【矾山志】的编纂工作实施方案。我从1984年就在行政单位工作,一个乡镇级的政府机构专门召开研究文化工作并且出一部志书,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以前也没有听说过。成书以后的事实证明,领导对一项工作的重视与否,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编制的【矾山志】编篡实施方案在党委会议上通过,3月12日,根据我的建议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领到一项或几项寻找历史资料的任务。他们分别到涿鹿县的各个科局和矾山有关系的县,怀来县,蔚县,易县,宣化县等借阅地方志。矾山镇党委办公室负责在档案室查找历史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来。林建中书记带着办公室主任马秀丽和我,驱车数百公里,到北京市房山区十渡‘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寻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就这样开始了【矾山志】的编纂工作,我拟定了【矾山志】的纲目,送交涿鹿县档案史志局局长王兴明,【涿鹿县志】 主编谷新声审查修改后正式进入编写工作。首先明确【矾山志】编纂委员会,主任:林建中,副主任:李国雷,委员;刘国光,武德,吴玉全,张梦,张启龙,马秀丽,陈春贵,刘桂芝,陈德永,孙贵卿。【矾山志】编纂人员;主编;林建中,李国雷,副主编;马秀丽,李继龙,高成。执行主编;李继龙。初稿编纂人员;徐忠宽,李广明,甄宝明,杨艳东,刘金凤,肖志华,刘洁。打印;何振芳,史秀英,郑晓峰。绘图;高成。主审;王兴明,谷新声。校对;李常文。上面这些当年参与编纂【矾山志】的同志们很多都调到别的单位工作或退休了,但是,他们书写的文字却永远留在了【矾山志】上,成为矾山镇永久的历史资料。全书编为序言,凡例,概述,目录以后共二十七篇,其中;大事记从远古时期的“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开始到2010年做了历史记录。最后是附录和编后记,共90多万字。</p><p class="ql-block">从2010年3月开始到12月,整整10个月的时间,90多万字的书稿打印成册。打印出的每一篇稿子,领导们都要详细地审阅并进行修改。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矾山镇在外地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志的情况,我起草了一封 【致矾山镇籍在外地工作同志的一封信】,由矾山镇党委书记林建中,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李国雷签名加盖矾山镇党委,政府公章,牛凤山同志书写地址寄了出去。信寄出去时间不长,20多位同志寄来了资料和热情洋溢的支持信件,有的还邮寄了资助【矾山志】出版印刷的费用。涿鹿县委原办公室主任,蔚县县委原副书记,张家口市环保局正处级调研员何育才同志,给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写一封长信,信中说:‘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决定编纂(矾山志】,我表示热烈祝贺,并全力支持,这是干百年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是矾山镇人民的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矾山镇党委,政府实实在在的为矾山人民办一件了不起的,功德无量的流传百世的好事。’他是发起资助【矾山志】的第一人。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矾山镇孟家窑村的杨生春,居住在吉林省通化市,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31医院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4级,相当于行政正军职,大校军衔,从事专业技术40多年。他收到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的信后,马上把他的个人资料和一封万分思乡热切希望【矾山志】成书的信件并将资助现金寄了过来。收到后我们回了他一封信。在召开的编纂委员会和编纂人员会议上,党委书记林建中和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李国雷分别宣读了这两封信。这两封信在参加会议的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引起了共鸣。可惜杨生春同志没有看到【矾山志】就因为患癌症去世了,当我把一部【矾山志】和【荣誉证书】寄出去几天后,同他电话联系,他妻子在电话中告诉我;“杨生春已经因为患癌症,医治无效,两个月前就去世了。在病中他还说一定要看看家乡的【矾山志】,现在他走了,我把【矾山志】和【荣誉证书】放在他的遗像前,让他天天能看到,谢谢你们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件事对我们震动很大,远在外地的故乡人,竟是这样热恋着矾山这片故土,我们把矾山的历史书写出来,来满足他们的期盼,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在【矾山志】的扉页上写到;‘謹以此志献给为矾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努力奋斗的人们。’何育才,杨生春,周建新,院文贵,许智慧,陈宝明,李桂海,杨明川,牛世兴,侯占山,侯仲有,周云峰,李佃安,李文玺,李佃禹,武殿相,牛世栋,王吉红等等,这些人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矾山志】的书写历史上。</p><p class="ql-block">2010年11月经过紧张的编纂,初稿完成并经过李常文老师的认真校对,领导们详细地审查后,由马秀丽,刘洁,史秀英在电脑上进行了编辑成书。交涿鹿县档案史志局王兴明局长和涿鹿县志主编谷新声审核,按照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又进行了细致的修改。2010年12月22日,在矾山镇党委书记林建中的带领下,矾山镇党委办公室主任马秀丽和我,郑宏瑞开车带着【矾山志】的电子版和纸制版两种书样,驱车前往河北省会石家庄,交给时任河北省农业厅法规处处长周建新印刷。2011年3月10日,涿鹿县委,涿鹿县人民政府在中华大酒店主持召开矾山镇招商引资项目签字仪式,与会的每一位领导和项目投资人都领到了一部崭新的【矾山志】,这标志着矾山镇历史上第一部志书【矾山志】问世了,结束了矾山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3月25日,由院文贵提议并安排,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在涿鹿轩辕大酒店召开了【矾山志】座谈会,矾山镇党委书记林建中,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李国雷,矾山镇党委副书记马秀丽,党委办公室主任翟桂华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曾经在矾山镇担任领导职务的老领导及矾山籍在县各单位工作的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林建中,李国雷,马秀丽发言,我介绍了【矾山志】的编纂过程,与会的老领导和同志们发言,给予【矾山志】以高度的评价。有几位曾经在矾山镇工作过的老领导,在是书中看到他们工作过的历史记录,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矾山志】一书的编纂工作就这样在领导同志们的高度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胜利结束了。后林建中书记调任涿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国雷镇长调任涿鹿县河东镇党委书记、他们把历史文化的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的矾山镇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p><p class="ql-block">二.【情注矾山】和【矾山镇志】是【矾山志】的继续。</p> <p class="ql-block">  从2011年12月开始,我开始了【情注矾山】的创作工作。在同时任矾山镇党委书记张旭军,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兴文,主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陈德永等领导同志们的座谈中,我认为;’【矾山志】成书后,矾山镇的历史基本上展现出来了,但是,由于志书题材和要求的限制,矾山镇很多具体的历史记载不能全面系统地书写出来。再写一部书,具体地展现矾山的历史文化。’领导们听了我的汇报后,完全赞成我的想法,安排了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并安装了电脑,成为了我的创作室。根据矾山镇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把矾山镇历史文化分为八个文化系列,作为【情注矾山】的创作提纲;一,蕴含人文历史的名山文化,二,与矾山发展息息相关的水利河道文化,三,贯穿中国人类发展史古堡古村落文化,四.以佛教宏剎巨寺著称的宗教文化,五.印证古今许多战例的军事及革命的红色文化,六.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古道交通文化,七.从汉代就雄霸一方的商贾文化,八.风景如画的自然生态文化。把【情注矾山】一书的创作提纲交领导们审阅后,得到了通过,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就这样开始了漫漫的【情注矾山】的创作之路,领导们经常过问创作的情况并询问有什么困难,给予了及时的解决。</p><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18日,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广林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铁梁先生等专家教授17人,来矾山镇进行历史文化调研。赵兴文镇长亲自接待并参加考察调研和座谈。经过这样的文化接触。同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在永定河杂志上,经常刊登矾山历史文化的文章和图片,并为【情注矾山】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到2015年初,在我和我的女儿李弘的共同努力下,【情注矾山】一书的初稿基本完成,由矾山镇党委书记张旭军,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赵兴文作前言,我的老师何育才,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广林,涿鹿县著名作家杨素梅作序,王树忠摄影。全书共分四部分;一,矾山历史文化篇,二。动情感恩篇,三.杂谈随笔,四,诗情篇,共收入了180篇文章,89首诗,65.4万字。2015年3月送‘中国文史出版社’审查并申请书号。2016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2016年11月16日,中共矾山镇委员会书记赵兴文安排在三祖帝都庄园召开'矾山镇 【情注矾山】出版发行座谈会’。陈德永副镇长主持会议,赵兴文书记致辞,中共涿鹿县委宣传部,涿鹿县文广新局,张家口文化研究所,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北京史地文化学会,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涿鹿县民俗文化协会,怀来县民俗文化协会等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这标志着继【矾山志】发行五年后,又一部记录矾山历史文化的书籍【情注矾山】,在矾山这个古老的地方又出版发行了。</p><p class="ql-block"> 2015年3月,根据涿鹿县档案史志局领导的安排,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决定重新编纂【矾山镇志】工作启动。陈德永副镇长为主管领导,我被决定为主编,王树忠为摄影。临时抽调了几个人,组成【矾山镇志】编纂办公室,后临时抽调的人员先后退出,之后只有陈德永副镇长和我,摄影王树忠三个人。7月我同陈德永副镇长及涿鹿县档案史志局的牛爱娟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全国乡镇地方志编纂培训班’。回来后我编写,陈德永副镇长打字兼编辑,王树忠摄影。三个人干了9个月,到2015年12月初,全部完成共50多万字,160多幅图片。送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领导审查后,交涿鹿县档案史志局。这三部书籍的完成,都是在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完成的,同时也为矾山镇的人们留下了可考的而且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三.【矾山镇的红色记忆】和【大美矾山川】是矾山历史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从 2013年到2017年,矾山民俗文化协会在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承工作,推动了矾山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在2017年召开的表彰会上,矾山民俗文化协会被评‘2016年度支持镇域发展先进单位’,并拨付部分文化活动资金。为了传承和弘扬矾山镇的历史文化,矾山民俗文化协会研究决定出一部矾山民俗文化的书籍。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到10月完成撰写和组稿工作。在2017年矾山民俗文化协会年会上,这部30万字50多幅图片的书籍,带着清清的墨香同广大读者见面。</p><p class="ql-block"> 矾山镇是涿鹿县全县一个文化大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挖掘整理矾山镇的历史文化,不能让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历史文化淹没在尘封的历史烟云之中。这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实际上也是一项抢救性文化工程。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的历届主要领导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项工作始终走在了全县的前面。2017年新春伊始,矾山镇党委书记赵兴文,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张凯民,副镇长陈德永和我在考察了矾山镇南关村的二百户和其他几个村的古建筑和街道后,召开了一次有关矾山镇古建筑保护的座谈会。在讨论研究了矾山镇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后,决定编辑一部砚山镇南关村二百户图片集,以图片的形式留下二百户的影像资料。经过两个月的拍摄编辑,这部100多幅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图片集出版发行,这是目前矾山镇南关村二百户最完整的图片资料。在会上还同时要求我继续考察,继续挖掘再出一部矾山历史文化的【情注矾山】的续集。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从2017年到2019年三年的时间,完成了120多篇文章的创作任务,已交"中国文史出版社’审查并申请书号。这部【岁月如歌】情注矾山续,共50多万字,是继【矾山志】和【情注矾山】之后,又一部反映矾山古老历史文化的书籍,将是矾山历史文化传承的又一个亮点。</p><p class="ql-block">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不同寻常的年代,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让人们永远不能忘记为新中国流血牺牲的烈士们,不能忘记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立而英勇奋斗的人们。早在2019年3月,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就决定,收集整理矾山镇籍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烈士,整理编辑一部【矾山镇的红色记忆】。在矾山镇党委,矾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由副镇长陈德永带队,先后走访了全镇27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走访调查150多人次。调查整理出全镇65名烈士的资料,并写出40多篇文章20多万字。还到北京市房山区十渡"平西抗日纪念馆’查找资料,到矾山镇董家庄村,曾经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怀涿联合县委,县民主政府遗址去考察,找到了很多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2019年10月17日,在矾山镇党委书记赵兴文调任涿鹿镇党委书记前夕,印刷厂将【矾山镇的红色记忆】一书的清样送来。全书共20多万字40多幅图片,这部书充分展现了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矾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并告诉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部书也是当前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很好教材。</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18日,涿鹿县职教中心【大美矾山川】乡村文化旅游教材编写研讨会,在矾山镇人大会议室召开。【大美矾山川】乡村文化旅游教材,是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安排进行编写的试点教材。是涿鹿县乃至河北省第一部乡村文化旅游试点教材。这部乡村文化旅游教材,以矾山镇为重点,辐射卧佛寺乡和黑山寺乡等相关地区。矾山镇人民政府镇长张凯民听取了汇报并接待了全体与会人员。矾山镇党委副书记段文华,矾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陈德永从始至终参加了研讨会,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会议后【大美矾山川】乡村文化旅游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20年可以同读者见面。这是以矾山川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教材,将在河北省范围内推广试用。从这部【大美矾山川】乡村文化旅游教材开始做起,书写矾山历史文化的重任又传给了下一届矾山镇党委和下一届矾山镇人民政府,描绘矾山秀美画卷的接力将继续延续下去,矾山镇的历史文化画卷将在这里进一步得到延伸。</p><p class="ql-block"> 从2010年大2019年,十年过去了,在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中,十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在这十年中,中共矾山镇委员会,矾山镇人民政府三届接力,书写出矾山镇优美的历史文化画卷,为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前无古人的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录,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中无疑开创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先河。几千年的历史过去了,我们实际上每天都生活在先人们开创的伟业中,每天都消耗着先人们创造的劳动成果,我们唯有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创新的更加伟大壮丽的事业,才能告慰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先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我们开创未来,描绘更加优美画卷的根本所在,我们永远不能忘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幅跨越五千年历史的矾山历史文化画卷,十年三千多个日出日落,勾画出了矾山历史文化的轮廓。这并没有展现出矾山优美的画姿,需要更多的人去为她增颜添色。我们相信在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上,一幅幅矾山优美的历史文化长卷,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矾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因为描绘这幅宏图的人们将永远接力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