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十一章 教师对幼儿生活的追踪与反思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第二节 在倾听中理解幼儿的情感与动机</b></p>  <p class="ql-block">案例一 在回顾中发现幼儿的共同关注</p><p class="ql-block">        新一轮的降温过后,教师陆陆续续发现班里很多幼儿都在生活记录中谈到了气温变化。教师很好奇大家的发现有何相似和不同,于是找出了班内近一周所有反思气温的生活记录,对比观察。       </p><p class="ql-block">        观察后,教师发现虽然大家都感受到降温后的低温天气,但是关于“冷”的表达却各不相同。有的幼儿用树叶掉光、鸟儿迁徙等具体景象描述冷,有的幼儿用直观温度数值8(摄氏)度表达冷,还有的幼儿举出低温对自己的影响“起不来床、要请假”表达冷。是什么造成了冷呢?大家凭借直觉经验生成自己的观点,如:“很大的风导致很冷。”除此之外,大家同时也在关注风、云朵、太阳等多种天气元素,可见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众多生活经验。</p>  <p class="ql-block">案例二 校门口的小花花</p><p class="ql-block">        晨间记录时,教师发现灵灵在观察记录里分享的是学校门口的花。于是教师回看了灵灵最近的记录,发现她这几天一直在分享校门口的花。教师持续关注了灵灵的记录,一番回顾后,教师也对灵灵有了很多发现。</p><p class="ql-block">        •灵灵一直在感受自然的美,发现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        “小花,是橙色的,我在门口看到的,超级的美丽。”“今天我看到学校门口的天很蓝,有圆圆的太阳,还有很多彩色的花,有很多颜色。”</p><p class="ql-block">       •灵灵观察到越来越多细节,并发现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是小花,有蝴蝶被吸引过来,小蝴蝶、小蜜蜂飞呀飞,飞呀飞,小蝴蝶一直飞飞飞,转来转去,看到大草坪,看到了花朵。”“小花一直摇摇跳舞,风吹得小草荡起来。”</p><p class="ql-block">       •灵灵的语言表达很生动。</p><p class="ql-block">       “小草很可爱,可爱的小草,风吹得摇晃起来。”</p><p class="ql-block">        “小花吹起来,飘飘忽忽,小花也歪歪扭扭地在跳舞。”</p><p class="ql-block">         “小花一直摇摇跳舞,风吹得小草荡起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五育融合的课程实践</b></p><p class="ql-block">        教师随时倾听、随时回顾,并在倾听和回顾中理解幼儿的需要,识别幼儿的关注,让幼儿深切感受到被理解与置身于充满爱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幼儿更易于构建起健全的人格,培养出积极的心态及良好的个性。同时他们也会对集体中的其他个体产生关爱和尊重,在潜移默化中爱同伴、爱教师、爱集体。此外,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也为幼儿继续遵从自己的兴趣和好奇生活提供了助力,幼儿得以放心大胆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广泛的学习兴趣,并在专注和投入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p>  <p class="ql-block"><b>教研天地</b></p><p class="ql-block">        ◎ 幼儿在生活反思中总是说一些天马行空、充满抽象的内容,我需要提醒他观察和反思现实的内容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反思视角:</b></p><p class="ql-block">        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内容,反映了幼儿哪些生活经验?</p><p class="ql-block">        基于幼儿“天马行空”的内容,教师可对幼儿的经验、情感、动机做出怎样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第三节 在对话中构建与幼儿交流的关系与网络</b></p>  <p class="ql-block">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日生活中可以有哪些与幼儿对话的形式?</p><p class="ql-block">      •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如何回应幼儿?</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师幼间的一对一交流,还是幼儿之间的集体对话,都不仅仅是幼儿表达观点、进行反思的机会,更是建立师幼之间、幼幼之间良好关系的契机。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或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对话时,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关注对话氛围的营造和人际网络的构建。</p><p class="ql-block">        教师需要努力创设和谐、温暖、轻松、有爱的对话氛围。这不仅能支持幼儿在对话中充分反思与表达,也让幼儿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观察和理解真实、多维幼儿的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幼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可以这样做</span></p><p class="ql-block"><b>1.关注幼儿与教师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在营造让幼儿愿意说、敢于说、能够大胆表达的对话环境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温暖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放心地表达、尽情地表达,而不必担心来自成人的否定或忽视。</p><p class="ql-block"><b>2. 关注幼儿与幼儿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在对话中,尤其是集体对话中,教师也需要关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通过公平的机会、多元的发现、积极品质的回放,创设幼儿之间友好对话、平等对话的氛围,并助力幼儿在表达和倾听中发现彼此的闪光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