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青州一中散忆42:1985年的坠楼事故

东山福山东

<font color="#ed2308">67 1985年的坠楼事故</font> 1985深秋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照例跑到西门锻炼和玩耍,回来路上,见到有些学生急匆匆往学校赶,因为听说学校“有人跳楼了”。我们几个半大小子好奇心和看热闹心态正盛,便也跑步返回了校园......<br> 位于当年校园东北侧、原学校大礼堂南面的教学楼是青州一中继理化实验楼后建起的第二座楼房,共三层,每层四间大教室。1985年一至三层西向东安排的分别是84级1-6班和83级1-6班,文科班在松林书院的老教室里。大楼南侧据“松林”牌墨水的罐装厂房(一排老教室)空间宽阔,除了三个水泥乒乓球台外一无它物,一度是学校开全校大会或法院来进行司法警示教育大会的场所。<br> 可能是为了美观,当年教学楼外墙每层分隔处向外出来个二三十公分的檐。这样,一些类似于我的淘小子们就经常从窗户翻出来,站到这个小小的平台上,显示自己男子汉的胆量,更有甚者挪步到其他班级,再爬窗户翻进教室,吓邻班好友一跳;特别是女同学们惊叫一声,好像获得莫大的荣誉一般。当然,还有些同学是教室忘了带钥匙开门,就借道翻窗进教室,打开后门插销,方便同学们进教室学习。<br> 1982级高中班就是在教学楼里度过了高三时光,一直没有意外发生。83级接棒进入二三楼后,三三两两的男子汉们照样沿袭着翻窗练胆和满足好奇心的“壮举”,一直平平安安的。有时,我们一层的在楼下看到他们爬上爬下的,还羡慕得不得了呢。也许是一时疏忽,也许是墨菲法则魔咒显现,终于,三层东侧某个班里的某个同学出事了!<br> 等我们赶回学校时,除了地面有零星摩擦的痕迹外,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也终于搞明白了,根本不是“有人跳楼了”,而是有个男同学因为班里门锁了进不去,为帮助同学取作业主动请缨从隔壁班翻窗进教室,不小心从三层平台掉了下来,当时他的同学急忙跑下楼救助,83级左颍听说了赶紧跑回家告诉了父亲左景仁老师,左老师一路急行赶赴现场指挥了后续的救助。据左景仁老师给学生会和班长们开会时通报的情况,这个同学摔到了下面的泥土地面上,一只胳膊先着地粉碎性骨折了,脸部有点搓伤,当时就送到了中心医院,应该没什么大事,“一条胳膊救了他的命”(左老师原话)。根据左景仁老师的指示,我们回来都进行了宣传教育,后来就很少见到翻窗户到外面平台的情况了。<br> 这个同学在中心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回家稍作休整,就返回了学校备战高考。高考前两三个月,他中午正在宿舍里休息时,意外还是再次出现了,他突然口中喷血,被同学们紧急送往了中心医院,经过检查,应该是上次摔伤造成了内脏损伤,只能住院治疗,无奈休学放弃高考了。<br> 1986年深秋时节,这个同学复学安排到了84级五班或者六班。再见这位同学,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个子不高却敦敦实实,估计平时也锻炼,胸大肌发达,身材也很有型。印象中他也是班干部,曾经相识,他见面后总是非常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有次见面握手时感觉手劲非常大。本来他的学习基础就不错,复学后尽管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他还是顺利通过了高考预选和高考的选拔,考上了大学。<br> 只是忘记了这位学兄的名姓,1987年一别之后便相忘于江湖了。如果有缘看到,向学兄问好,尽管当时受了不小的惊吓,但您的确是我们当年传颂的有胆量的大“英雄”。<br>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80年代的青州大地,在学校里出了事都是自己承担的,简而言之两个字:活该。我记忆中82年初,我同学李欣海的哥哥在学校玩单杠腿部骨折自己天天拄着拐杖上学,86年我同学张玉海打篮球左脚踝部骨折,褚玉胜天天背着他从宿舍到教室上课,在西门水库干涸库底踢足球骨折的也有几个,除了学校医务室看一眼给支到中心医院外,其它的根本不管,也没有听说哪个学生家长找到学校哭闹的情况。当年,老师们除了担心自己的教学能否提高孩子们的成绩,对学生打骂责罚都是理所应当,社会也是这个共识。说起来,当年很多个晚上,只有时任教务主任左景仁老师拿个加长手电棒子,从操场到校园里转悠一番,超强光柱惊走几个“早恋”幼苗,洪亮一嗓子轰走一两拨正约着打群架的“好斗公鸡”,上脚就踹、扬手就打路上几个“不长眼”的同学,轰着他们赶紧回宿舍休息,间或劳动周的班级几个男生偶尔巡逻,除此之外,校园就没有人管了。但那时的一中校园,照样青春勃勃,照样在方圆百里老百姓心中“神一样”的存在,以至于至今思之,依然美丽动人、魅力十足!